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十二丫环(第2页)
四岁那年元宵,香菱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从此,她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黑暗。被拐后的香菱,在拐子的打骂和折磨下长大,失去了原本的天真和快乐。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怨天尤人,反而养成了温柔隐忍的性格。
长大后的香菱,被卖给金陵公子冯渊,本以为苦尽甘来,却又被薛蟠抢了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香菱没有反抗,而是默默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进入薛家后,成为了薛蟠的妾室,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她依然温柔善良,与人为善。她虚心向薛宝钗和林黛玉学习诗词,展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香菱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好转。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是一个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的人,她容不下香菱的温柔善良和才华,对香菱百般刁难和折磨。面对夏金桂的欺负,香菱选择了隐忍,她不想与夏金桂发生冲突,只想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她的隐忍并没有换来夏金桂的怜悯,反而让夏金桂变本加厉。夏金桂甚至想要毒害香菱,结果却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
香菱的命运在高鹗所编的后四十回中,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薛蟠出狱后,香菱虽然被扶正,但却难产生下一子后死去。她短暂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不幸。她的温柔隐忍,在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力和渺小。
香菱的命运是封建社会众多女性命运的缩影。她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她的温柔隐忍,既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悲哀。她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苦难中默默承受。香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无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9.金钏:直率天真,含冤而死
在《红楼梦》的丫鬟群体中,金钏以直率天真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她含冤跳井的悲剧结局,更让人感到无比痛心。
金钏是王夫人房里的大丫鬟,她为人直率,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在与宝玉的相处中,她的直率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宝玉和她调笑,她半开玩笑地让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的事,这种毫无顾忌的言语,尽显她的直率。她天真地以为,与宝玉之间的这种玩笑是无伤大雅的,却没有意识到在封建礼教森严的贾府,这样的言行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钏的天真还体现在她对生活的态度上。她没有过多的心机和算计,只是单纯地过着自己的丫鬟生活。她以为自己在王夫人身边伺候多年,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然而,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王夫人认为金钏教坏了宝玉,在盛怒之下打了她一巴掌,并要将她撵出去。金钏苦苦哀求,却无济于事。她无法承受这样的羞辱和打击,最终含冤跳井自尽。她的死,是封建礼教压迫下的悲剧。她的直率天真在封建制度面前显得那么脆弱,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金钏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社会的悲剧。她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女性的迫害。她的直率天真本应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却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成为了她的致命弱点。金钏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冷酷和无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社会的自由和平等。
10.司棋:大胆热烈,敢爱敢恨
在《红楼梦》的丫鬟群像里,司棋恰似一团炽热的火焰,以大胆热烈、敢爱敢恨的性格,在封建礼教的压抑下,燃烧出一段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她是贾迎春的丫头,身材高大丰壮,性格中带着一股泼辣与果敢。
