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卿欢慕容卿默
40-50(第2页)
话虽如此,但姐妹俩还是不情不愿的。
沈瓷到的时候,韩嵩已经在堂屋等候,她们俩就在不远处看着,这位置极好既能瞧见堂屋的情况,也不会被人发现青莲寺发生的事情着实令人心惊,这会儿只有亲自看着才能够放心。
结果她们俩刚刚蹲下,边上又凑过来两个脑袋。
韩嵩的左手边奉着一盏茶,但他却没有动,直到沈瓷过来他才站起身,“沈姑娘。”
“韩公子请坐。”
他二人其实并不熟悉,不过也只见过几回,沈瓷其实连韩嵩长什么模样都记得不太清楚,此番二人单独相处,气氛多少有一些尴尬。
“不知韩公子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沈瓷率先打破了沉默,韩嵩听见这话又想起了还凄惨的在大牢里的舅母。
舅母不知犯了什么错被抓进了大牢,他见到人的时候,舅母在牢里瑟瑟发抖。
形容狼狈,瞧着好生可怜。
韩嵩听了裴珩的话之后便去问了舅母,刘氏自然不承认自己偷东西,她求韩嵩救她出去,“嵩儿,嵩儿,你救救舅母,他们非说我偷了东西,你相信舅母,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青莲寺偷东西?”
“舅母,您昨日究竟去青莲寺做了什么?”
刘氏昨日去青莲寺也只做了一件事,那件事同样不能承认,她昨日做的隐蔽,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刘氏虽然害怕大牢,但这嘴也是真的硬,便是证据摆到面前她都不一定会承认,何况韩嵩来问?
“我昨日都在家中,哪里去过青莲寺?你母亲回到家中的时候,我还去见过你母亲,你若不信可以去问。”
刘氏三言两语就把韩嵩给忽悠过去。
韩嵩原本就不信裴珩说的话,见舅母这般说,又想起了昨日的事情,种种事情压在心里,也开始怀疑是沈瓷反悔要退亲故意为之,心中堵着一口气,直接来了忠毅伯府。
“沈姑娘若是不愿和我定亲直说便是,不必如此。”
“什么?”沈瓷没有倒韩嵩不是过来和自己解释的,反而是来说这些的。
听见这些荒唐的话,沈瓷差点儿要被气笑了,“我本以为韩公子今日过来是和我解释前些日子的事,没曾想原是来质问我的。”
“我原本是要和沈姑娘解释的,可沈姑娘昨日并未去青莲寺,既不愿和我相见,又为何应允?”
“昨日我按照约定去了青莲寺,却没有见到你和令堂,我被令堂的丫鬟关在了小佛堂里,如今已经查明做这些事的人是你的舅母刘氏。”沈瓷见韩嵩这般也不愿和他多说废话,直接将真相和盘托出。
“韩公子既然说到青莲寺,那我也正好问一问,昨日令堂的丫鬟为何要陷害于我?”
“你说什么?”韩嵩睁大了眼睛,“我母亲的丫鬟陷害你?”
“我们昨日根本就没有见着你,何况我母亲的丫鬟一直都跟着她,如何会陷害你?”韩嵩压根就不听这些话,“你还说是我舅母指使的?我舅母昨日在家中根本没有出门,沈姑娘,你为何要冤枉她?”
“我舅母如今在京兆府衙的大牢里。”
“那你可知你舅母昨日做了什么?”
“我舅母昨日在家中没有出门,她如何能做什么?”韩嵩显然不清楚这些事,他对刘氏深信不疑,没有丝毫的怀疑。
韩嵩尚在气头上,沈瓷已经听明白了,她被人陷害,而韩家母子俩,根本就没有见着她,既然说的话有所出入,难道不应该弄清楚什么地方有误会吗?
为何他这般笃定他们家的丫鬟和他的舅母什么都没有做?
并且还笃定是她冤枉?
他们不是要定亲了吗?难道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即便没有信任,他难道连最基本的判断都没有了吗?
沈瓷不愿和韩嵩进行无意义的对峙,也不愿多做纠缠。
“若是韩公子不信,我们可以去京兆府衙门当场对峙。”沈瓷冷冷说道。
“那便去。”
二人僵持不下,要去京兆府衙门对峙,楚家的几个小辈躲在暗处,眼看沈瓷越来越激动,这会儿也躲不住,楚景澄可不管这些,直接走了出来,“我让人去准备马车。”
沈瓷有底气,韩嵩也不予多让。
马车准备好后,沈瓷就要出门,楚修筠自然不会让沈瓷单独和韩嵩离开,如今韩家的几个他们一个都信不过。
不仅派了很多人保护,楚修筠更是亲自陪她去,若非担心太惹人注目,楚景澄也是要一块去的。
到了京兆府大牢的时候,刘氏果然死不承认,甚至说自己根本不认识沈瓷,也没去过青莲寺。
眼看事情就要陷入僵持,沈瓷直接从荷包里找出了刘氏的耳环,扔到了韩嵩的手中,“若她说的是实话,这是哪里来的?”
那耳环是寻常的款式,但因为是金子做的,韩嵩时常见到舅母佩戴,今日她的耳坠上却没有,刘氏就站在一边,瞧见这耳环下意识的摸上了自己的耳朵。
这下子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
韩嵩惊讶的看向刘氏,“舅母?”
