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一、回目概述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回目名称精准概括了本回的两大关键情节。“痴丫头误拾绣春囊”,痴丫头即傻大姐,她在园中无意间捡到绣有男女交合图案的春囊,这一物件落入邢夫人手中后,引发了一系列轩然大波,成为后续情节发展的重要导火索。“懦小姐不问累金凤”,懦小姐指迎春,她的累金凤被乳母偷去赌博,面对此事,迎春却表现得极为懦弱,不闻不问,任由事态发展。

 本回主要情节丰富多样。先是宝玉听闻父亲要考校学问,紧张得挑灯夜读,丫鬟们还想出盗案来搪塞;接着贾母因赌博之事大发雷霆,开始查赌;而后傻大姐拾到绣春囊,邢夫人借此训斥贾琏、凤姐不照顾迎春;最后着重描写了累金凤被偷事件,凸显了迎春的懦弱性格,直到探春出面,请来平儿才平息了事端。

 二、情节梳理与分析

 1.宝玉夜读风波

 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宝玉夜读风波是一段饶有趣味且极具深意的情节。故事起始于赵姨娘房里的小丫鬟小鹊慌慌张张跑来怡红院报信,告知宝玉赵姨娘在贾政面前说了他的坏话,让他小心次日贾政的考问。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宝玉陷入了极度的紧张与慌乱之中。

 宝玉听闻后,恰似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登时四肢五内皆不自在。他深知自己平素对为科考而写的八股文深恶痛绝,学业上更是疏懒,此时面对可能的考问,内心充满了焦虑与恐惧。他开始仔细盘算自己的学业状况,发现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下本《孟子》更是大半遗忘,至于古文,这几年读过的几十篇文章,连半篇片语都未曾温习,根本无法应对贾政的盘考。这种慌乱无措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宝玉对学业的懈怠以及面对压力时的手足无措。

 为了应对次日的考问,宝玉决定临时抱佛脚,连夜温习功课。这一决定不仅让他自己陷入了紧张的学习状态,也连累了一房的丫鬟们。袭人、麝月、晴雯等大丫鬟在旁剪烛斟茶,尽心伺候;而那些小丫鬟们则困眼朦胧,前仰后合。晴雯见状,忍不住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丫鬟们对宝玉的夜读既无奈又尽责,而晴雯的直率性格也展露无遗。

 就在宝玉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之时,金星玻璃从后房门跑进来,大喊有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众人听闻,忙四处寻找。晴雯趁机想出一计,让宝玉装病,只说被吓着了。宝玉本就对读书心生厌烦,自然乐意配合,故意闹得众人皆知自己被吓着了。这一情节既展现了晴雯的机灵聪慧,也体现了宝玉对逃避学业的渴望。

 宝玉夜读风波这一情节,不仅生动地刻画了宝玉面对学业压力时的紧张、慌乱和逃避心理,也展现了丫鬟们在这一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同时,这一情节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府中青少年的学业状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为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贾母查赌事件

 贾母查赌事件是《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的重要情节,这一事件的起因源于宝玉夜读风波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时,丫鬟惊呼有人跳墙,引发了贾府众人的恐慌,进而引出了对大观园安全问题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探春勇敢地站出来,向贾母举报了园内有人开设赌局的情况,这成为了贾母查赌的直接起因。

 贾母得知此事后,顿时发怒,她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赌博的问题,更反映出贾府管理的混乱和风气的败坏。于是,她立即下令彻查赌博之事,严惩开赌场的人。在贾母的威严下,林之孝家的等下人不敢徇私,经过一番调查,查出了三个为首的大头家,其中一个是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一个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还有一个便是迎春的乳母。

 查赌的过程可谓是雷厉风行。贾母的命令一下达,贾府上下便迅速行动起来。林之孝家的等下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四处打听,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赌博的规模之大、涉及人员之广,甚至有头家局主,赌注从三十吊到三百吊不等。这一发现让贾母更加愤怒,她决心要彻底整顿贾府的风气。

 查赌的结果是三个大头家受到了严惩。迎春的乳母被贾母开除了工作籍,其他两个大头家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同时,贾母还对参与赌博的其他人进行了警告和教育,希望他们能够改过自新。这一结果表明了贾母整顿贾府风气的决心,也让贾府众人看到了她的威严。

 贾母查赌事件背后反映出了贾府管理的诸多问题。首先,贾府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有人能够轻易地跳墙进入大观园,说明园内的防卫措施形同虚设。这不仅威胁到了贾府众人的安全,也反映出贾府管理的疏忽。其次,贾府的风气日益败坏。赌博之风在园内盛行,说明贾府的道德规范已经失去了约束力。这不仅影响了贾府的声誉,也反映出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最后,贾府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从查赌事件可以看出,贾府的下人在执行任务时存在徇私舞弊的现象。林之孝家的两姨亲家参与赌博,她却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这说明贾府的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无法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下人。

 贾母查赌事件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情节。它不仅展现了贾母的威严和果断,也反映出了贾府管理的混乱和风气的败坏。这一事件为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中的贾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的衰落和灭亡的必然性。

 3.绣春囊引发的波澜

 绣春囊的出现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绣春囊的出现颇具戏剧性。邢夫人在大观园中偶然撞见傻大姐拾到绣春囊,这一物品的出现让邢夫人十分罕异。绣春囊作为一种带有情色意味的物品,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中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禁忌。邢夫人将其塞在袖内,揣摩此物从何而至,且不形于色,这一细节展现了她的心思缜密和善于谋划。

