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回目为“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此回围绕大观园中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一事展开。王夫人处的玫瑰露失窃,而柳五儿因携带茯苓霜和玫瑰露被误认为是贼,被关了起来。实际上,玫瑰露是赵姨娘唆使彩云偷给贾环的,五儿是冤枉的。宝玉出于善良和“投鼠忌器”的考虑,主动承担责任瞒赃;平儿则凭借智慧深入调查,最终揭示真相,妥善处理了此事。
这一回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进一步展现了贾府内部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也凸显了宝玉的善良、平儿的公正智慧等人物性格特点,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深化了《红楼梦》对人性、制度等方面的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起因
1.大观园的管理与秩序
大观园作为贾府的重要园林,其管理体系较为复杂且细致。园中有专门负责不同事务的婆子和丫鬟,如负责花草树木养护的、掌管厨房膳食的、看守各处门户的等,分工明确,各有职责。日常秩序方面,众人生活作息规律,主子们在园中吟诗作画、谈天说地,丫鬟婆子们各司其职,维持着园子的正常运转。
然而,这种看似有序的管理环境下,却容易引发一些问题。由于人员众多,管理层次复杂,难免会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情况。比如在物品管理上,可能会因为交接不明确而导致物品丢失或损坏。而且,园中的主子们身份尊贵,丫鬟婆子们为了讨好主子,可能会在执行任务时有所偏袒,破坏公平原则。此外,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容易滋生矛盾和纷争,一些小的摩擦可能会逐渐升级为大的冲突,影响整个园子的和谐与稳定。
2.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事件
在大观园看似平静的日常中,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丢失事件打破了这份宁静。玫瑰露是珍贵之物,香气馥郁,茯苓霜则是滋补佳品,二者都存放在怡红院。
事情的发现源于柳家的女儿柳五儿。五儿一直向往能进入怡红院当差,这日她怀揣着母亲给的茯苓霜,准备送给怡红院的芳官。当她提着一小包茯苓霜,趁着月色进入园子时,被林之孝家的撞见。林之孝家的本就对园中的闲杂人等管理严格,见五儿形迹可疑,便起了疑心,对她进行盘查。
与此同时,怡红院这边发现玫瑰露少了一罐子。袭人等丫鬟们先是一惊,随后开始仔细寻找,却毫无踪迹。大家都十分诧异,毕竟怡红院向来管理严谨,物品摆放有序,这玫瑰露凭空消失实在奇怪。众人开始猜测,是有外人潜入,还是内部有人所为。
而柳五儿这边,林之孝家的在她身上搜出了茯苓霜,又得知她正要去怡红院,便认定她与玫瑰露丢失一事有关。五儿吓得脸色苍白,急忙解释这茯苓霜是母亲从芳官那里得来的,与玫瑰露丢失无关。但林之孝家的哪里肯信,直接将她扣押起来,准备审问。
消息很快在园中传开,众人议论纷纷。赵姨娘听闻此事,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这是个可以生事的机会。而怡红院的宝玉得知五儿被冤枉,心中十分不忍,他深知五儿的为人,觉得此事必有蹊跷。袭人等丫鬟们也为五儿着急,四处打听消息,希望能查明真相,还五儿一个清白。整个大观园因为这玫瑰露和茯苓霜的丢失事件,陷入了一片紧张和猜疑的氛围之中。
二、主要人物分析
1.贾宝玉:投鼠忌器的善良
贾宝玉在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事件中“瞒赃”的行为,充分展现出他善良、体贴关爱女性和平等待人的性格特点。
当得知柳五儿被冤枉时,贾宝玉内心十分不忍。他深知柳五儿单纯善良,断不会做出偷东西之事。在他的观念里,女儿家都是水做的骨肉,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他不忍心看到柳五儿蒙冤受屈。这种善良并非是一时的怜悯,而是他一贯的处世态度。他平日里就对身边的丫鬟们关怀备至,尊重她们的想法和感受,与她们平等相处。
贾宝玉的“瞒赃”行为,也是他体贴关爱女性的体现。他知道此事一旦深究下去,不仅柳五儿会受到严惩,背后可能还会牵扯出更多的人,尤其是彩云。彩云偷玫瑰露是受赵姨娘唆使,若事情败露,彩云的名声和前途都会毁于一旦。贾宝玉不忍心看到彩云陷入困境,更不想让这些女儿家因为一点小事而遭受折磨。他主动承担责任,说玫瑰露是自己要的,让彩云免受责罚。这种体贴入微的关怀,体现出他对女性的呵护和关爱。
同时,贾宝玉的“瞒赃”还体现了他平等待人的性格特点。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环境中,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子就高高在上,而是把丫鬟们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他愿意为了柳五儿和彩云这样地位低下的丫鬟承担责任,说明他不看重身份和地位的差异,只在乎人的品质和情感。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不应该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然而,在处理此事时,贾宝玉也有着无奈和无力感。他虽然善良、关爱女性,但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面前,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无法改变整个贾府的风气和规则,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身边的人。他知道自己的“瞒赃”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他又别无选择。他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正义和公平,去保护那些他所关心的人。这种无奈和无力感,也让我们看到了贾宝玉性格中脆弱的一面,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善良的难能可贵。