“嵩儿,嵩儿,那一定是他们陷害我的,肯定是他们的诡计。”刘氏依旧攀扯,沈瓷却不想再听什么。
“韩公子,我们的亲事便作罢吧。”
沈瓷实在不知这样的人家要如何结亲。
韩嵩整个人傻在了当场,楚修筠更是在这个时候将刘氏和孟家来往的一些证据拿给了韩嵩,“韩公子不如好好的看看,你的好舅母,都背着你做了些什么。”
韩嵩愣愣的看向手中的证据,一张一张的翻看起来。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奔波,因为表弟的事情,他一直都寝食难安,母亲也想要帮忙,可他们家的情况他也清楚,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即便如此他们母子两人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能求得不能求得亲戚全部都求了个遍,只因为韩嵩记得舅舅一家的恩情。
韩嵩没有想到他一直信赖的舅母竟然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等到将这些证据全部看完,韩嵩双眸已是猩红。
而这些事情都和沈瓷没有任何的关系,她既已说了婚事作罢,自然不会留下韩府的纳采礼,楚家的几个小辈本就不怎么看好这婚事,如今见沈瓷要退亲,当然各个答应。
裴氏也是一样的态度,原本还担心沈瓷犯糊涂,这会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楚二公子甚至都来不及等明日,迫不及待的让人带上纳采礼给韩家送回去。
被问
起的时候楚二公子还振振有词,“退亲又不是成亲,难不成还要挑日子吗?”
众人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便随他去了。
*
虽然还没有交换庚帖,但纳采礼已经送到府上过,严格算起也算是定了亲,这门亲事并不如意,退了才是好事,但这已经是沈瓷第二次退亲。
众人生怕她伤心,都想方设法的要安慰她。
但沈瓷其实并不伤心,只是有一些难受,并且也有一些茫然,她本觉得韩嵩是一个不错的人,可没有想到他竟然这般的糊涂。
舅舅一家的确对他恩重,但韩嵩似乎无法处理好这些关系,不管是替表弟还赌债,还是盲目的信任刘氏,都让沈瓷觉得匪夷所思。
沈瓷无法接受这样麻烦的亲戚。
她不过想要简单安稳的生活,但韩嵩有这样的亲戚,根本就无法给她带来什么安稳。
第45章 第45章她才说了要退亲,纳采礼不过……
忠毅伯府的下人动作很快,不多时就将东西全部装上了车,纳采礼是楚景澄亲自送过去的,力求将这件事情圆满的解决,韩夫人看见这些纳采礼的时候,神色有些茫然,“楚二公子,这是…”
“家父家母经过慎重的考虑,觉得彼此之间不合适,所以这亲事就做罢吧。”楚景澄命人将纳采礼放下,礼单尽数归还。
这事儿就算是了结了,好在他们两家还没有交换庚帖,并不麻烦。
韩夫人想要说些什么,却根本不知该说什么才合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楚家人离开,丫鬟和嬷嬷陪在韩夫人的身边,也是神色各异。
“夫人,这…”
“将东西收好。”韩夫人眼神有些空,这门亲事她的确还在犹豫当中,庚帖还没有交换,楚家不着急,他们家其实也不着急。
嫂嫂每日在她耳边说的那些话,周氏其实都听得进去,听得多了也就开始犹豫起来,忍不住的开始相互比较,想要看一看到底哪一个最合适。
只是她没有想过楚家竟然这般干脆利落的来退亲。
她甚至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丫鬟和嬷嬷谁都不敢说话,周氏也没说话,愣愣的坐在一旁,直到韩嵩回来,韩母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可韩嵩的神情却很是茫然。
实则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京兆府离开的回到家中看见这些纳采礼时,神情愈发的茫然。
“娘,忠毅伯府的人来过了?”
在京兆府时沈瓷就说过要退亲,韩嵩并没有想到他们会来的那么快,甚至连第二日都等不及,这般迫不及待吗?
“是,今日来的。”韩夫人看着自己手中的礼单冷静的告诉儿子,“是楚二公子亲自过来的。”
韩嵩听见这话愣在了当场。
“嵩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韩夫人直到现在还是懵的,她满眼期翼的看着韩嵩,希望韩嵩能给她一个答复。
韩嵩因为母亲的话又想起了今日看到的那些证据,他从来没有想过舅母居然背着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
甚至真的做出了那么过分的事情,“昨日沈姑娘并非失约,而是被舅母使计关了起来。”韩嵩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猛然看向母亲身边的丫鬟,“你昨日当真没有看见沈姑娘吗?”
那丫鬟还是头一回见到自家温和的公子这般态度,吓得结巴起来,“公,公子…奴婢,奴婢…奴婢当真没有见到沈姑娘。”
“你还敢说谎。”韩嵩冷冷的瞪着她,“我再问你最后一次,到底有没有见过沈姑娘?”