司棋对爱情的追求大胆而热烈。她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这种自由恋爱是不被允许的。但司棋毫不畏惧,她勇敢地冲破了世俗的枷锁,与潘又安私定终身。他们在大观园的幽径中幽会,互诉衷肠,全然不顾周围可能存在的风险。司棋的这份大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她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司棋敢爱敢恨的性格在面对爱情的挫折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当他们的偷情被发现后,司棋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她没有像一般女子那样惊慌失措,而是坦然地面对一切。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仿佛在告诉所有人,她对潘又安的爱是坚定不移的。即使面临着被撵出贾府的命运,她也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然而,命运对司棋是残酷的。她被撵出贾府后,潘又安起初因害怕而逃走。但司棋并没有因此而怨恨他,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爱情。当潘又安回来找她时,她满心欢喜,以为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但此时,她的家族却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对她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司棋没有屈服于家族的压力,她再次展现出了敢爱敢恨的一面。她坚决地表示,非潘又安不嫁,否则宁愿一死。
最终,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司棋和潘又安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他们双双殉情,司棋一头撞死在墙上,潘又安见状,也用小刀自刎。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抗议,也是对自由爱情的最后坚守。司棋的大胆热烈、敢爱敢恨,让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她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却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封建社会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
11.抱琴:低调本分,随主入宫
抱琴在《红楼梦》的丫鬟群体中,宛如一颗默默发光的星辰,以低调本分的性格,在贾元春身边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作为贾元春的贴身丫鬟,自小便与元春一同在贾府长大,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始终保持着低调的行事风格。
抱琴做事本分,尽心尽力地伺候元春。她不会像一些丫鬟那样争强好胜、出风头,而是默默地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在元春的生活中,她细心周到地照顾着每一个细节,让元春能够安心生活。她深知元春在贾府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元春的形象,所以总是谨言慎行,从不惹是生非。
后来,元春晋封贤德妃,抱琴随其一同入宫。在宫中复杂的环境中,抱琴依然保持着低调本分的作风。她深知宫中规矩森严,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灾祸,所以更加小心翼翼地行事。她陪伴在元春身边,见证了元春在宫中的荣耀与无奈。虽然书中对抱琴的描写不多,但她低调本分的形象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十二丫鬟与主要人物的关系
1.与贾宝玉的关系
在《红楼梦》中,晴雯、麝月、袭人、碧痕等丫鬟与贾宝玉之间有着复杂而深厚的情感联系,他们的主仆情和情感纠葛构成了书中丰富多彩的情节。
晴雯与宝玉的关系最为特殊。她虽是宝玉的丫鬟,但两人之间的感情超越了主仆。晴雯聪明伶俐、心比天高,她对宝玉的感情真挚而纯粹。在怡红院,她与宝玉相处得十分随意,常常与宝玉拌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情谊。病补雀金裘这一情节,充分展现了她对宝玉的关心和忠诚。当时宝玉的雀金裘被烧破,晴雯不顾自己病重,连夜将其补好,可见她对宝玉的感情之深。而宝玉对晴雯也极为看重,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园子后,宝玉偷偷前去探望,在她死后,还作了《芙蓉女儿诔》来寄托哀思。他们之间的感情,既有主仆之间的依赖,又有知己之间的惺惺相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麝月与宝玉则是一种沉稳而长久的陪伴关系。麝月性格沉稳守分,她默默地陪伴在宝玉身边,见证了宝玉的成长和贾府的兴衰。在怡红院的日常生活中,麝月总是尽心尽力地伺候宝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宝玉遇到烦恼时,她虽不善言辞,但会用行动给予安慰和支持。在高鹗续书的后40回中,麝月成为了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即便宝玉最终出家为僧,她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本分,完成了自己作为丫鬟的使命。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温暖。
