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平城以北建缓冲带(第2页)

 “既然众位兄弟都这么说了,那……我简单说说。”姜林环视了一圈众人,终于“很为难”地开了口。

 “首领快说!”众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现在你们平城纳入了大唐国,平城的民众便成了我大唐国的民众,我自是要为平城以及平城里的民众安危考虑。以前大唐国最北边境是雁门关一线,我们的军队只需要守着雁门关一线便可。但现在你们平城成了我大唐国最北的边境,可是平城以北,一马平川,毫无山川险要可守。那么,平城是不是随时会像这次一般再被人从北、东发起攻击?”姜林给自己满了一碗酒,抬头看向众人,气定神闲地说道。

 “首领是什么意思?”黑世工被姜林说的一头雾水。

 “我问众平城兄弟一个问题。”姜林没搭理黑世工,这些年来随着大唐国的政事越来越多,以黑世工之能,一个政务院院长已经开始有些吃力。以后若是大唐国的政务再繁杂一些的话,黑世工这个大唐国政务院院长的职位定是要换给别人的。

 “首领请问。”达利温一直沿着姜林的话在思考。现在姜林停了下来,达利温忙问道。

 “就是此番进攻平城的十八个部族,我们打死了一万余人,又擒获了五千余人。那这十八个部族现在和以后会变得怎么样?”姜林朝达利温望了一眼,很诚恳地问道。

 “呃……”姜林这一个问题问的,随达利温一起来的众人均沉默了。

 “没事,大家有什么说什么!”姜林环视了一圈众人,很平静地说道。

 “那十八个部族……即便勉强熬过这个冬季,但到了明年春季,消息在草原上一旦传开,也会很快被周边其他的部族盯上,这十八个部族残存下来的妇孺要么被其他部族兼并,要么就是消亡在这个冬季。至于那些老弱,连被其他部族收拢的资格都没有,食物不够的时候,这些老弱是第一批……”达利温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十八个部族,能组织起两万余青壮马队,老弱妇孺能有多少人口?”姜林接着问道。

 “至少三万……”达利温边上的一名姜林不太熟悉的鬼方头人迅速答道。

 “首领到底要说什么?”黑世工的脑子仍然有些转不开。

 “平城以北,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姜林看了一眼自己这位大舅哥,想着那日和杨戬、王郊二人谈起此事的时候,杨戬和王郊二人很快给出的答案,颇有些失望。

 “首领的意思是……”达利温望着姜林,渐渐地起了身,一脸的不可思议。

 “嗯。就像当年你们达沃部落落难的时候一样。”姜林望着达利温,斩钉截铁地说道。

 “首领,这些人可是敌人啊……”黑世工回过味来,赶忙阻拦道。

 “你先保留意见。你们众平城里的兄弟是什么意思?”姜林伸手打断了黑世工的话,又转向一边看了看达利温,又看了看达利温身侧的几人,很是平静地说道。

 “我妻连珠,是沭河部落原首领的女儿。当年的沭河部落是我鬼方族最强盛的部落,可是即便是那么一个强盛的部落,说衰落就衰落、说败亡就败亡了。自从平城的战事结束,这些日子我妻连珠的心情其实一直都不好,虽然自其父去世,沭河部落被棘突掌控后,其所有的亲人都已经被棘突赶出了部落,但毕竟她是出生在沭河部落、长在沭河部落,若是说对沭河部落的人一点感情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那日她问我,能不能救救沭河部落的那些妇孺……被我一口回绝了。我们达沃部落也经历过战乱,也经历过劫掠,我们达沃部落也是从十几日远的地方一路迁徙,最终才在平城这里定居的。那一路上的遭遇,我历历在目。并不是我不同情这些人,而是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首领既然提出这件事了,首领的心中是不是已经有了办法?”达利温朝边上的同胞环视了一圈,思索了片刻,终于朝姜林说道。

 “我刚说了,平城以北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我是这么想的,你们平城人,对草原上很是熟悉,加之我们俘虏了五千余人,这五千余人的俘虏自是对自己各自部族所在比较熟悉。我想让你们出面,从那些俘虏里挑选一些憨厚之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我的想法告诉他们,让他们带路,将他们部族残存的人口汇集到平城以北的某处,在那处像你们当年的达沃部落一般,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