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十二官(第2页)

 芳官、蕊官等“十二官”之间的姐妹情,是《红楼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那个充满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贾府中,她们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这种真挚的情感,不仅让她们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读者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2.异性间的爱情故事

 (5)龄官与贾蔷的爱情

 在《红楼梦》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里,龄官与贾蔷的爱情宛如一颗璀璨却又易碎的明珠,散发着纯真而无奈的光芒。

 龄官,贾家买来唱戏扮小旦的女子,她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戏又唱得极好,宛如一朵遗世独立的花,在贾府的梨园中静静绽放。而贾蔷,虽是贾府的旁支子弟,但也生得风流俊俏,颇具才情。两人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在梨园的舞台上,他们的目光交汇,爱情的种子悄然种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龄官画蔷这一情节,将她对贾蔷的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一日,宝玉在蔷薇架下看到龄官用金簪在地上一连写了几十个“蔷”字,把宝玉都看痴了。此时的龄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满心满眼都是贾蔷。她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对爱人的思念,蔷薇花下,她的身影显得那么孤独而又深情。这一幕,不仅让宝玉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也让读者看到了龄官内心深处那份炽热而又羞涩的情感。

 贾蔷对龄官的爱同样真挚而深沉。为了让龄官高兴,他特花了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名为玉顶儿、会衔旗串戏的小鸟来。然而,龄官见了却并不开心,她对贾蔷说:“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你分明弄了来打趣形容我们……”贾蔷听后,赌神起誓说自己没想到这上头,随即将雀儿放了生。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贾蔷对龄官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他愿意为了龄官的感受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哪怕是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

 他们的爱情纯真而美好,没有世俗的功利和算计,只是单纯地爱着对方。然而,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他们的爱情却充满了无奈。龄官身为戏子,地位低下,而贾蔷虽是贾府子弟,但也受到家族的种种束缚。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朵生长在悬崖边的花,随时都有可能被无情的现实所摧毁。

 戏班解散后,龄官离开贾府,被贾蔷接走。虽然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能否摆脱命运的枷锁,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不得而知。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是《红楼梦》中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也让我们对那个封建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十二官”的命运结局

 1.戏班解散后的归宿

 (6)被遣散的人员

 戏班解散后,宝官、玉官、龄官等被遣散,他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宝官常到怡红院嬉笑玩耍,与宝玉等人有一定接触,戏班解散后,她随干娘出园,单等亲父母接回原籍。可以推测,若其父母尚在且家境有所改善,宝官或许能回到家乡,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凭借在戏班所学的技艺,或许还能在当地的戏曲活动中有所参与。

 玉官饰正旦,戏班解散后愿出园等候父母接回家乡。她与贾府主子们互动较少,对自由和家乡充满向往。若能顺利回到家乡,她可能会嫁人,相夫教子,逐渐淡忘在贾府唱戏的日子。

 龄官与贾蔷相好,戏班解散后,她离开贾府被贾蔷接走。虽然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贾蔷虽是贾府旁支子弟,但家族的束缚和社会的压力可能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他们或许会离开贾府所在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生活,龄官可能会继续唱戏,贾蔷则可能会寻找其他营生维持生计。然而,在那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他们能否过上安稳的生活,仍是未知数。

 (7)留在贾府为丫鬟的人员

 戏班解散后,文官、芳官、蕊官等留在贾府成为丫鬟,她们的生活和遭遇各不相同。

 文官因口齿伶俐,甚得贾母欢心,被贾母留下自使。在贾母身边,文官能得到较好的照顾。贾母喜爱热闹,文官的机灵或许能为贾母的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她可以陪贾母聊天、看戏,在贾母的庇护下,生活相对安稳。此后虽未再出场,但想必在贾母的庇佑下,不会遭受太多的磨难。然而,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贾母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减弱,文官的生活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芳官成为宝玉的丫鬟后,与宝玉相处融洽。但她性格率真、倔强,这也为她带来了不少麻烦。赵姨娘侮辱芳官事件,让王夫人对这些唱戏的女孩子更加不满。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亲自点芳官的名,将她撵出大观园。芳官不甘心再被干娘买卖,便跟水月庵的智通出家去了。在庵堂里,她或许会回忆起在贾府的点点滴滴,有与宝玉等人的欢乐时光,也有与赵姨娘等人的矛盾冲突。但庵堂的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清规戒律的束缚和对未来的迷茫,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蕊官归入宝钗房中后,与宝钗相处较为规矩。她与芳官、藕官相厚,重情重义。王夫人认为“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遂将众女伶逐出大观园。蕊官不愿再受干娘凌辱,与藕官一起跟着尼姑圆心到地藏庵出家。在庵堂里,她与藕官相互陪伴,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境。但庵堂的冷清和寂寞,也让她时常想起在贾府与姐妹们相处的日子。

