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久别重逢(第2页)
赵逸风四处打量,突然发现了朱启明,正欲行礼,却被朱启明一个眼神制止。
朱启明轻抿一口茶,心中暗自赞叹常兰的能干。
洪秀秀一家和胡陆阳一家在店内相遇,彼此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阿菊笑着对胡陆阳的妻子雨瑶说道:“雨瑶妹子,今儿个可真是热闹啊!”
雨瑶回应道:“是啊,阿菊姐,听闻这常兰姑娘的烧饼甚是美味,咱们也来凑凑热闹。”
洪秀秀则拉着思阳郡主的手,亲切地说:“郡主妹妹,许久不见,越发标致了。”
思阳郡主略带羞涩地笑了笑:“秀秀姐姐过奖了。”
马念生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店里的热闹景象,胡陆阳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念生,等会儿可要好好尝尝这烧饼。”
众人寒暄着,气氛融洽而欢乐。
众人品尝过烧饼后,纷纷赞不绝口。
阿菊咬了一口烧饼,眼睛一亮,说道:“这烧饼外酥里嫩,香气扑鼻,真是难得的美味!”
雨瑶也点头附和:“没错,口感绝佳,这馅料调配得恰到好处。”
洪秀秀则笑着说:“常兰姑娘这手艺,真是一绝,难怪能开新店。”
思阳郡主细细品味后,称赞道:“此等美味,在京城也是少见,我定要多带些回去。”
马念生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不清地说道:“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烧饼!”
胡陆阳也忍不住夸赞:“这烧饼确实不同凡响,常兰姑娘真是有本事。”
朱启明在角落里默默吃着烧饼,看着临西镇的人如今都聚集在一起,心里百感交集。这熟悉的味道,让他想起了曾经在临西镇的点点滴滴。
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流转,思绪飘远。那时候的简单快乐,与如今皇宫中的繁琐事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烧饼仿佛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他在这喧嚣的时刻,感受到了一份难得的宁静和温暖。
朱启明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情,有怀念,有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朱启明不愿意打扰这份难得的欢乐与融洽,他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继续吃着烧饼,听着众人的欢声笑语和对烧饼的夸赞。
他心中想着:就让他们这样尽情地享受此刻的美好吧,不必因自己的身份而有所拘束。这温馨的场景,如同记忆中那片纯净的天空,没有权谋争斗,只有真挚的情感和简单的幸福。
朱启明的眼神变得柔和,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份平凡而又珍贵的热闹之中。
朱启明吃完烧饼后,便起身离开,寻了烧饼铺对面的茶楼。他找了个临窗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茶,远远地看着常兰在铺子里忙活。
时光流转,夜幕降临,街上的行人逐渐稀少,烧饼铺子也终于关铺了。朱启明吩咐身边的赵逸风:“你悄悄去把常兰寻来,切莫声张。”
夜已至,烧饼铺子的灯火刚刚熄灭,常兰正和老常头、阿诚等人在店内收拾。
此时,赵逸风一身黑衣,戴着兜帽,悄悄来到铺子门前。他轻轻叩了叩门,声音低沉而神秘:“常姑娘,是我,赵逸风。”
常兰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心中一惊,是白天送御赐牌匾的赵大人,疑惑地问道:“赵大人?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赵逸风压低声音说道:“常姑娘,莫要多问,快随我走一趟,有人要见你。”
常兰满心狐疑,但见赵逸风神色严肃,也不敢多耽搁,便交代了老常头几句,老常头心里已经有数,也不多言。常兰跟着赵逸风匆匆离开。
一路上,赵逸风脚步匆匆,常兰紧跟其后,心中暗自揣测究竟是谁要在这深夜见她。
常兰跟着赵逸风来到茶楼,刚踏入大门,她便忍不住仔细观察起茶楼的布局。
入门处,摆放着一座精致的屏风,上面绣着山水花鸟,栩栩如生。穿过屏风,是宽敞的大厅,摆放着一张张雕花的桌椅,每张桌子上都放置着一盏造型别致的油灯,灯光摇曳,使得整个大厅显得有些朦胧而神秘。
大厅的一侧,有一座木质楼梯蜿蜒而上,扶手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常兰的目光顺着楼梯向上,看到二楼的栏杆上也有着细腻的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