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添新徒(第2页)
然而现在,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有那极端的贫富差距和不公。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能安心读书,大人们能安心劳作。
老常头欣慰地笑了,心中感慨万分:“现在太平盛世,不需要侠盗一枝梅了。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真好啊!” 他知道,自己曾经的冒险生涯已经成为过去,如今这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才是最珍贵的。
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而烧饼铺子里也是一片忙碌而温馨的景象。
准备过新年了,常兰又忙忙碌碌收拾院子,开始准备年货。
她将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又把五彩的窗花仔细贴好,院子里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常兰的脸上沾着些许灰尘,却掩不住她那欢快的笑容。
这时候朱启明来了,他一进院门,就看到常兰忙碌的身影。朱启明快步走到常兰面前,轻轻为她拂去脸上的灰尘,眼中满是温柔与爱意。
“兰儿,辛苦了。”朱启明轻声说道。
常兰抬起头,看着朱启明,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嗔怪道:“你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朱启明握住常兰的手,嘴角上扬:“想给你个惊喜。”
两人相视而笑,甜蜜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朱启明帮着常兰一起收拾院子,在这温馨的忙碌中,彼此的眼神交汇,满满的都是浓情蜜意。
去年在临西镇采买年货太匆忙,今年在京城要好好置办年货。朱启明说道。
常兰笑着应和:“是呀,今年可得仔细些,把该买的都买齐全了。”
朱启明揽过常兰的肩膀:“那咱们一起好好规划规划,定要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两人开始商量着需要购置的物品,朱启明认真地在纸上记录着。
“要多买些红纸,写春联用。”常兰说道。
“还有烟花爆竹,不能少。”朱启明补充道。
“新衣服也要准备,给大家都做一身新的。”常兰眼睛亮晶晶的。
朱启明点头:“对,再买些孩子们喜欢的玩具。”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对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了期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南北有差异吧!我带你去街上看看,朱启明拉着常兰上街,赵逸风跟着。
街上已经年味十足了,人群熙熙攘攘,喧闹声不绝于耳。常兰刚踏入这热闹的街道,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道路两旁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一眼望不到头。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新春交响曲。
“快来尝尝刚出锅的热包子哟!”“新鲜的糖葫芦,又甜又脆!”......各种叫卖声充斥在耳边。
常兰好奇地张望着,她看到北方的摊位上,堆积如山的馒头、花卷散发着腾腾热气,那一个个饱满的年糕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美好。腌制的猪肉、羊肉色泽诱人,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红枣、核桃等干果被整齐地码放在箩筐里,颗颗饱满。这边的窗花以大红的纸张为底,上面剪刻着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有龙凤呈祥、花开富贵,还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故事,活灵活现。门笺则是五彩斑斓,随风飘动,如同舞动的彩带。
“启明,你看这窗花,剪得多精巧啊!”常兰兴奋地说道。
朱启明微笑着回应:“喜欢的话,咱们多买一些回去贴。”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个饺子摊前。常兰好奇地凑过去,看着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饺子,形状饱满,宛如金元宝。
“这饺子看着真不错!”常兰忍不住说道。
摊主热情地介绍:“姑娘,这饺子可是咱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团圆和吉祥!”
常兰点点头,眼中满是新奇:“原来如此,我们那儿过年可不吃这个。”
朱启明在一旁笑着说:“兰儿,今年咱们也多买点饺子,尝尝这北方的年味儿。”
常兰欣然应允,继续兴致勃勃地打量着。
忽然,一阵香甜的味道飘来,常兰顺着味道望去,原来是一家卖年糕的铺子。
“哇,这年糕看起来好好吃啊!”常兰说道。
朱启明立刻买了一块递给她:“尝尝看。”
常兰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的口感让她陶醉其中:“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