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宝阁羽林垂首

第203章 地脉共振(第3页)

 于是,江旭东博士带领他的团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利用携带的纳米材料,试图对流沙层进行加固。在操作过程中,他们意外地发现,汉代工匠在修建烽燧时,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 ——“蜃灰”。

 “这‘蜃灰’可不简单,它是用牡蛎壳或蛤壳烧制而成的,性能比普通石灰更加优越。” 江旭东博士兴奋地说道,“古人用它来加固烽燧和周围的土壤,使得这些建筑能够在沙漠中屹立千年而不倒。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古人的方法,结合现代的纳米材料,找到更好的加固方案。”

 在研究 “蜃灰” 配方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不断进行试验和改进。他们将纳米材料与 “蜃灰” 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然后涂抹在模拟的流沙层上,观察其加固效果。经过多次尝试,终于,他们找到了一种最佳的配方,能够有效地加固流沙层,防止其再次流动。

 随着流沙层的加固工作完成,团队成员们又将注意力转回了北斗七星的线索上。苏怀瑾看着手中的玉璧和卫星图像,陷入了沉思:“北斗七星的线索指向这里,说明封印地点一定与这些烽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找到解开下一个谜题的方法。”

 就在这时,李青云突然想起了之前在雷台汉墓中发现的地图,他急忙从背包中取出地图,与卫星图像进行对比。经过一番仔细的比对,他惊喜地发现,地图上标注的 “玉门都尉府” 的位置,正好位于北斗七星中 “天玑” 星对应的烽燧附近。

 “苏大哥,你看!” 李青云兴奋地将地图递给苏怀瑾,“玉门都尉府的位置与天玑星对应的烽燧重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找的地方就在那里?”

 苏怀瑾接过地图,仔细研究了一番,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很有可能。看来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下一站,玉门都尉府!”

 于是,苏怀瑾等人收拾好装备,再次踏上了征程。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可能是更多的危险和挑战,但他们毫不畏惧。在解开古墓秘密的道路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真相不断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