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初入汴京

《清明上河图史记》第二集:初入汴京

 北宋仁宗年间,阳光洒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一片热闹喧嚣之景。张择端怀揣着满心的憧憬与期待,终于踏入了这座令他魂牵梦绕的繁华都市。

 刚一进城,他便被那如潮水般涌来的人气给震住了。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轻微的声响,似在热情地招揽着过往行人。绸缎庄里,一匹匹色彩艳丽、质地精良的绸缎被伙计们熟练地展开,供那些达官贵人的家眷或是富商家的女眷们挑选,她们一边轻轻抚摸着绸缎,一边与掌柜商讨着价格,不时发出惊叹或是满意的笑声。

 再往前走,便是一家家热气腾腾的饭馆。门口的小二扯着嗓子吆喝着店里的招牌菜,那响亮的声音在嘈杂的街道上都能传出老远。“客官,尝尝咱这汴京城里独一份儿的烧羊肉,那滋味,保准您吃了还想吃呐!”小二热情地招呼着一位刚下马的旅人,旅人闻着那扑鼻的肉香,脸上露出了馋意,毫不犹豫地抬脚迈进了饭馆。店内坐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行色匆匆的商贾,趁着吃饭的间隙还在与对面的人谈着生意,算盘珠子被拨得噼里啪啦响;也有悠闲的文人墨客,手持酒杯,一边浅酌,一边吟诗作对,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张择端好奇地张望着这一切,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仿佛每一处场景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值得他细细品味、用心记录。他沿着街道缓缓前行,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每一块石板似乎都承载着汴京的故事。

 路过一处集市,那更是热闹非凡。卖菜的小贩们将新鲜的蔬菜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嫩绿的青菜、鲜红的萝卜、金黄的南瓜,色彩斑斓,煞是好看。“便宜卖咯,刚从城外运来的新鲜菜嘞,不买可就没咯!”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旁边卖陶器的摊主则小心地擦拭着那些精美的陶罐、瓷碗,它们在阳光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吸引着不少主妇们驻足观看、询问价格。

 张择端看到一位老者正拿着一个小瓷瓶仔细端详,老者摸着瓶身的纹路,眼中满是喜爱,嘴里念叨着:“这手艺,真是精妙啊,这花纹,活灵活现的。”摊主在一旁笑着介绍道:“您老好眼力呀,这可是咱汴京城里有名的工匠烧制的,费了不少心思呢。”

 而在集市的另一边,还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原来是街头艺人在表演杂耍。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正赤着膊,将几个瓷碗在空中抛来抛去,那瓷碗在他的手中如同听话的鸟儿,上下翻飞,却始终稳稳当当,周围的观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和叫好声,还有人往场中扔着铜板,作为对艺人的打赏。

 张择端被这热闹的场景深深吸引,他在心里默默地构思着,想着该如何把这充满活力与烟火气的画面呈现在画卷之上。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汴河边,只见河面上船只往来穿梭,一艘艘大船满载着货物,船夫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摇着船桨,那号子声雄浑有力,回荡在河面上。有的船是从外地运来粮食、丝绸等物资,有的则是载着汴京的特产准备运往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