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污染源(第2页)

 一共二十五条业绩,折合成新币起码二十五万。

 不是烂鱼,是金闪闪的钞票。

 祝宁:“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精神污染他们?”

 “啊?”李念川刚接受眼前的鱼人是业绩,完全没跟上祝宁的思路,但有点跃跃欲试,“怎么污染?”

 祝宁思索了一番,“精神污染是指,看似正常的人做不正常的事,或者是看似不正常的人做正常的事,有点绕,但重点是,重复。”

 污染的重点在于重复,死去的鱼人一直重复念叨着末班车。

 不断上车的鱼人一直在重复盯着祝宁和李念川。

 重复+不正常才是精神污染的公式。

 李念川和祝宁都是扫垃圾的基层,第一次这么正儿八经地分析污染物的内在逻辑。

 李念川顺着这个思路想了想,“有道理。”

 祝宁问:“你身边有什么可以洗脑的东西?”

 李念川想了想,“我带了一本菜谱。”

 菜谱?

 祝宁歪头看他一眼,李念川解释:“你知道的,我们这行干不了几年,我要给自己留好退路。”

 清理者赚够钱就要考虑退休,终身都要做精神检查。

 祝宁以后可能也要这样。

 干,扫垃圾可真难。

 祝宁:“念一段。”

 李念川翻了翻电子菜谱,找到了一页,清了清嗓子,大声朗读:“红烧鲫鱼的做法,第一步,在鲫鱼表面划十字花刀,油中加盐,小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鱼皮酥脆……”

 祝宁:“……”

 鱼人:“……”

 李念川真特娘是个人才,这是红烧鱼人指南吗?

 祝宁用头盔录音功能录下来,他们这边两个头盔都可以外放。

 祝宁本人要来了菜谱复印件,一本正经加入念菜谱队伍。

 两个头盔加上他们俩,一共四个声音。

 如果有人这时候上车,乍一眼看,应该会觉得很奇怪。

 一号线末班车,有两个乘客身穿“机车服”,头戴黑色头盔,如同两个劫匪。

 劫匪毫无羞耻心,大声朗读红烧鲫鱼的做法。

 不仅如此还用喇叭循环播放。

 扰民!可耻!

 不正常+重复=精神污染。

 周围乘客皱眉,目光从阴毒变成了困惑。

 他们念了大概十次之后,眼前的鱼人气势矮了矮,低下血腥的断头,没有之前的戾气。

 “污染浓度下降了?”李念川不可置信,现在的污染浓度78%,下降了1%

 竟然真的有用!

 祝宁嗯了一声,突然站起身,“你继续念,我去找污染源。”

 李念川说这是个抓鬼游戏,污染源肯定就在车里。

 祝宁站起身后,李念川也跟着站起身,相反的是,鱼人没跟上来。

 他们手上拉着拉环,齐齐转身,用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对着祝宁和李念川,但没有一个人跟上来。

 大概是精神污染失效,他们没用了。

 李念川不敢停,一直持续念红烧鲫鱼菜谱,跟个大喇叭一样跟在祝宁身后。

 这辆地轨一共只有四节车厢,祝宁仔仔细细在车厢内搜寻,寻找一些线索。

 四号车厢有三个乘客,三号车厢两个,二号车厢五个。

 祝宁所在的一号车厢人数最多,二十五条鱼人加上他们两个一共二十七人。

 这辆车肯定之前发生了什么。

 系统说消失的一号末班车,消失原因是什么?受到污染?

 污染物可以进行精神污染,那污染物的形成是不是也是一种精神力?

 类似于怨念?

 叮铃铃——

 一阵电话声打断祝宁的思绪,在三号车厢。

 祝宁跑去看,一个手机躺在座位上,刚才祝宁仔细检查了一遍整列地轨,没看见手机。

 这个手机突然出现的。

 有人在给这部手机打电话。

 手机的样式很古老,竟然是触屏机,废土世界早就进行了科技变革,大多数人身上都植入了芯片,可以绑定副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