“奴婢没有,奴婢真的没有。”丫鬟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求夫人和公子相信她。
韩母的确信任自己的丫鬟,可对于她而言,最信任的人还是韩嵩,故而她什么都没问,任由韩嵩说话。
丫鬟拒不承认,眼看事情就要陷入僵局,韩嵩在这个时候拿出了一枚耳环。
丫鬟还没有认出来,但韩母已经认出,“这像是你舅母的东西。”
“是,这是舅母的东西。”韩嵩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这些话的,“这丫鬟被舅母收买,昨日骗了沈姑娘,之后竟还能若无其事的回到我们身边继续扯谎。”
韩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韩夫人骇出了一身的冷汗,她没有想过自己的身边竟然有这样背主的奴才。
“我自认待你不薄,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
丫鬟眼看事情已经败露,跪在地上瑟瑟发抖,求夫人和公子绕过她这一次,她也是逼不得已,家中父母病重恰好这时候舅夫人来找她,让她帮着办一件事,就承诺给她十两银子。
“夫人,公子,我父母病的厉害我实在是没有法子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丫鬟磕的头破血流,她自有她的苦衷,可背主本就是错。
韩嵩只要一看见这个丫鬟就会想起自己先前是怎么信誓旦旦的和沈瓷对峙的,当初有多么的笃定,如今就有多么的恼恨,她明明早已经知晓一切,带着结果来同他对峙。
偏偏他一无所觉,无知无畏,以至于在沈瓷的面前像个跳梁小丑一般。
“我娘心善,对下人从不苛责,倒是养的你们无法无天起来。”韩嵩的脸色极差,今日无论丫鬟说了什么,他都是不会原谅的。
发落了丫鬟之后,韩嵩罕见的安静下来。
韩夫人看着韩嵩眼中有一些担忧,“嵩儿…你可还好?”
“母亲放心,孩儿无事。”韩嵩轻声道。
他看着那些纳采礼,想起了当初的期待,只觉得物是人非,他想起今日见到的那个人,她明明站在自己的面前,却离自己那么的遥远。
“只觉得母亲说的不错,我和沈姑娘,当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她身边有爱她护她的人,女子退亲应当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要考虑的事情也有很多很多,即便女方有这样的想法,想要付诸于行动也会有重重阻碍。
可忠毅伯府的这些人,并不介意她退不退亲,她才说了要退亲,纳采礼不过几个时辰就送了回来。
大概他们府上原本也不想同他结亲。
“嵩儿?”
“无妨。”韩嵩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安慰母亲,他告诉自己这不是什么大事,也告诉自己他们没有交换庚帖,甚至都算不上定亲。
可心中的难受唯有自己才清楚。
母子俩没有再提这件事情,韩母问起刘氏,从韩嵩的嘴里听说来龙去脉之后,神色变得怪异起来,“你舅母她做出这样的事,若是忠毅伯府追究起来…”
“他们已经追究了。”韩嵩冷静说道,若非追究舅母如今又怎么会在大牢里?
“那,那这可怎么办?”
“当务之急还是先将舅母从大牢里救出来才是。”韩嵩不知道自己是撑着怎样的一口气,他信了刘氏,就必须要信到底。
晚些时候周进来了一趟,韩嵩和舅舅保证一定会将舅母救出来的。
周进这些时日仿佛老了十岁,儿子的事情尚未解决,妻子又出了事。
赌坊的人今日又来了一趟。
这本就是孟坤设的局,赌坊的老板收了他的好处,自然替他分忧解劳,原本答应给周家宽限些时日,如今见韩嵩和忠毅伯府退了亲,便又让人去周家找找麻烦。
周家和韩家的麻烦事一茬接着一茬,就在韩嵩焦头烂额的时候,孟家递来了橄榄枝,孟坤承诺会帮韩嵩解决麻烦,只要韩嵩和孟靖淑定亲。
“孟大人…小生不过一介书生,配不上令嫒。”韩嵩如今毫无功名在身,谈婚论嫁也没有什么底气,先前和忠毅伯府定亲,他考虑的并不周全,但经此一事倒是冷静了许多。
但孟坤却并不介意韩嵩没有功名在身,他原本就看好韩嵩,恰好女儿又喜欢,本是两全其美的一件事。
若非忠毅伯府横生枝节,哪里需要那么麻烦。
如今一切回到正轨,孟坤高兴都来不及。
“贤侄后生可畏,老夫一直都属意你当自家女婿。”孟坤的话说的特别直白,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倒也不需要多么的迂回。
孟坤把话说的很漂亮,给足了韩嵩面子。
这一回孟家和韩家的相看非常的顺利,孟靖淑原本就喜欢韩嵩,心心念念都是他,知晓韩嵩被沈瓷退亲,她虽不知是何原因,但依旧毫无条件的站在韩嵩的这一边,“韩公子,你这般好,一定是旁人的错。”
孟靖淑说的笃定,甚至有一些无脑的偏颇。
若是先前韩嵩也许还会觉得不妥,但对于此时的韩嵩而言,却是无比的妥帖。
“小生,承蒙姑娘不弃。”
孟靖淑冲着韩嵩浅浅一笑 ,“爹爹说韩公子日后一定会金榜题名,我心中也是如此想的。”
孟家和韩家的婚事商议的非常快,从下聘到换庚帖,不过是几日的时间,等到消息传到忠毅伯府时,他们的婚期都已经定下了。
楚修筠和楚景澄知晓这事儿之后,只觉得分外恶心。
“果真是个朝三暮四的。”
即便他们已经清楚,那些首饰和胭脂水粉是刘氏自作主张,但韩嵩退亲后不久,就和另一家定亲,实在是太快了些。
众人只觉得一言难尽。
裴氏知晓之后气恼了好几日,她本想给沈瓷找一户好人家,费尽心思多番打听,谁知竟是如此。
到最后还是沈瓷过来安慰舅母,让她不要放在心上,“幸而是定亲之前就发现了,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是到底送来了纳采礼…”裴氏心中内疚,没有交换庚帖,但已经相看过人家,旁人说着也并不好听。
裴氏如何办得到不放在心上?
