第3章 阿卡城的阿伊莎(第2页)

在宴会后他们的父亲们就会做这次归来的真正目的:给那些后院里有生育能力的年轻母亲们‘播撒种子’。然后这些母亲们如果怀孕,她们就会又开始生孩子养育孩子的下一轮循环,直到她们年老后无法再生育,就会被送到前院,从事那些家务或未嫁女儿们的教育。

但父亲们每次回来当然不止只是播撒种子,还要让家族开枝散叶。父亲们每次回来都会密集的参加宴会和举办宴会,除去回来头一晚是家族内部的宴会外。之后就是邀请宾客上门或者去宾客那里参加宴会,这种宴会都是以联络感情或者商谈生意为名,但真正的目的是相亲。

因为这些宴会席间,那些未出嫁的女儿们就都会承担上菜端茶的工作,当然还有最终重要的歌舞和才艺表演。这段日子几乎就是大院里的女眷们最忙碌的日子,因为女儿们的一生幸福可能就在这几场宴会中决定了。所以女儿们歌舞乐器的培养,母亲们都非常重视。

阿伊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在九岁前几乎没有踏出过那所大宅的院门。她每天都对着后院那高高的围墙,仰望着四角的天空幻想着外面那五彩斑斓的世界。但她知道:等她长大后,母亲们会教她舞蹈和女红,阿訇会来教她们识字和念经。然后就是等待着某次父亲们回来时,邀请一些衣着华丽的胖男人上门做客。

这个时候她们就会被要求在席间展示自己的女红和才艺,还有舞蹈或演奏助兴。每次这种宴会中就有些胖男人会在她的众多姐妹中挑选出幸运的一个来下聘礼,聘礼往往是一套黄金首饰或者没药乳香之类的名贵物品。再往后,她们会被盛装打扮,然后被塞入插满鲜花的驼轿,带着几袋金币和几箱嫁妆,由未来丈夫家族的马队护送着前往婆家。

抵达婆家后往往就是一场简单的婚礼,然后就是男人们的娱乐时间。而她则会被送入闺房等待着那个相中她的胖男人入洞房。从此她就会成为这个男人的妻子,过上跟她母亲们一样生养孩子等待丈夫的日子。她感觉潘多拉的女人一辈子好像就是在重复着这样的循环,在生育机器和抚养孩子中老去。

如果她不幸没有被那些胖男人选中,过了十六岁后她就有可能会被嫁给父亲们的手下。就是那些打手和马夫,从此只能过些贫穷和低贱的生活。如果嫁给了这些下人,她和她的孩子将来也就成了下人。阿伊莎曾经见过几个这样被嫁给下人的姐姐回来省亲,她们穿着粗旧的衣服牵着消瘦的孩子。

这种情况下通常母亲们会拿出几件自己私藏的首饰给她们去换钱。好让她们喂饱这些孩子,补贴那些打骂她们的丈夫。每次有这样姐姐和她们的孩子登门,母亲们也就会叫上那些所有还未出嫁的姐妹们一起来围观。并当面告诉她们如果她们的才艺不过关,就也会像这些姐姐一样过贫贱的生活。

而如果那些有幸被胖男人们选走的姐姐们回来时,整个院子都会像父亲们回来一样热闹。那些姐姐们不仅会大张旗鼓带着自己白胖的孩子,还会穿金戴银带回来好多箱礼物。这时母亲们也一样会叫上这些未出嫁的姐妹们一起来围观。并且把这些礼物分给她们一些,告诉她们只有努力练习舞乐女红才能过上的富足生活。

不知道是被贫苦的姐姐们吓到了,还是被富足的姐姐们鼓舞。阿伊莎则尤为出色,她不仅生的绝美,还在十岁的时候就学会了撒拉逊文字,十一岁时就会背诵尼尔兰语诗词,更是在十二岁时候学会了撒拉逊舞蹈中最难的‘刀舞’。她十三岁时第一次有幸在父亲带来的贵客面前表演就技惊四座,当时就被某个部族酋长的长子看中了。