2.平儿:判冤决狱的智慧与公正
平儿在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这一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了宽宏大度、识大体、顾大局、善待人以及聪明机灵的性格特征。
当林之孝家的将柳五儿扣押并认定她是偷玫瑰露的嫌疑人后,平儿并没有盲目地听从林之孝家的判断,而是决定亲自展开调查。她深知在贾府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一件小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不能轻易下结论。她先是与袭人交流,从袭人那里了解到怡红院物品管理的情况以及众人对这件事的看法。接着,她又找到芳官,询问茯苓霜的来历。芳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诉了平儿,这让平儿对案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调查过程中,平儿展现出了聪明机灵的一面。她没有直接去质问彩云,而是旁敲侧击地从其他丫鬟口中了解情况。她发现彩云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十分紧张,眼神闪躲,这让她更加怀疑彩云与玫瑰露丢失有关。但平儿并没有急于揭露真相,而是继续收集证据,等待合适的时机。
平儿的决策依据不仅仅是证据,更重要的是她对贾府大局的考虑。她知道如果将此事闹大,不仅会让赵姨娘和探春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还会影响到贾府的内部团结。而且,她也不忍心看到彩云因为一时的糊涂而受到严惩,更不想让柳五儿这样无辜的人蒙冤。所以,她决定采取一种折中的处理方式。
平儿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她的宽宏大度和善待人。她找到彩云,委婉地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告诉她自己已经知道了真相。彩云见事情败露,羞愧不已,承认了自己偷玫瑰露的事实。平儿并没有过多地责备彩云,而是安慰她,让她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同时,平儿也决定不将此事告诉王熙凤,以免王熙凤大发雷霆,对彩云和柳五儿进行严厉的处罚。
为了给林之孝家的一个交代,平儿让宝玉承担了“偷”玫瑰露的责任。她知道宝玉心地善良,一定会愿意为了保护彩云和柳五儿而做出这样的牺牲。这样一来,既保护了彩云和柳五儿,又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风波。
平儿还劝说王熙凤放手,不要再追究此事。她向王熙凤分析了其中的利弊,指出如果继续追究下去,不仅会让贾府的丑事外扬,还会让探春等主子们脸上无光。王熙凤听了平儿的话,觉得有道理,最终决定不再追究。
平儿在处理这起案件的过程中,始终以大局为重,既维护了贾府的稳定和团结,又保护了无辜的人。她的智慧和公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稳重、善良的女性形象。她的处理方式,也为我们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问题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3.彩云:复杂的人性展现
彩云偷玫瑰露这一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心理。彩云是赵姨娘的丫鬟,赵姨娘在贾府地位不高,且心胸狭隘、爱挑事,她唆使彩云去偷玫瑰露,主要是为了在贾府中争一口气,显示自己的能耐。彩云长期在赵姨娘身边伺候,对她多少有些忠心,加上赵姨娘的软磨硬泡和威逼利诱,彩云最终没能抵挡住压力,选择听从赵姨娘的安排。
从彩云自身的心理来看,她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和挣扎。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环境中,她作为一个丫鬟,地位低下,没有太多的自主权。她深知偷东西是不对的,但又不敢违抗赵姨娘的命令,害怕得罪了赵姨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她或许也抱着一丝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不会被人发现。
当事情逐渐败露,彩云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她复杂的人性。她有着羞恶之心,在平儿委婉地指出她的错误后,彩云羞愧不已,满脸通红,不敢直视平儿的眼睛。她深知自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内心充满了愧疚和自责。这种羞恶之心表明她并非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她对自己的错误有着清醒的认识。
彩云还表现出了正直专一的一面。当平儿询问她时,她没有推诿责任,而是勇敢地承认了自己偷玫瑰露的事实。她没有为了逃避惩罚而诬陷他人,也没有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这种正直的品质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而且,她对赵姨娘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忠诚,即使事情败露,她也没有将赵姨娘供出来,体现了她的专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外,彩云通情达理。她明白平儿的苦心,也知道这件事如果闹大,会给贾府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她听从平儿的安排,愿意接受平儿的处理方式,不再为这件事纠缠。她的通情达理让事情能够顺利解决,避免了一场更大的风波。