但沈瓷却一点儿也不介意,“也许是我们之间没有缘分。”
“舅母莫要放在心上,我这些日子想了许久,自从要和韩家定亲就状况百出,波折不断,想来是当真没什么缘分的,若不然肯定能够顺顺利利的。”沈瓷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对比,裴氏听了之后心中也是释然了些。
只是这件事成了裴氏心中的一根刺,她发誓一定要给沈瓷找一个如意郎君。
沈瓷的亲事没有定下,但忠毅伯府也不是没有喜事的。
原本众人还在犯愁楚修筠的加冠礼要怎么办,结果朝廷的调令就下来了。
那天沈瓷和表姐在库房里选丝线,姊妹俩正选着,就见楚思怡就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姐,表姐,祖父和大伯要回来了。”
“什么?”楚映梦和沈瓷两个有些惊讶。
“是调令已经出来了吗?”
“是啊,我刚从去祖母哪儿,凑巧听见的,说是外祖父先回来,大伯要到明年开春,但这回调令已有,不会轻易变卦的。”
“那可真是一件好事。”楚映梦心中很高兴,“这个时候回来还可以给大哥举办加冠礼,也不会错过我的婚礼。”
“真真是皆大欢喜。”
姐妹俩想法都是如此,一时间丝线也不去找了,统统跑去楚老夫人的院子,她们过来的时候楚修筠和楚景澄也都已经到了,楚老夫人在和裴氏商议楚修筠加冠礼的事情。
“老大和你公公不能同一时间回来,所以修筠的加冠礼就由你公公回来主持,日子定的有些着急,不过还有十余天。”楚老夫人虽然和裴氏说着话,但一直观察着楚修筠的模样,加冠礼是人生大事,她实在是担心长孙会心里难受。
好在楚修筠并未有此感,只是算了算日子开口说话,“会不会太赶了一些?”
“你祖父接到调令的时候就已经往金陵赶,甚至连行礼都来不及收拾,你婶娘这边着人算日子,那边又何尝不是?”楚老夫人知道丈夫的意思,赶得这么着急。
是不愿错过好日子,而十余天之后的日子是年前几个月来最好的。
楚修筠有些发愣,又转而看向裴氏,“婶婶…日子定的这般近,会不会来不及?”
“怎么会呢?该准备的我早就已经备下了,只是不知你父母是何打算,这才迟迟不曾相告。”裴氏让楚修筠不要担心这些,并不会耽误什么。
楚修筠听到这里便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了,倒是其余几个凑在一块儿嘀嘀咕咕的商议着要送什么贺礼。
沈瓷和楚映梦倒是尚可,无奈楚景澄和楚思怡两个没什么银子,这会儿咬着牙开始思索要怎么办。
实则楚修筠的加冠礼,楚家准备的礼自然丰厚。
偏偏几个小辈感情好,楚老夫人和裴氏乐的看戏,就连楚修筠也是如此,他见弟弟愁眉苦脸的,坏笑着开口,“你们送表哥了什么,也不能厚此薄彼。”
楚景澄:“……”
楚景澄不知楚修筠是在开玩笑,他心中本就有这个打算,于是咬咬牙凑到楚映梦和沈瓷的面前,开始和两人商量,“我前些日子去给阿瓷买信笺的时候又看到一方端砚…”
“我们仨一起买吧。”
楚映梦瞅了半天,她还以为二哥能说出什么有骨气的话来,结果还是将她们拖下了水,楚映梦虽早有打算,但并不妨碍她欺负哥哥,“我还以为你要同我们借银子,自己买呢。”
楚景澄:“…也,也成!”
他咬咬牙立刻开了口,随后又道,“但你们不能算我利钱。”
“没问题。”楚映梦毫不犹豫的应下。
楚修筠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弟弟差点儿将自己给卖了,忍不住的摇头失笑,立刻赶过来阻止,“景澄别听她的,我不需要那么贵的东西。”
“大哥,你怎么能断我财路呢?”楚映梦不满的嚷嚷道。
楚修筠摁了摁额头,连利钱都没有能算什么财路?这个今日也糊涂了不成?
“不行,表哥有的,大哥也要有。”楚景澄豪迈的让沈瓷去写字据,他即刻就要让楚映梦变成自己的债主。
这里还有个上赶着的。
楚修筠本以为这已经够离谱,没想到还有个生怕把她给落下的,“姐,表姐,二哥,还有我,还有我。”
楚修筠:“……”
沈瓷掩唇轻笑,“好。”
她转头就让丫鬟去寻纸笔来,满足二表哥。
第46章 第46章她不过是关心兄长的时候,顺……
收到家书的第七日,沈瓷终于在阔别多年后见到了外祖父。
外祖父和自己记忆当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样的和蔼可亲,见着她的时候也很亲切的唤她的名字,只是岁月不饶人,沈瓷在外祖父的鬓边发现了一些白发。
楚家早早接到消息,楚老夫人今日一早便领着孩子们在堂屋等候,盼了好几个时辰,终于将丈夫给盼了回来。
沈瓷一直听说外祖父是轻车简装的归京,她原本并不知外祖母听了后为何头疼,直至瞧见外祖父只带了一个随从,才知究竟有多么的简。
楚老太爷也因此被老妻好一顿埋怨,“这路途遥远的,怎么就不多带几个随从?”
