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煤渣暖(第3页)
晨雾中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响,穿藏蓝制服的市容管理员正在收缴路边摊。秀兰突然按住卫东端碗的手:"你妹是不是在红旗小学?"见他点头,快速将麻袋里的旧课本塞进装煤的竹筐,"这些别卖。"
卫东翻开卷边的语文课本,扉页上钢笔字工整地写着"温州市国营第二皮革厂子弟小学"。父亲出事前常带边角料回家,他用碎皮给妹妹缝的书包,到现在还打着补丁。
"下午去趟荷花池。"秀兰把麻绳缠成团塞进裤兜,"听说那批出口的皮手套被退单了。"她说话时右耳缺角的耳垂微微颤动,像片倔强的梧桐叶。
卫东心头一跳。去年广交会后,厂里积压的羊皮边角料堆成了山。要是能弄到这些下脚料,加上父亲教的片皮手艺......车把突然歪向左侧,他慌忙回神,发现秀兰正盯着他腰间晃动的皮带头——那是父亲用报废的机械零件改制的。
"自己做的?"她手指拂过齿轮纹路,冰凉的触感让卫东后颈发麻。忽然扯下头绳上的塑料珠,在皮带上比划着说:"这里镶颗红纽扣,夜市上能多卖五毛钱。"
太阳终于挣出云层,照在秀兰别在衣领的钢丝发卡上。那是用自行车辐条磨成的,弯折处还留着细小的牙印。卫东想起昨夜她昏倒时的模样,此刻却像株吸饱了晨光的野麦,在料峭春寒里噼啪拔节。
他们拐进纺织厂后巷时,早市的人潮正漫过麻石路。秀兰突然刹住车,盯着墙根处几卷泛黄的皮革——那是从厂区排水沟漂出来的羊皮碎料,还带着刺鼻的铬鞣剂味道。
"能帮我搞到缝纫机油吗?"她扯了块皮子对着光看纹路,"再找些报废的拉链头。"晨风掀起她糊着煤灰的刘海,露出额角淡粉色的疤痕,像枚新月躺在乌云里。
卫东感觉心脏在破棉袄里重重跳了一下。他想起父亲工装内袋总别着三根缝皮针,想起妹妹磨破的书包带,想起阿发炫耀的走私电子表。雾霭正在散去,他看见巷口飘着"发展个体经济"的红色横幅,看见推车卖纽扣的跛脚老汉,看见满地金灿灿的皮料碎屑如同撒落的铜钱。
"我知道哪有缝纫机。"他攥紧车把,手心里秀兰包的布条透着淡淡血迹,"在东风弄堂的知青返城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