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惊世之作(1)

    在西点军校,宋鸿飞也经常手痒痒就画枪。
 


    不过他也留了心眼,不能再肆意画后世的枪了,因为你当然不可能和别人说这是未来40年代的ak47,这是50年代的56半,这是80年代的81杠,那就太惊世骇俗了。
 


    他转而画老枪,毛瑟98k、春田m1903、英77、马克沁、勃朗宁m1918、捷克式zb26等,各国的名枪都有。宋鸿飞自称是在活动活动手指、放松放松头脑,时间久了别人都知道他这个特别的爱好。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美国陆军在寻求一款半自动步枪,当时春田兵工厂7mm口径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刚刚定型,这是一支在世界枪械史上极富盛名的半自动步枪。就在1932年,在时任美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要求下,口径统一改为762mm。
 


    宋鸿飞知道此时的中国工业水平低下,武器装备极为落后,根本没有什么自主研发能力可言。自清末以来,中国在众多涉外冲突和战争中吃了太多武器落后的血亏。
 


    他又想到,再过几年全面抗战爆发,广大爱国将士手持落后的装备在和日本侵略者拼命,付出了太多惨痛伤亡的代价。而重武器就更不用说了,一般部队连迫击炮都少,完全就是以血肉之躯在抗击敌人的飞机大炮啊。
 


    太悲壮,太惨烈了,每每想起宋鸿飞都不禁热泪盈眶,英勇的中国士兵付出了太多不必要的牺牲,浴血奋战为国牺牲的勇士有权装备最优良的武器!
 


    宋鸿飞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他设想已久的一个方案也渐渐成型了。
 


    他仔细思考过,当时中国最欠缺的是火炮,但就算他把54式122mm榴弹炮、65式82mm无后坐力炮的结构原理图完完全全的画出来,以当时的工业能力和冶金材料也无法造出来。
 


    别说火炮了,就是制造合格枪管用的优质钢、复进簧、弹匣的弹簧片,当时中国都无法自行生产。
 


    60迫、82迫倒是可以参照未来的先进型号改进结构性能、减轻重量,以改善中国团级以下部队羸弱的伴随火力,“不过,这不是当务之急,可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他暗想。
 


    宋鸿飞认为,当下比较切实可行的就是可以参照后世的轻武器,造出中国自己的先进步枪和机枪,在步兵分队层级的火力配系中压制日军。
 


    经过仔细地比较分析,宋鸿飞决定参照56式半自动步枪的结构原理为蓝本,并加以改进。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是苏联二战时期研制的sks步枪,使用762x39mm中间威力子弹。采用导气式、活塞短行程工作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机匣经整体锻造后机械加工而成。该枪具有结构简单,射击精度高,可靠性好,勤务性好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