“都一样。”老爷子不以为意的跨入了府门,“这不是想着能早些到家,省的错过修筠的冠礼。”
对于楚老太爷而言,身边跟一个随从还是两个随从根本就没区别,他都是骑马的,多带些随从反而是累赘。
楚老夫人也知丈夫脾气,好在人已经平安的归来,再说这些也没有多大的意思,反倒会伤了彼此和气。
进了府后楚长山坐于高位,等着楚家的小辈一个个过来磕头问安,楚长山微微颔首,让身边的随从递上了红封。
这不年不节的收到红包,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要不要收才好。
眼看气氛渐渐变得尴尬,裴氏忙笑着打圆场,“祖父给的你们安心收下便是。”
几个孩子这才收了。
他们都有,沈瓷自然也有。
楚长山并没有厚此薄彼,反而因为沈瓷是女儿的遗孤,想要更偏爱些。
但他到底是个有分寸的长辈,并未做的太出格,只是在小辈们行完礼磕完头后将
人唤道跟前来问了几句话。
楚修筠的加冠礼定在了十月十五,距今不过四五日,时间有些紧张,虽说裴氏早早的就已经预备下,但楚老太爷归家,还有不少事宜需要府上长辈过目。
沈瓷几人也跟着裴氏一块儿忙碌着,帮着打下手。
无论是宴请宾客的菜单,用具,或是回礼,几个姑娘都做的极好。
楚长山看着也十分满意,对孙女们那是夸了又夸。
“姑娘们都有长进。”楚老夫人和丈夫一块儿在府上散步,夫妻俩多年未见,却半点不见生分生分,楚长山陪在妻子的身边看着府上的一草一木,只觉心满意足。
但这会儿话赶话的说起了姑娘们,楚长山便问了妻子外孙女的事儿,“阿瓷在府上住的可还好?”
实则这话楚长山一开始就想问,但他许久不在金陵不知府中情况,这些年家书里老妻也从未说起过什么,楚长山担心贸贸然开口追问会寒了二儿媳的心,这才寻了个机会问妻子。
“你自己瞧着呢?”楚老夫人不答反问,示意丈夫自己去看,楚长山也没嫌弃老妻卖关子,反而认认真真的观察起来。
库房外的院子里,几个孩子一块儿在核对当日要用的酒具和器皿,记录的,核对数目的,分工明确。
两个小子忙碌完前院的事儿也过来帮忙,原本三人配合的极好,这会儿多两个人帮忙竟也没打乱她们的进程。
五个人说说笑笑的就将这事儿办完了。
“他们几个感情倒是极好。”楚长山由衷开口。
楚老夫人浅浅笑起,“这都是兰清的功劳,兰清一直都告诉大郎二郎女眷们要忙碌的事情繁琐又复杂,但凡得空,两个小子都会来帮忙。”
楚老夫人并不吝啬对儿媳妇的夸赞,告诉丈夫这些年小儿媳究竟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裴氏自己就有三个孩子,本就要操不少心,当年老大外放任上,长媳跟着一块儿去了,只是长孙才三岁,就留在了家中。
从奶娃娃开始就是裴氏照顾的。
三年前沈家出了变故,沈瓷接回了金陵也是裴氏照拂。
“修筠是侄儿,阿瓷是外甥女,兰清要教养他们可要花不少心思和心血。”
无论裴兰清怎么做,都会有人挑她的毛病,楚老夫人一直都知道儿媳妇的辛苦,府里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若非尽心尽力的教养,几个孩子的感情又怎会那般的要好?
“是,兰清的确辛苦。回头陛下赐下的封赏,你做主给兰清多挑一些。”楚长山是个武人,思维也是直来直去惯了,他念着儿媳妇的好,总不能黏黏糊糊的对着儿媳妇夸赞,那些好听的话谁都会说,倒不如给些实在东西。
楚长山这一次调回金陵就正式致仕,日后便可在府上颐养天年。
楚老夫人笑着应下,夫妻俩一边散步一边瞧着几个孩子,见他们清点完酒具器皿之后又开始看起菜单来,明明核对了好几遍,但几个人都很紧张,生怕这次的加冠礼出什么错,恨不得再多对几遍。
本以为是最耐不住性子的楚景澄先受不住,谁知这回反倒是楚修筠受不住,“菜单已经瞧过好几回,和宾客名单也都一一的看过,不会犯什么忌讳。”
“那不成,我们再看一看,万一有什么遗漏怎么办?”
“何况这一回的宴会是映梦和阿瓷帮着阿娘一块儿办的,要是出了纰漏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楚思怡拿着菜单又看了一遍,直到眼睛开始发晕,“可是二哥,我都要不认识这些字了。”
“别说,我也快要不认得…”
几人都是一样的反应,楚长山看着他们几个忍不住的笑出声来,他问老妻府上是不是每日都这么热闹。
楚老夫人笑着点头,和丈夫说起前些日子的事情来。
楚长山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但笑完之后又有些担忧,“他们几个的感情那么好,待秋灵回来,会不会合不来?”