彩云偷玫瑰露以及事情败露后的种种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她复杂的人性。她既有因无奈和压力而犯错的一面,又有着羞恶之心、正直专一和通情达理的闪光点。她的形象是立体的、真实的,反映了《红楼梦》中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4.柳五儿:无辜的受害者
柳五儿本是个怀揣着美好憧憬的少女,却在玫瑰露和茯苓霜丢失事件中,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五儿一直向往能进入怡红院当差,觉得那是个好地方。这日,她带着母亲给的茯苓霜,满心欢喜地准备送给怡红院的芳官。然而,命运却在此时跟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当她趁着月色进入园子时,被林之孝家的撞见。林之孝家的见她形迹可疑,又在她身上搜出茯苓霜,而此时怡红院正好丢了玫瑰露,便不由分说地认定她与玫瑰露丢失一事有关,将她扣押起来。
柳五儿的处境十分可怜。她只是一个普通丫鬟的女儿,在贾府地位卑微,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的能力和机会。面对林之孝家的强硬态度,她吓得脸色苍白,只能慌乱地解释茯苓霜的来历,可又有谁肯相信她呢?她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在这场风波中孤立无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柳五儿单纯善良的性格特点。她一心想着能进入怡红院当差,对人真诚,才会带着茯苓霜去送给芳官。她没有丝毫的坏心眼,更不会去偷东西。她的单纯让她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冤枉时,显得那么无助和不知所措。
这件事对柳五儿的影响极大。她原本美好的憧憬被彻底打破,心灵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她不仅失去了进入怡红院当差的机会,还背负上了小偷的罪名,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她的名誉受损,未来的生活也变得黯淡无光。而且,这件事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了贾府的黑暗和残酷,她明白了在这个地方,一个小小的误会就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5.赵姨娘:事件背后的推手
赵姨娘唆使彩云偷玫瑰露,其动机和目的与她在贾府的处境和性格密切相关。赵姨娘在贾府地位低下,虽是贾政的妾室,但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她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满,总想找机会证明自己的存在,提升自己的地位。
玫瑰露是怡红院的珍贵之物,赵姨娘唆使彩云去偷,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让别人知道她也有办法拿到好东西;另一方面,她想借此制造事端,扰乱贾府的秩序,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她认为这样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让自己在贾府中更有存在感。
赵姨娘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自私、狭隘、爱挑事是她的主要特征。她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她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教唆他人犯错。她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一旦看到别人有什么好东西,就会心生嫉妒,想方设法去破坏。她还喜欢挑事,经常在贾府中制造矛盾和纷争,搞得大家不得安宁。
在贾府中,赵姨娘的地位尴尬。她虽是主子,但却没有主子的威严和权力,丫鬟婆子们对她也不尊重。她的儿子贾环和女儿探春,也因为她的行为而感到羞耻,与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她的存在不仅没有为贾府带来和谐,反而成为了贾府内部矛盾的导火索。她的行为和性格,对周围的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她在贾府中更加孤立无援。
赵姨娘唆使彩云偷玫瑰露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她的自私、狭隘和爱挑事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她在贾府中尴尬的地位和微不足道的影响。她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别人,也让自己陷入了更加不利的境地。
三、情节发展与转折
1.林之孝家的介入与初步判断
林之孝家的在大观园中负责管理园中的闲杂人等,一向以严格着称。当她撞见柳五儿趁着月色提着一小包茯苓霜进入园子时,立刻觉得其形迹可疑。她没有丝毫犹豫,马上上前对柳五儿进行盘查。
林之孝家的态度强硬且不容置疑,在得知柳五儿要去怡红院,又在她身上搜出茯苓霜后,便初步判断柳五儿与怡红院丢失的玫瑰露一事有关。她根本不听柳五儿的解释,认定这就是证据确凿的盗窃行为,直接将柳五儿扣押起来,准备进行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