于是那个五十岁的胖长子竟然愿意出一条小金龙做聘礼来娶她做自己的第十二个老婆,但阿伊莎的父亲却拒绝了!这在当年可是算是天价。最后这胖长子只能娶了另一位阿伊莎亲姐姐才悻悻而归,三年后那姐姐带着礼物和孩子回来省亲时,还专门送了阿伊莎一份最厚重的礼物作为感谢。

但阿伊莎却并不后悔,她是个叛逆的孩子。她并不羡慕这高墙大院内的生活,她更希望可以拥有那些如同尼尔兰语诗歌中的浪漫爱情。九岁那年是她记事儿以来第一次随母亲回到部族省亲,外面的大漠黄沙让她无比震撼。新月河两岸的风光令她着迷,城市的繁华让她开了眼界。

可毕竟省亲的时光太过短暂,但再回到大院之后的阿伊莎已经不再是从前那只笼中的鸟儿了。她开始不断的想要探索外面的世界,但大院的高墙和冰冷的铁窗却把她所在了现实之中。可已经自由的心灵怎么可能再被禁锢?某次做大扫除的机会她意外走入了父亲的书房。

从此成堆的书籍成了阿伊莎的精神食粮,她每天都以打扫的名义溜进书房畅游在各种知识的海洋之中。从古代的诗歌文献到历史哲学,从撒拉逊人善长的数学几何到天文地理,阿伊莎几乎无所不看无所不读。直到某天她正在偷偷读书时,被某个严厉的母亲逮了个正着。

当时恰好父亲们在家,当阿伊莎被因为偷看书籍被带到父亲面前时,命运的齿轮却开始悄悄转动了。本来要被家法处置的阿伊莎,急中生智背诵了一整页书中内容用来为自己辩解,在场的父亲和叔父们都非常震惊。于是她父亲又让她背诵了一段经文,阿伊莎居然背诵的一字不差!

从那天起,父亲本.阿里仿佛是动了什么心念,他亲自挑选了几位天资聪慧的女儿,拿出了培养儿子的精力来进行培养,这些女儿中自然包括阿伊莎。她在这些姐姐中间年龄最小当时也就才十岁,但她天资聪慧不仅在这些姐妹中脱颖而出,成绩甚至超过了一起学习的兄弟们。

当然阿伊莎和这几个姐姐不仅要学习苏拉教授的知识,撒拉逊传统的女红和舞蹈乐器也不能拉下。父亲还从阿卡城里专门请来老师教她们尼尔兰语的知识,也包括罗西克裔贵族们的礼仪以及舞蹈。甚至后来某次回家还带回了罗西克裔贵族小姐们华丽长裙和高跟鞋,让她们穿戴练习。

再后来这几位姐妹就被禁止参加招待外宾的宴会了,父亲命令她们全力学习知识和歌舞,尤其是罗西克裔的尼尔兰语。但转眼几位姐妹都到了十四五岁的年纪,这已经快到了要被‘清出家门’的年龄。阿伊莎的姐姐们都有点不知所措,但他父亲却下令她们继续学习,直到某天父亲让她们换上改良过晚礼服,带她们去参加罗西克裔权贵的舞会!

‘撒拉逊富豪本.阿里带女儿们去参加罗西克裔贵族的舞会!?’这在当年可算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这在阿卡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在巴斯顿两族通婚的事情并不算少见,但撒拉逊裔的女孩以贵小姐的身份,参加罗西克裔的社交舞会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因为舞会上年轻男女难免要跳舞社交,这在保守新月教条中跳舞时勾肩搭背可算‘失节’的表现,这样一来本.阿里的这几个女儿就很难在撒拉逊裔中寻找婆家了。难道父亲真要把这几个女儿嫁给异教徒罗西克人?她们的母亲们陷入了恐慌。但女人们的意见在撒拉逊家庭中无关紧要,本.阿里有他自己的盘算。

直到有一天,阿伊莎的某个姐姐嫁给了阿卡本地一个鳏寡的老男爵!虽然这老男爵娶撒拉逊裔老婆可能纯是为了嫁妆,或者贪图异邦少女的美貌,但这可是本.阿里那计划的重要一步。从此本.阿里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和阿伊莎一起被专门培养的姐妹们先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被嫁给了罗西克裔的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