楚长山说的秋灵不是别人,正是楚修筠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当年楚家老大夫妻俩将孩子留在金陵,没多久便又有了一个孩子,虽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可这些年兄妹俩也没见过面。
老大没有调令不得回,而老大夫妻俩身边唯有这么一个孩子,自然也舍不得将孩子送回来,未免有些骄纵,楚长山观察了一番只觉得家中几个孩子都谦虚有礼,和乐融融。
只担心他们几个到时候玩不到一块儿去。
楚老夫人没说话,她也没见过那孩子,同孩子也没多大感情,不过逢年过节的一纸家书问候,不好保证说他们几个一定能够和睦相处,只拿话哄着丈夫,“都是亲兄弟姐妹,时间久了处出感情,自会和睦。”
楚长山默默的点了头。
夫妻俩便没再提这事儿,慢吞吞的散着步往别处去了。
*
转眼就到了十月十五,楚修筠一大早就被人喊了起来,一模一样的流程他先前就已经见识过一回,只是这次轮到自己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他正在想入非非的时候楚景澄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哥,我陪你一块儿去。”
并无规矩说不能让人陪同,楚景澄硬生生的要挤过来,长辈们便也没拦着,而楚修筠也没舍得拒绝。
他的确紧张,此时因为有楚景澄的陪同,那份忐忑的心也稍稍的好了些,
他安慰自己,加冠礼尚未完成,他还可以依赖弟弟。
身为忠毅伯府的长孙,楚修筠的加冠礼同样很隆重,裴珩今日特意告了假过来,和沈瓷几人站在一处,见证着楚修筠人生中极其重要的日子。
“表哥,你当日行冠礼,心中可有忐忑?”
——————
剩下一部分在作话里。
第47章 第47章她好似并不喜欢牡丹。……
府上的宴会还在继续,醉酒的两人也已经安顿好,而沈瓷却开始反思自己今日是否太过冲动,忠毅伯府和永宁侯府是姻亲关系,裴家兄妹和楚家兄妹沾亲带故,她们互相关心实属正常。
但她若关心,就显得耐人寻味。
这也是当日裴珩为何会让她隐瞒的根本原因。
好在方才二表哥并未多想,也没有追问,沈瓷见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事,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她一边告诉着自己不要同裴珩有太多牵扯,一边又惦记着要道谢。
就在这时候她又想起了先前那个约定,想起了自己先前那隐隐期待的心情,她房里还有不少的游记是裴世子送给她的。
沈瓷先前并未觉得有什么问题,可这会儿却觉得很有问题。
她罕见的陷入了迷茫当中…
“阿瓷,你怎么在这里发呆?”
楚映梦的声音拉回了沈瓷的思绪,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在发呆,想起自己刚才思索的事儿,沈瓷只觉得头疼,瞧见表姐后竟下意识的开始扯谎,“没什么事…就是有点儿热。”
今日府上人来人往比往常热闹不少,楚映梦也没怀疑沈瓷的话,只是伸手探了探她的额头,“若是不舒服就去歇一歇,母亲在那头陪着夫人说话,我们也不用在这儿待着,不如去找裴姝思怡说话?”
沈瓷顺着表姐的话点了头,找到一旁坐着的裴姝和楚思怡,几人也没往后院去,就在家中找了处人少的长廊坐下。
实则裴姝早就想过来找她们三人说话,裴姝自从知晓沈瓷要定亲,整个心就悬着,为此还在家中哭过一场,她也曾不顾一切的问过兄长,但哥哥并未给她什么很明确的答复。
她唯有在家中等着,等来等去却等到了沈瓷退亲。
这也就罢了,没过几日竟然传出韩家和孟家定了亲。
裴姝想来姑姑家一趟,可恰好赶上楚修筠的加冠礼,忠毅伯府忙碌非常,她也不好过来添乱,这才拖到今日,此番一见面就迫不及待的追问了出来。
“沈姐姐,那韩嵩如此背信弃义,可是在先前就和那孟四有首尾?”
这件事儿其实有些复杂,定亲定不成,裴世子可在里头出了不少的力,不仅解决了麻烦,还将韩家和孟家生生的帮在一块,其中还牵扯着韩嵩的舅舅一家,三家利益纠葛,指不定日后会变成怎样。
但这些事裴珩自然不会告诉裴姝。
妹妹问起时他也只当不知,还同她说得空帮着问一问楚修筠知不知晓。
“不大清楚,也许是,也许不是。”沈瓷其实挺久没想起这事儿了,若非今日裴姝提及,她都要将此事给忘记,韩嵩并非良人,她自然不会多想。
“那沈姐姐,你可还好?”
“我没什么事,就是退亲罢了,也不是头一回。”沈瓷语气淡淡,她
不大在意,可身边几个却很在意。
气呼呼的让沈瓷不准再说。
女子退亲又不是什么好事情。
她们巴不得人人都忘记这些事,偏偏沈瓷自己记得比谁都清楚。
沈瓷软软的笑了起来。
几人担心沈瓷的婚事,其实沈瓷自己心中也很忐忑,退了两次亲,虽然两回都不是她的缘故,但世人对女子大多苛责,明白真相的知晓是对方的缘故。
可知晓真相的又能有几人?
韩嵩和孟家定亲之后,大多都觉得是她没福,反而称赞孟家和韩家金玉良缘。
饶是沈瓷深知原委,心中也不可避免会受影响。
只是表姐和表妹都在乎她,一直安慰她,让她觉得这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才能够坦然面对。
“姑姑一定会给沈姐姐找一个如意郎君的。”裴姝认真说道。
楚映梦和楚思怡也纷纷附和,沈瓷的心中却很平静,并未有过多的期待,几人也看出沈瓷并没有太多想谈论的心思,就将此事撂在一边。
只是提及亲事,众人又不可避免的谈论到楚修筠和裴珩,楚映梦和裴姝心中都一些念头,故而存了心的要试探。
姐妹俩心思各异,但说出的话却是一样的意思。
“舅母是不是想着要给表哥说亲了?”