 藕官成为黛玉的丫鬟后,与黛玉建立了独特的主仆关系。黛玉心思细腻,对藕官的深情或许有着别样的理解。然而,随着黛玉的离世和贾府的变故,藕官也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她不甘心让干娘再度买卖,便与蕊官一起跟地藏庵的圆信出家。在庵堂里,她可能会时常回忆起与菂官、蕊官之间的感情,那些美好的回忆成为她在困境中的一丝慰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茄官成为尤氏的丫鬟后,在尤氏身边生活。尤氏性格温和,茄官本可以有一个相对平稳的生活。但后来王夫人将其他女伶逐出大观园,茄官的结局未可知。或许她也被撵出了贾府,从此流落街头;或许她在尤氏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但生活也不会轻松。

 艾官做了探春的丫头。夏婆子调唆赵姨娘辱打芳官时,她悄悄回了探春,但探春未完全相信她。众女伶被逐出大观园后,她被干娘领出自行聘嫁。在那个封建时代,女子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做主,艾官可能会嫁给一个陌生的男子,从此相夫教子,度过平凡的一生。

 豆官随侍薛宝琴,被宝琴打扮成琴童模样,唤作“豆童”。她活泼可爱,深受大家喜爱。但随着贾府的衰败和薛家的变故,豆官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她可能会随着宝琴离开贾府,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但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葵官成为史湘云的丫鬟后,被史湘云改名为“韦大英”。抄检大观园时,她因不住在大观园,未被撵走,但此后的下落成谜。或许她继续留在史湘云身边,陪伴史湘云度过艰难的时光;或许她也离开了史湘云,独自谋生。

 这些留在贾府为丫鬟的“十二官”,原本以为留在贾府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但随着贾府的衰败,她们的命运也变得坎坷起来。她们在贾府的经历,见证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2.最终的人生走向

 (8)出家为尼的“十二官”

 藕官、芳官、蕊官等选择出家为尼,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内心挣扎。在贾府,她们身为戏子,地位本就低下,遭受了诸多的歧视与欺辱。芳官性格率真倔强,与赵姨娘的冲突让她得罪了不少人,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对唱戏的女孩子极为不满,芳官被撵出大观园,她不甘心再被干娘买卖,在绝望中选择了出家。这一选择看似是逃避现实,实则是她对命运的无奈抗争。

 藕官与菂官、蕊官有着深厚的情感,经历了菂官的离世和贾府的变故,她的内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被王夫人撵出大观园后,她不愿被干娘再度买卖,出家或许能让她在佛门的清净中,缅怀过去的感情,寻求内心的安宁。

 蕊官重情重义,与芳官、藕官感情深厚,看到姐妹们的遭遇,她深知在世俗中已难有容身之地。王夫人将众女伶逐出大观园,她不愿再受干娘凌辱,便与藕官一起出家。

 然而,出家是否是她们真正的归宿,值得探讨。在庵堂里,虽然没有了贾府的勾心斗角和世俗的纷扰,但清规戒律的束缚和对未来的迷茫,让她们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她们曾经在贾府有过欢笑和泪水,有过真挚的情谊,这些回忆不会因为出家而消失。出家只是她们在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并非是她们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她们的青春和梦想在贾府被无情地践踏,出家也只是在黑暗中寻找的一丝微弱的光亮,难以真正治愈她们内心的创伤。

 (9)其他未知命运的“十二官”

 茄官成为尤氏的丫鬟后,本有相对平稳的生活,但王夫人将其他女伶逐出大观园,茄官很可能也未能幸免。以她的性格,或许会默默承受命运的安排,若被撵出贾府,可能会流落街头,为了生存而奔波。在那个封建的社会,女子谋生艰难,她或许会在困苦中逐渐消磨掉自己的意志。

