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血的代价(第2页)

 陆桥山道:“两位的军人精神实令人倍受鼓舞,87师司令部的地点我熟,就让我给两位带路吧。”

 宋鸿飞身兼军委会德国顾问团联络组成员,这一身份让他在各部队到访通行都无任何不妥和障碍,更何况现在德顾问团的众多成员确实也参与了前线作战指挥,为缺乏现代战争能力的国军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参考。

 而陆桥山、高慕禹作为侍从室侍卫组人员,权势虽不大,却是地位超然,别人只唯恐巴结不及。

 宋鸿飞之所以非要到战区,一是想亲眼看看半自动步枪和通用机枪在其他国军部队装备后的实战表现。二是他要摸摸日军的战术和作战特点,毕竟他自己也没有在敌军陆、海、空强大立体火力情况下作战的经验,以便回到教导总队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一向是宋鸿飞的信条。

 第9集团军前敌指挥官、87师师长王又平中将得知宋鸿飞到来,并且还是侍从室的人陪同,吃惊不小。他很惊讶为何宋鸿飞会突然到来,而集团军却事先没有任何通报?

 王又平之前和宋鸿飞打过交道,教导总队的整军建设和先进战术在德械调整师部队推广后,宋鸿飞名声鹊起,他的87师和其他德械师都到教导总队观摩取经过,但两人并无过多的交往。

 宋鸿飞刚一进入87师指挥部,王又平就热情地伸出手道:“欢迎!欢迎啊!”

 宋鸿飞以标准的军人姿态啪的一个立正敬礼:“王将军!”

 王又平回礼,宋鸿飞这举动给他的印象极佳。

 宋鸿飞道:“贸然前来,还请王师长见谅。”

王又平笑道:“哪里的话,当年的小老师、如今的宋大博士到来,我倒屣相迎还来不及呢!”

 王又平口中所说“小老师”,是宋鸿飞少时每年去给黄埔前几期的军官生进行射击演示,孙先生曾特地授予他荣誉教官的头衔,有的黄埔生一期生就喊他小老师。

 王又平是一期生,也是一期中在36年就叙任中将军衔的少数几人之一,这一声称呼把两人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宋鸿飞开门见山,表明了来意。

 王又平顿时有些肃然起敬。

 王又平知道教导总队桂率真随孔特使访欧之事,因为媒体大为宣扬过这一“益谋敦睦邦交”的盛举。但他不知道后来宋鸿飞中途秘密前往,更没想到宋鸿飞刚刚回到国内,一下船竟直接来战区前线。

 都是领兵之人的直爽性格,两人不再客套寒暄。

 王又平在一面巨大的战区地图前介绍战况:“昨日起,日陆军第3、11师团主力已在宝山、杨树浦各码头纷纷登陆,输送大批装备军械物资,接防了虹口、杨树浦一带海军陆战队阵地,当天向闸北、江湾等阵地反攻。在浦东方面,炮战激烈,已有消息称日军企图登陆。”

 宋鸿飞面色凝重:“形势不容乐观啊。”

 王又平叹了口气:“10万人合力围攻,要吃掉人家1万余人,没能办到;30万人又想要吃掉人家5万人,还是没能如愿。双方还再继续增兵,已有情报表明日军即将再增3个陆军师团,兵力将达15万人。”

 宋鸿飞道:“此战为我军第一次陆、海、空三军诸兵种大规模协同作战,坦白的讲,协同效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