“修筠哥哥行过冠礼之后,是不是也要开始说亲了?”
姐妹俩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的咳嗽起来,沈瓷和楚映梦压根不知二人究竟在尴尬什么。
待二人都冷静下来后,楚映梦才回答起了这个问题,“我娘只是大哥的婶娘,就算有心想要替大哥打算,也不能越过大伯和大伯母去,这定亲一事还是要和大伯他们商议,好在大伯父过了年就会回京,在那之后应当会定下。”
楚映梦单手撑着下巴,猜测着长辈们的心思。
其实楚修筠这个年纪,也早就应该要定亲,但楚修筠的父亲一直不在金陵,虽说孩子养在裴氏的膝下,但终身大事她如何能够越过人家父母做主?
就算心中有极好的人选,也不能直接定下,只能慢慢的商议。
一些事情在家书里面也商量不清楚,故而一拖再拖。
实则大哥会不会定亲的她们不大清楚,但是大姐姐要定亲的事情她们还是知道的,大伯母对这件事很上心,时常在家书中提及,就连他们几个小辈也有所耳闻。
但这些事楚映梦没提,毕竟裴姝和他们家的大姐姐并不熟悉,“舅母又是如何打算的?”
“阿娘最近又在同我说要给哥哥定亲的事情。”裴姝有些无奈的开口,“这话怎么就偏偏过来同我说,依我看阿娘应该直接去问哥哥才对,毕竟谁能做得了哥哥的主呀。”
裴姝此语一出,其余三人全部都看了过来。
三人神色各异。
一个纯粹好奇,一个抓心挠肺,还有一个只觉得莫名,不知自己为何会关心这些。
楚映梦又问起舅母可有什么人选。
裴姝直白的摇头,“母亲只是提了要给哥哥定亲,倒是没说有什么人选。”
裴姝其实备受煎熬,她猜测到了哥哥的心思,偏偏不能告诉母亲,只能一点点的关注着,希望母亲可以打消给哥哥定亲的念头。
也希望…
哥哥可以得偿所愿。
“那表哥心里是怎么想的?”楚映梦问的认真,裴姝并不知晓表姐这般积极的真正原因,只当表姐好奇,况且她也实在需要讲这些事说一说,省的哥哥没事儿,她先给憋坏。
“我也不大清楚哥哥的心思,他从前就忙,如今入仕后就愈发的忙碌,我经常都见不着他人,母亲先前倒是提过要给哥哥定亲,但哥哥却说并不着急。”裴姝说的小声。
实则也就是这些话才让裴姝猜出了兄长心思,毕竟哥哥从前可不会拒绝,只会平平淡淡的说任凭母亲选择,话的确说的漂亮,但是画像上的人他一个都认不全。
前几日提及的人,过几日就忘得干干净净。
母亲说起时他一脸的平静,母亲以为他不喜欢,但裴姝知道,哥哥就是忘了。
可现在情况全然不同,如今提及亲事的态度就是拒绝。
“舅母不会答应的吧…”楚映梦忍不住问道。
“哥哥的亲事,阿娘也不能强硬决定的。”裴姝对这一点倒是极有信心的,只是她不知道这件事到最后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模样。
裴姝偷偷的看了沈瓷一眼,又变的心事重重起来,她心里怀揣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很想说出来,却又暗暗的告诫自己什么都不能提。
在一切都还未曾明朗之前,她只想默默的守护着所有人。
无论是自己的兄长,还是沈姐姐,都一样。
*
姊妹几人的谈话随着宴会的结束而停止,沈瓷和表姐思怡一块儿陪着舅母送别宾客,裴姝和裴珩留到了最后,两家关系虽好,但裴氏依旧礼数周全。
送兄妹二人出门。
裴珩歇了一个时辰,酒意已经消散大半,恢复了从前冷静自持的模样,他虽然明白沈瓷不过是顺带着关心他,但心里依旧承了情。
裴姝和几人依依话别,兄妹俩并不同车,裴姝不好让哥哥久等,匆匆说了几句话就要走,反倒是裴珩耐心十足,问她可还有什么话要说,本也就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裴姝轻轻摇头,“日后还有机会的。”
若是要说话,她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裴珩也没有多言,而后二人分别上了马车一同回府。
裴姝其实也没有想到她在姑姑家提及的事情,在家中竟真的上演,兄妹俩回到家中后一起去正院给母亲请安,永宁候夫人就说起要给裴珩定亲的事情。
裴珩今日在姑母府上喝了不少的酒,虽然酒意已经散了大半,可到底是有些难受,这会子听母亲提及定亲一事,自然是不耐的。
只是裴世子理智尚存,知晓不耐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会让母亲生疑,故而认真的和母亲谈了一次,说自己暂时不考虑这些事。
“常言道先成家后立业,你先前说科举重要不愿分心,母亲也依了你,如今你已进了翰林院,这立业也算是成了,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永宁候夫人苦口婆心的劝着。
但裴珩却远远不觉得这算什么立业。
“不过刚刚进了翰林院,尚未做出什么成绩来。”裴珩说着话并不是自谦,而是真的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对此裴世子很是不满,他甚至想着若是自己如今位高权重,想来应当是没什么人会来对他的婚事指指点点。
“珩儿,娘知你对自己要求甚高,但你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若你暂时不愿成亲,这亲事总要先定下。”永宁候夫人耐心的劝着。
但裴珩总有许许多多的理由反驳,一会儿说自己不过只是翰林院的一个小小官员,一会儿又说自己不愿靠着祖辈庇佑,想要做出一番成绩再来谈婚论嫁。
说来说起只有一个意思,他根本不愿成亲,甚至都不愿定亲。
说到后来永宁候夫人只觉得头疼不已,她甚至都开始猜测裴珩是不是有了心上人,但看着他这模样也不像。
“罢了罢了,这些事情之后再提。”永宁候夫人到底妥协,转而同裴珩说起今岁秋猎的事情,“秋猎的事情准备的如何?”
