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双色液体项圈(第3页)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嘣——
 




    第一次爆.炸案发生了。
 




    这是一次预料之外的爆.炸案,独特的火焰颜色为接下来的连环案件染上特殊的底色。人们相信,这是普拉米亚犯下的罪行。
 




    嫌疑被暂时洗清了。官方将注意力放在了外籍出入境调查上。
 




    模仿犯罪者更加有恃无恐,这个拥有着模仿情节的人开始了自己的完整计划——展示给全世界自己的天赋和艺术。
 




    能够制造出这种粉紫色火焰的人不只有普拉米亚一人!
 




    犯罪学习不仅是在社会生活中不同交往的结果,更是学习个体选择与同化的过程。
 




    换句话说,犯罪者选择了普拉米亚进行犯罪学习,ta就会渴望获得到被模仿者的回应。
 




    空山深呼吸了一口气。终于要来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说辞。
 




    “……我意识到第一爆.炸现场的信息含量远大于其他现场,利用空闲时间自愿前往调查。很可惜我一无所获。我只好暂时将案件放在一边,驱车来到警视厅参加会议。
 




    就在路上,我收到了一条消息,发件者声称拥有宾馆内的人员登记表,希望转交给我。”
 




    “然后你就独自一人去面见了这个……神秘人?”记录的警员忍不住反问:“为什么你不带上其他同事呢?”
 




    “短信上清楚写着呢。害怕被报复,害怕有黑警……什么的。只准我一个人去取登记表。”
 




    “这仍然说不通,我不相信你没有看出来这是一个陷阱。再说了,就是拿到了登记表,得到的也很可能是炸.弹犯的假驾照。”
 




    “我们没有时间了。”空山手指交叠。
 




    “什么?”质问的警员怀疑自己听错了。
 




    “连环案件的困难点就在此。只有犯罪者犯下更多的案件,警方才能得到新的线索。得到的线索越多,案件越清晰,死去的受害人就越多。”
 




    空山努力解释给两人听:“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没时间给我们等待新的线索了。
 




    我决定主动出击!”
 




    两名警员面面相觑,他们艰难地发出声音:“所以,你独自前往了一个很有可能是陷阱的地方……被抓住带上了项圈炸.弹?”
 




    “是的。”空山抿唇:“可能是我被打晕后意识不清吧……没有什么参考意见,很有可能是我的幻觉。”
 




    “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蜻蜓给我带上了项.圈炸弹。”
 




    警察厅的某暗室内,一名男子调整着耳机。
 




    他的面前是一台打开的电脑,正在播放一段录音音频。他往前调了一段进度条,耳机内再次传来少女不确定的声音。
 




    “没有什么参考意见,很有可能是我的幻觉……我好像看见了一只蜻蜓给我带上了项圈炸.弹。”
 




    电脑微弱的蓝光照亮了他的一部分脸——小麦色的下巴绷紧,金黄色的发丝贴在脸颊上。
 




    他重复道:“蜻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