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惊世之作(1)(第3页)

 


    也难怪专家学者们惊叹,在当时,涉及到身管武器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研究方面,还没有出现可以进行精确定量计算和设计的理论指导。当时轻武器的设计还处于画图纸、加工制造样件样枪、进行射击试验暴露问题、再修改图纸,然后多次循环迭代后冻结设计的简陋体系下。
 


    在国内,甚至直到研制95式自动步枪的时候也是这么验证出来的。直到90年代以后,才出现能求解枪管上任意一点的瞬态响应(应力应变、速度、加速度)的径向振动二阶微分方程的相关论文。
 


    宋鸿飞废寝忘食搞出的《机械振动与二阶线性常微分方程模型》、《武器身管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的径向振动》、《温度与压力场作用下身管耦合场分析》等几篇研究论文,这可是开天辟地的成果。
 


    他的研究,得出了枪炮身管在热高温、高压作用下的径向振动二阶偏微分方程,求得身管上任意点应力应变、速度和加速度径向瞬态响应,通过快速付立叶变换,得出幅频响应曲线,以及温度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这对武器身管的设计、寿命预测及提高使用年限有重大意义,为枪械的精确动态研究和计算、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宋鸿飞的研究成果可谓晴天霹雳,颠覆性的改变了长期以来兵器设计“画加打”的模式。先进行精确的定量计算和设计,大大减少了画图-样枪-试验-修改图纸这样的循环迭代,极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了精度和质量,又省时、省力、省料。
 


    发表论文的时候,宋鸿飞留了心眼,精心进行了相关的保密性处理,核心技术只寥寥带过,最关键的核心机密则密而不发,并且申请了专利保护。
 


    他可谓深谋远虑,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在和列强打交道做交易的时候,手里头有硬货作为筹码!
 


    更重要的是,最残暴凶狠的死敌日本在厉兵秣马中,手中的底牌必须对日严密封锁,绝不能让对手轻易学了去。割肉喂敌,让它反过来再来打自己那就太蠢了。
 


    宋鸿飞知道,按照历史的进程,全面抗战将在几年内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大国重新洗牌,重塑世界格局秩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变革,贫弱百年的中国绝对不能再失去这次绝佳的机会!
 


    当然,这一点就不能为第二人道了。
 


    现在既然自己穿越来了这里,历史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发誓要为中华民族、为国家、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打出重新崛起、立于大国强国之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