 艾官做了探春的丫头,虽向探春汇报了赵姨娘辱打芳官之事,但未得到完全信任。众女伶被逐出大观园后,她被干娘领出自行聘嫁。在封建时代,女子的婚姻往往不由自己做主,艾官可能会嫁给一个普通人家,相夫教子,度过平凡但可能并不幸福的一生。

 豆官随侍薛宝琴,活泼可爱的她深受大家喜爱。但随着贾府的衰败和薛家的变故,她可能会跟随宝琴离开贾府。在新的环境中,她或许会凭借自己的机灵找到立足之地,但也可能会因为身份的变化而遭受他人的歧视。

 葵官成为史湘云的丫鬟后,抄检大观园时未被撵走,但此后下落成谜。以她的性格,可能会继续留在史湘云身边,陪伴史湘云度过艰难的时光。若史湘云的生活也陷入困境,葵官可能会独自谋生,凭借在戏班所学的技艺,或许能在民间戏曲活动中找到一丝生机。

 五、“十二官”名字的含义与文化象征

 1.名字的字面寓意

 (10)带草字头名字的象征

 在“十二官”中,菂官、藕官、蕊官、茄官、芳官、葵官、豆官、艾官这八官的名字都带有草字头。草字头加一个“官”字是“菅”字,“菅”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荒野之地,平凡且易被忽视,这正象征着“十二官”如草芥般低微的命运。

 她们原本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因家境贫困被卖进贾府唱戏,身份卑微,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贾府,她们虽身处富贵之地,却遭受着他人的歧视和欺辱,如同草芥一般任人践踏。赵姨娘曾说“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可见她们地位之低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菂官早夭,藕官、蕊官、芳官等人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或被撵出大观园,或出家为尼。她们的一生就像荒野中的菅草,在风雨中飘摇,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在困苦中挣扎求生。这些带草字头的名字,深刻地揭示了她们悲惨的命运和无奈的人生。

 (11)其他名字的含义

 琪官、芳官等其他名字也蕴含着丰富的字面寓意和文化内涵。

 琪官,即蒋玉菡,“琪”本义是美玉,常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事物。在古代文化中,美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高贵的身份。蒋玉菡身为忠顺王府的伶人,虽身份低微,但他的性格温和善良,重情重义,如同美玉一般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与贾宝玉的交往,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芳官,“芳”有芳香、美好的意思,寓意着她容貌美丽、性格活泼。芳官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在怡红院的生活中充满了活力。她的名字也暗示了她如同芬芳的花朵一般,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欢乐和美好。然而,在那个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她的美好却无法长久,最终还是被命运所捉弄。

 玉官和宝官,“玉”和“宝”都代表着珍贵、美好的事物。这两个名字或许暗示着她们在戏班中有着独特的才华和魅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同样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最终被遣散,命运未卜。这些名字背后的寓意,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反映了《红楼梦》深刻的文化内涵。

 2.名字背后的文化隐喻

 (12)反映社会地位和命运

 “十二官”以“官”为名,这一现象背后有着独特的文化隐喻,深刻反映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悲惨命运。古代戏子又被称为伶人、伶官,最初得名自宫廷的御用乐师、乐官。后世戏子处于下九流的地位,以“官”为名算是自抬身价,也是他人对其的一种敬称。然而,这种名义上的抬高并不能改变她们实际所处的社会底层地位。

 “十二官”原本都是清白人家的女儿,因家境贫穷被卖进贾府唱戏。在贾府,她们虽有“官”之名,却遭受着诸多的歧视和欺辱。赵姨娘曾轻蔑地说“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这充分体现了她们地位的低下。她们的命运如同草芥一般,任人摆布。戏班解散后,她们的归宿各不相同,但大多都充满了无奈和悲哀。有的被遣散,等待父母接回原籍,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有的留在贾府为丫鬟,却依然摆脱不了被撵出的命运;还有的选择出家为尼,在清规戒律中寻求一丝安宁。

 她们的名字与悲惨命运紧密相连。“官”字虽有抬高身份之意,但在现实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这就如同她们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试图通过名字来改变命运,却始终无法摆脱社会阶层的束缚。她们的一生就像一场悲剧,名字只是这场悲剧中的一个小小注脚,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以及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