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雪雁

《红楼梦》中雪雁形象的多面剖析

 一、雪雁的基本信息

 1.人物身份

 雪雁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里林黛玉从苏州家中带来的贴身侍女。自小陪伴在黛玉身边,是林姑娘最亲近的人之一。初入贾府时,雪雁年仅十岁,带着孩童的天真与稚气。然而,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她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

 起初,贾母因雪雁年纪小、行事不够稳当,便将身边的二等丫头鹦哥给了黛玉,后改名为紫鹃,让紫鹃承担起精心照顾黛玉的主要责任。雪雁虽仍是黛玉的丫鬟,但重要性似乎有所下降。不过,她始终坚守在黛玉身边,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见证着黛玉在贾府的点点滴滴,成为了黛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2.出场背景

 雪雁首次亮相,是随林黛玉一同踏入贾府。彼时,林黛玉因母亲贾敏病逝,在父亲林如海的安排下,前往外祖母家寄居。雪雁作为黛玉从苏州带来的贴身丫头,紧紧跟随在黛玉身旁。

 初入贾府,那奢华的府邸、威严的规矩以及众多陌生的面孔,让年幼的雪雁心生敬畏。贾府众人对这位来自苏州的小姑娘也颇为关注,贾母看到雪雁年纪尚小、一团孩气,心中不免担忧她难以周全照顾体弱的黛玉,于是很快安排紫鹃去伺候黛玉。而贾府的少爷小姐们,或好奇打量,或礼貌寒暄,雪雁在这复杂的目光交织中,小心翼翼地跟随着黛玉,开始了在贾府的生活。她的出场,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预示着黛玉在贾府寄人篱下生活的开启。

 二、雪雁与紫鹃的关系

 1.职位替代

 贾母派紫鹃替代雪雁成为黛玉首席丫鬟,有着多方面的考量。雪雁初到贾府时年仅十岁,行事带着孩童的天真与稚嫩,而林黛玉身体羸弱,需要更为细致、周全的照顾。贾母作为贾府的大家长,自然希望外孙女能得到最好的照料。紫鹃原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头,做事稳当妥帖,经过贾府规矩的熏陶,更能胜任照顾黛玉的重任。

 于是,贾母将紫鹃拨给黛玉,让她成为黛玉身边的首席丫鬟。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是贾母深思熟虑后的安排。雪雁面对这样的变化,心中或许有过失落和不解。她自小陪伴黛玉,本以为会一直是黛玉最亲近的照顾者,然而突然被替代,难免会有些落差。

 但雪雁聪慧懂事,很快便理解了贾母的用意。她明白紫鹃比自己更能照顾好黛玉,也认可紫鹃的能力。此后,雪雁坦然接受了自己地位的变化,与紫鹃一同伺候黛玉,在潇湘馆中继续着自己的职责,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黛玉。

 2.相处模式

 雪雁与紫鹃在日常相处中,关系融洽且相互协作,送手炉事件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当时雪雁去梨香院给黛玉送手炉,还特意提及是紫鹃姐姐让送来的,这简单的一句话,不仅体现出雪雁对紫鹃的尊重,更流露出对其能力的认可。在雪雁心中,紫鹃姐姐比自己更能干,更懂得如何照顾姑娘。

 平日里,她们分工明确,紫鹃承担起照顾黛玉生活起居的主要责任,而雪雁则负责一些相对轻松的事务,如打打帘子、来回拿点东西等。在潇湘馆的日子里,两人相互配合,共同为黛玉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当赵姨娘的小丫头向雪雁借衣服时,雪雁巧妙回绝,紫鹃听闻后夸赞她“你这个小东西倒也巧”。这一细节表明,紫鹃对雪雁的聪慧和处事能力是欣赏的,她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欣赏和支持的关系。

 雪雁和紫鹃虽职责有所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尽心尽力伺候好黛玉。她们在日常相处中,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共同守护着黛玉,成为了潇湘馆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三、雪雁的性格特点

 1.聪慧有心机

 雪雁的聪慧和心机在婉拒赵姨娘借衣服一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赵姨娘为兄弟送殡,因小丫头没衣裳,便向雪雁开口借衣。雪雁心里明白,赵姨娘为人不受人待见,且素日与自己和黛玉并无恩情,若轻易借出衣服,日后可能会有更多麻烦。

 于是,她巧妙地回应道:“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呢。如今先去告诉他,还得回姑娘呢。姑娘身上又病着,更费了大事,误了你老出门,不如再转借罢。”这番话滴水不漏,既表明自己做不了主,将事情推到紫鹃和黛玉身上,又以黛玉生病为由,让赵姨娘不好再强求,还表现出为赵姨娘考虑,怕耽误其出门。

 除了此事,雪雁在其他方面也展现出聪慧。在紫鹃情辞试莽玉一节中,雪雁去王夫人那里拿人参,路上遇到宝玉发呆,她心里想“春天凡有残疾的人都犯病,敢是他犯了呆病?”能有这样的想法,可见她虽年纪小,但观察力敏锐。而且当宝玉询问要瓜果菜肴有何用时,她先安排好婆子拿东西,诸事妥帖后才不紧不慢地回答,处事有条不紊,尽显聪慧。

 2.淡然不争

 雪雁在工作、情绪和社交方面,都展现出“淡人”的性格特点,不争不抢,随遇而安。

 在工作上,自紫鹃替代她成为黛玉的首席丫鬟后,雪雁并未心生不满或嫉妒。她坦然接受了自己工作内容的调整,从照顾黛玉的主要事务,转变为打帘子、拿东西等相对轻松的活计。她明白紫鹃更能胜任照顾黛玉的重任,便安心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与紫鹃争功。

 在情绪上,雪雁始终保持着平和。她不懂黛玉时常掉眼泪背后的悲凉,也不会为此烦恼或焦虑。她只是单纯地快乐着自己的快乐,没有过多的心思和痛苦,以一种简单透明的心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