袭人是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她与宝玉的关系既有主仆情,又有情感纠葛。袭人温柔和顺、贤良世故,她一心为宝玉着想,希望宝玉能够走上正途。她常常劝诫宝玉要好好学习,结交有学问、有品行的人。她与宝玉曾有过“偷试云雨情”,这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她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宝玉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和宝玉的未来,讨好王夫人,建议让宝玉搬出园子。她的这些行为,虽然是出于对宝玉的关心,但也引起了宝玉的反感。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之间的主仆情依然深厚,袭人最终嫁给蒋玉菡,也是宝玉所希望看到的。
碧痕与宝玉的关系相对较为普通,但也有着自己的特点。碧痕牙尖嘴利、心气较高,她渴望在宝玉身边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在伺候宝玉洗澡时,她与其他丫鬟嬉戏打闹,花费了很长时间,这或许也是她想引起宝玉注意的一种方式。虽然书中对她与宝玉的关系描写不多,但可以看出她对宝玉也有着一定的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更多地体现在对自身地位和待遇的追求上。
晴雯、麝月、袭人、碧痕等丫鬟与贾宝玉之间的主仆情和情感纠葛,丰富了《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世界,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2.与贾母的关系
在《红楼梦》里,鸳鸯与贾母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而其他丫鬟也与贾母存在着间接关联。
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深受贾母的信任与倚重,堪称贾母的左膀右臂。贾母平日生活中的大小事务,都离不开鸳鸯的操持。贾母玩牌时,鸳鸯在旁出谋划策;摆宴时,她入座充当令官。她对贾母的喜好和习惯了如指掌,能将贾母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贾母也对鸳鸯极为依赖,视她为最贴心的人。这种亲密关系不仅源于鸳鸯的能干,更在于她的忠诚和善良。她自尊自重,从不仗势欺人,赢得了贾母的尊重和喜爱。
除鸳鸯外,其他丫鬟与贾母也有间接关联。晴雯原是赖嬷嬷孝敬给贾母的,后被贾母赐予宝玉。贾母看中晴雯模样伶俐,认为她能好好伺候宝玉,可见贾母对晴雯也曾有过关注。袭人最初是在贾母身边伺候,因贾母觉得她心地纯良,才把她派去服侍宝玉。这表明贾母对袭人也有一定的认可。紫鹃原本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鬟,后被派去服侍黛玉。贾母此举是出于对黛玉的关怀,希望紫鹃能好好照顾黛玉,这也体现了紫鹃与贾母之间的间接联系。
鸳鸯与贾母的亲密关系是书中的重要情节,而其他丫鬟与贾母的间接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贾母在贾府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贾府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
3.与王熙凤的关系
在《红楼梦》中,平儿与王熙凤的关系最为紧密,是主仆兼助手的关系。平儿作为王熙凤的陪房丫头,随其嫁入贾府,她聪明伶俐、善良聪慧,成为王熙凤管理贾府事务的得力助手。王熙凤性格泼辣、手段狠辣,在处理府中事务时雷厉风行,但也因此树敌众多。平儿深知王熙凤的脾气和处境,总是在一旁协助她,同时也尽力调和各方矛盾。在王熙凤处理一些棘手问题时,平儿会出谋划策,帮助她妥善解决。例如在处理尤二姐事件中,平儿虽无奈参与其中,但也暗中对尤二姐有所照顾,展现出她善良的一面。她在王熙凤和贾琏之间周旋,维护着家庭的表面和谐,既让王熙凤满意,又尽量不得罪贾琏。
除平儿外,其他丫鬟与王熙凤也有不同程度的交集。司棋是贾迎春的丫头,在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亲自带人搜查,司棋因与表弟潘又安的私情被发现,最终被撵出贾府。这一事件体现了王熙凤的威严和果断。金钏是王夫人房里的丫鬟,她的死虽与王熙凤无直接关联,但王熙凤在贾府的管理风格和地位,间接影响着府中丫鬟们的生活。王熙凤的强势和严厉,让丫鬟们都对她心存敬畏。晴雯、麝月等宝玉房里的丫鬟,也会在一些府中事务中与王熙凤有所接触,感受到她的权威和精明。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她与众多丫鬟的命运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
4.与林黛玉的关系
在《红楼梦》中,雪雁和紫鹃与林黛玉之间有着深厚的主仆深情,她们的陪伴和关怀成为黛玉在贾府生活中重要的情感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雪雁是林黛玉从苏州家里带来的小丫头,自小便陪伴在黛玉身边,宛如黛玉的影子。她单纯稚嫩,对黛玉的忠心坚定不移。在黛玉初进贾府时,雪雁就紧紧跟随,见证了黛玉在这个陌生环境中的孤独与不安。她时刻关注着黛玉的需求,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当黛玉生病时,雪雁焦急万分,守在床边悉心照料,为她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她的这份单纯和忠心,让黛玉在冰冷的贾府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紫鹃则是黛玉在贾府中最信任的人,她们情同姐妹。紫鹃聪慧深情,体贴入微,深知黛玉的心事和担忧。为了黛玉的终身大事,她煞费苦心,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话来试宝玉,以确定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她的这一行为,虽然有些冒险,但却饱含着对黛玉的深情。在日常生活中,紫鹃时刻关注着黛玉的情绪变化,当黛玉伤心落泪时,她会轻声安慰;当黛玉身体不适时,她会精心照料。她就像黛玉的守护神,默默地守护着她,为她排忧解难。
雪雁和紫鹃与林黛玉之间的主仆深情,超越了普通的主仆关系,更像是亲人之间的情感。她们在黛玉孤独无助时给予陪伴,在她伤心难过时给予安慰,成为了黛玉在贾府中最温暖的依靠。她们的存在,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黛玉的悲惨命运和无奈。