 绣春囊的出现首先引发了邢夫人与王熙凤之间的矛盾。邢夫人认为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没有管理好贾府的风气,导致绣春囊这样的物品出现在大观园中。她借此机会训斥王熙凤,骂琏、凤赫赫扬扬,不瞻顾她的妹妹迎春。这一矛盾不仅体现了邢夫人与王熙凤之间的婆媳矛盾,也反映了贾府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

 绣春囊的出现还引发了贾府内部的大搜查。邢夫人将绣春囊交给王善保家的,让她转交给王夫人。王夫人看到绣春囊后,大为震惊和愤怒,她认为这是贾府内部道德败坏的表现,决定对大观园进行抄检。抄检大观园这一情节是《红楼梦》中的重要情节之一,它不仅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

 在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探春在抄检时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她认为抄检大观园是自相残杀的行为,是贾府衰败的预兆。她的言行举止展现了她的精明能干和有正义感、有担当的性格特征。而迎春则依然表现出她的懦弱和麻木,面对抄检,她无动于衷,继续看她的《太上感应篇》。

 绣春囊的出现也为小说的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抄检大观园这一事件导致了晴雯等丫鬟的被逐,加速了贾府的衰败。晴雯作为贾宝玉身边的重要丫鬟,她的被逐对贾宝玉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让他对贾府的未来感到更加绝望。同时,绣春囊的出现也引发了读者对封建礼教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绣春囊在小说情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引发贾府内部矛盾和斗争的导火索,也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绣春囊这一物品,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腐朽,以及人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扭曲和压抑。绣春囊的出现让《红楼梦》的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也让读者对小说中的人物和社会背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累金凤事件剖析

 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累金凤被偷事件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情节,它不仅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更深刻地刻画了迎春的性格特点。

 累金凤是一种用金线连成的珍贵头饰品,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都有。然而,迎春的累金凤却被她的乳母偷去赌博。这一事件的起因与当时贾府内部赌博之风盛行密切相关。迎春的乳母带头参与赌博,为了获取赌资,竟不顾主仆情谊,偷走了迎春的累金凤。

 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迎春的丫鬟绣桔首先发现了累金凤被偷的事情。她对迎春的懦弱态度感到不满,批评迎春不问此事。绣桔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迎春的关心和对乳母行为的愤怒,她希望迎春能够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迎春却表现得十分淡然,她继续在一旁看《太上感应篇》,仿佛对周围的争吵充耳不闻。

 迎春乳母的儿媳王住儿媳妇得知此事后,来到迎春处求迎春讨情。她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婆婆的错误,反而撒泼耍赖,甚至诬说迎春欠钱。面对王住儿媳妇的无理取闹,迎春依然选择了忍让,她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对王住儿媳妇的行为进行指责。

 迎春的这种态度和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她懦弱的性格特点。她认为人生有太多是非,自己无法处理,也懒得去管。她觉得“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这种消极的想法使她在面对问题时选择了逃避。她对《太上感应篇》的痴迷,也反映出她试图通过宗教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而不愿意面对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

 与迎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探春。当王住儿媳妇撒泼时,探春及时赶到,她质问王住儿媳妇,展现出了她的精明能干和有正义感。探春的出现,让王住儿媳妇的嚣张气焰得到了遏制。随后,平儿也来到了现场,她训斥了王住儿媳妇,维护了迎春的尊严。

 累金凤被偷事件背后,反映出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道德风气的败坏。乳母作为贾府的下人,本应遵守主仆之道,却做出了偷取主人财物的行为,这说明贾府的下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同时,王住儿媳妇的撒泼耍赖也反映出贾府内部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矛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累金凤被偷事件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情节。它通过迎春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现了她懦弱的性格特点,也反映出了贾府内部的管理问题和道德风气的败坏。这一事件为我们深入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三、人物形象塑造

 1.懦弱的迎春

 在《红楼梦》第七十三回中,迎春的懦弱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通过累金凤事件,让读者对她的性格特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累金凤被偷事件是迎春懦弱性格的典型体现。累金凤是用金线连成的珍贵头饰品,然而迎春的乳母却将其偷去赌博。迎春的丫鬟绣桔发现此事后,对迎春的不作为感到十分不满,直言批评她不问此事。绣桔的愤怒不仅源于对乳母行为的不齿,更在于对迎春懦弱态度的无奈。但迎春对此却表现得极为淡然,依旧沉浸在《太上感应篇》中,仿佛周围的一切与她无关。这种对自身权益被侵犯的漠视,充分展现了她懦弱的一面。

 迎春乳母的儿媳王住儿媳妇得知事情败露后,来到迎春处求讨情。她不仅没有丝毫愧疚之意,反而撒泼耍赖,甚至诬说迎春欠钱。面对如此无理取闹的行为,迎春依然选择了沉默和忍让。她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对王住儿媳妇的恶行进行指责,只是一味地逃避冲突。这种处理方式,进一步凸显了她性格中的懦弱和胆小怕事。

 迎春的懦弱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家庭环境来看,她虽是贾府二小姐,但在贾府中地位并不突出。她的父亲贾赦为人荒淫无道,母亲早逝,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迎春逐渐形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她深知自己在家庭中的处境,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从个人经历方面分析,迎春在贾府中经历了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她从未尝试过反抗。长期的压抑和挫折,让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她认为人生充满了是非,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也懒得去管。这种消极的人生观,使得她在面对问题时总是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