“时间尚且宽裕,并没有太过忙碌。”翰林院隶属礼部,礼部在准备各个祭祀仪典,翰林院也一样忙碌,裴珩自然不能例外,只是这些公务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
最让他头疼的其实另有其事。
沈瓷这回没能定亲,可她总不能一直都不定亲,他到底还要想一想法子才是,好在秋猎就要开始,楚家的小辈都会参加,到时候沈瓷也会参加。
裴珩如今也没能有别的心思,只想着能多见一见她。
他应付完母亲后回到住处,翻看起了桌上的公文,虽然告了假,但是该处理的事情依旧不能落下。
裴珩,忙碌着,而在忠毅伯府的几
人也是累的够呛。
只是这会儿谁都没有去歇着,全部聚集在楚修筠的院子一块儿看着他的贺礼,这些贺礼都被裴氏送来给了楚修筠。
让他自己做主。
楚修筠倒也不推辞,带着弟弟妹妹们一块儿看起来,想着他们喜欢的能用上的就留下。
若是用不上的,就送到府上的库房。
这会子几人兴致勃勃的。
但拆到永宁侯府的贺礼时,楚修筠便知晓这不单单是给他一个人的,同他们当日送去的时候一样,一个大盒子里头有不少的小盒子,上头都写着名字。
楚修筠将这盒子递给其余几人,楚思怡迫不及待的打开,发现里头是一支漂亮的簪子,不同于前两次的牡丹,这一次是其他的样式,楚思怡看不出来是什么,但从她爱不释手的模样就能够看出来楚三姑娘这一回很满意。
就连沈瓷和楚映梦也都觉得很惊喜。
二人这会儿的想法出奇的一致,幸而不是什么牡丹了,若还是什么牡丹,他们实在是没法接。
漂亮虽然漂亮,可每回收到一样的,总让人无奈。
而裴珩这一回没有选择牡丹的原因也挺简单。
因为他发现,沈瓷似乎并不喜欢牡丹,他送过两回均是精挑细选的,即便裴姝并不喜欢牡丹,她也觉得很精致。
可沈瓷并非如此,除了那日来府上的时候戴过一回,之后每一次见到她,她都没有戴过一次,楚修筠和楚景澄先前也送过不少的首饰。
大多都是兄弟俩央求他一块儿去挑选的,拜强大的记忆力所赐,裴珩清楚的记得那些款式。
但沈瓷戴的也极少。
故而裴珩有这样的猜测。
原本还以为是自己猜错,可直到秋猎那日裴珩见到新买的簪子出现在她的发间,就明白了一件事。
沈姑娘不喜欢牡丹,她喜欢漂亮的。
第48章 第48章秋猎
陛下每年都会带上信任的臣子去行宫参加秋猎,忠毅伯府自然也是在信任的人员当中,而作为官员家眷当然也可以随行。
沈瓷原先因为要守孝很少出门,但今年裴氏却不让沈瓷一人待在家中,让她无论如何要出去走一走,好好的热闹一番。
沈瓷知晓舅母的好意,便和表姐表妹一块儿出门。
到了行宫之后沈瓷发现表姐今日有些心神不宁,往年她也不是没来过,但这回却非常的激动。
沈瓷看着表姐这般模样,忍不住的开始猜测起来,“季小将军也来了?”
楚思怡点点头,“今年陛下为了让秋猎更热闹,还说要他们比试。”
猎场上的比试自然也很简单粗暴,谁猎到的猎物最多,就获胜。
季小将军原本不在金陵,这样的盛会同他其实没多大关系,只是今年凑巧,楚思怡小声的和表姐咬耳朵,说未来姐夫这一回,是铆足了劲的要赢的,还特意来和姐姐提过。
季小将军有这样的心思也不难猜,谁不想在心上人面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阿瓷,思怡,我们出去看看。”楚映梦不想在帐篷里待着,只想出去外头看看情况,沈瓷和楚思怡当然也不扫兴,陪着楚映梦出去。
她们过来的时候礼部的官员已经开始念祭文,下首还站着不少官员,沈瓷她们躲在暗处,瞧见了不少的熟人,不仅找到了舅舅,还看见了裴珩。
他站在人群里,那么多的官员,明明应当是不起眼的,但沈瓷却偏偏一眼看过去就看的清楚,她很快收回了视线,没有再去看。
礼部念完祭文之后,由陛下亲自点燃了信烟,这一场秋猎的比试就正式开始。
楚映梦拉着两个妹妹去找裴姝,等找到人之后她们几个就高高兴兴的去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