四、十二丫鬟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主线情节
在《红楼梦》中,丫鬟们的行为对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的情感线以及贾府兴衰等主线情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宝玉、黛玉、宝钗的情感线方面,丫鬟们的举动犹如催化剂,加速了情感的发展与变化。紫鹃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编造林家要接黛玉回苏州的谎言。宝玉听闻后,痴病大发,这一情节不仅让紫鹃确定了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也让黛玉内心的情感更加明晰。紫鹃的这一行为,使得宝黛之间原本含蓄的感情有了更明确的走向,推动了他们情感线的发展。而袭人则出于对宝玉的关心和自身的世故考量,向王夫人进言,建议让宝玉搬出园子,以免与姐妹们过于亲近而惹出是非。这一建议虽然是为了宝玉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玉与黛玉、宝钗等人的相处模式,使得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
在贾府兴衰的主线情节中,丫鬟们的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晴雯的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她对坠儿偷东西的行为极为愤怒,毫不犹豫地将坠儿撵了出去。这一行为看似只是怡红院中的一件小事,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和矛盾。晴雯的做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也为王夫人后来对怡红院的整治埋下了伏笔。而平儿在王熙凤和贾琏之间周旋,处理府中事务时,虽然尽力维护着家庭的表面和谐,但也无法掩盖贾府内部的腐败和危机。她的善良和聪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却无法改变贾府走向衰败的命运。
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故事,也是推动主线情节的重要因素。他们的偷情被发现后,引发了抄检大观园这一重大事件。抄检大观园不仅暴露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使得贾府的管理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一事件成为了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进程。
丫鬟们的行为还影响了宝玉的成长和性格发展。晴雯、麝月、袭人等丫鬟在宝玉身边的陪伴和影响,使得宝玉对女性有了独特的认识和情感。他们之间的主仆情和情感纠葛,让宝玉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喜怒哀乐,也塑造了他叛逆、多情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与黛玉、宝钗等人的情感关系,以及他在贾府中的行为和选择。
《红楼梦》中的丫鬟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深刻地推动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的情感线以及贾府兴衰等主线情节的发展。她们的故事与主线情节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生活画卷。
2.丰富副线情节
《红楼梦》中丫鬟们自身的故事极大地丰富了书中的副线情节,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立体,展现出封建社会生活的多面性。
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故事是副线情节中的一抹亮色。司棋大胆热烈、敢爱敢恨,她与表弟潘又安相爱,在封建礼教的重重束缚下,勇敢地冲破世俗枷锁,私定终身。他们在大观园的幽径中幽会,互诉衷肠,这份真挚的爱情在压抑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珍贵。然而,他们的偷情被发现后,引发了抄检大观园这一重大事件。抄检大观园不仅暴露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使得司棋和潘又安的爱情面临严峻考验。司棋被撵出贾府后,潘又安起初因害怕而逃走,但司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爱情。当潘又安回来找她时,却遭到家族的反对。最终,他们双双殉情,司棋一头撞死在墙上,潘又安见状也用小刀自刎。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也为书中增添了一份悲壮的色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香菱的命运也是一条重要的副线情节。她原名甄英莲,本是乡绅甄士隐之女,却在四岁时被拐子拐走,从此命运坎坷。长大后的香菱被卖给薛蟠,成为他的妾室。在薛家,她遭受着夏金桂的百般刁难和折磨,但依然温柔隐忍,虚心向薛宝钗和林黛玉学习诗词,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她的诗词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了她的才华和努力,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渴望。香菱的命运起伏,让读者看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遭遇,也为书中增添了一份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