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期待再见(第2页)
想到胡陆阳,马福生不禁笑出声来。那小子已经和羽瑶成婚,谁能想到雨瑶的养女思阳竟是镇国将军朱耀的孙女,还被封为郡主,如今他们三人都住在郡主府里,日子定是美满幸福,有空得过去拜访他们。
回想起当年和老常头一起救的俊哥,马福生忍不住摇了摇头,感叹命运的奇妙。谁能料到那个俊哥居然就是大皇子朱启明,如今更是成为了当今皇上,真是世事难料啊!
还有老常头,这老家伙居然召集江湖正义人士剿灭了邪教,如今还在江湖上发放朝堂的赏赐,估计快回京复命了。马福生心想,等老常头回来,定要和他好好喝上几杯,叙叙旧。
马福生思绪纷飞,想着这些令人惊喜的变化,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到洪秀秀正名之后,未来的路想必会顺遂许多,也许还能寻得一门好亲事,过上安稳的生活。
而胡陆阳和羽瑶在郡主府里,有郡主的身份庇佑,也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只希望他们能一直相敬如宾,恩爱长久。
对于大皇子朱启明成为当今皇上,马福生深知这意味着国家或许将迎来新的气象和变革。他默默祈祷着皇上能英明治国,让百姓们都过上太平日子。
至于老常头,马福生很是佩服他的义举。剿灭邪教可是大功一件,等他回京,定会成为京城的一段佳话。马福生期待着老常头归来,到时候好好听听他在江湖上的那些精彩经历。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马福生回过神来,脸上依旧带着笑意。他起身,准备回屋将这些好消息告诉阿菊和孩子们,让一家人都能分享这份喜悦。
之后的日子里,洪秀秀凭借着自己在太医院的人脉和地位,成功安排马福生去太医院教习。
起初,马福生对于进入太医院,在权贵之中周旋是有所抵触的。然而,当他踏入太医院的那一刻,看到众多怀着对医术的热忱和渴望的莘莘学子,那一双双充满期待和求知欲的眼睛,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马福生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医术经验和知识,对于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授医术、培养后人的重大责任,之前的那些顾虑瞬间烟消云散。
而马念生也紧紧跟随着父亲的脚步,一同在太医院学习医术。他勤奋刻苦,虚心求教,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对医术的热爱。
在太医院里,马福生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的行医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他耐心地解答着学生们的疑问,手把手地教导他们如何辨识药材、如何准确诊断病症。
马念生则在父亲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医术日益精进。他时常与同窗们交流探讨,共同进步。
太医院因为马福生的加入,多了一份严谨和务实;而马念生也在这片医学的天地里,逐渐崭露头角,向着成为一名优秀医者的目标稳步迈进。
这一日,马福生突然接到圣上朱启明的召见。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步入皇宫,心中满是敬畏。
朱启明端坐在龙椅之上,见到马福生,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马大夫,朕今日召见你,是为了感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你,朕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马福生赶忙跪地行礼,声音颤抖着说道:“陛下言重了,草民当时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朱启明走下龙椅,亲自扶起马福生,接着说道:“朕要感谢你,你将秀秀教导得极好,她如今在太医院也是医术精湛,备受赞誉。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马福生诚惶诚恐地回道:“陛下过奖了,秀秀这孩子自己争气,肯努力钻研医术。”
朱启明点了点头,说道:“不管怎样,你的善举和对子女的悉心教导,都值得称赞。朕会重重赏赐于你。”
马福生连忙再次跪地,说道:“陛下,草民救人并非为了赏赐,能为陛下和百姓尽一份力,已是草民的荣幸。”
朱启明看着马福生的忠厚之态,心中更是赞赏,说道:“好,那朕便赐你一块免罪金牌,保你和你的家人一生平安。”
马福生感激涕零,千恩万谢后,退出了宫殿。
马福生怀揣着圣上赐予的免死金牌,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去。一路上,他的心情既激动又感慨。
到家时,阿菊、洪秀秀和马念生都迎了上来,眼中满是关切和好奇。
马福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说道:“陛下召见我,为了感谢当年的救命之恩,赐给咱家一块免死金牌!”
众人听闻,皆是又惊又喜。阿菊激动得双手合十,喃喃道:“这可是天大的恩赐啊!”
洪秀秀眼中闪着泪光,说道:“爹,这都是您的善有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