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徒弟来访(第2页)

 “是啊,长丰那边的改革,包括新农村,土地连片等模式,都让大家耳目一新,对师傅你的佩服之情真的如滔滔之水。”

 李云也连忙补充道。

 “得得得,就这些事情呗,有什么佩服不佩服的”,郝亮没好气的道。

 “王爷,实不相瞒,自从您在玉都开垦出田地的时候我就一直关注这边的情况,当得知玉都第一次大丰收的时候,我也很想发动百姓到西河边的土地上开垦和种植,但是并没有什么人响应,哎~”

 孙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还重重的叹息一声。

 郝亮眼珠子一转道:“农田不一定必须要承包和分配给老百姓去种植啊,也可以给一些有实力的个人去种植,只是个人与官府之间的利益如何确定和划分的问题。”

 孙牧这次跟过来,目的就是向郝亮取经,也有个想法就是让郝亮把这个地种起来,于是很兴奋的道:“还请王爷指点迷津。”

 “刚才我也说了,无非就是利益分配的事情,假如我来开垦,我来种植,我每年需要给大人上缴多少银两或者粮食,这是最主要的问题”,郝亮笑盈盈道。

 “下官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还望王爷提点提点”,孙牧恭敬的道。

 “这样吧,说种地,没有人比我更专业,我就按照我的标准向大人提出一些标准,看大人觉得妥不妥。”

 “王爷尽管提”,孙牧连连说道。

 “首先我开垦和收获都需要大量的机械和劳力,对于新开垦的土地,我的首年成本较高,而且西河那片土地全部开垦出来的话预计也得三年以上,所以第一年到第三年,我也不白嫖,每亩地上缴一百斤粮食,之后每亩每年缴纳两百斤粮食,如何?”

 郝亮缓缓的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孙牧知道,那片地如果全部开垦出来,至少有二十万亩以上的田地,每年两百斤的话就是四千万斤粮食,与其常年荒着,还不如给郝亮去种。

 “四千万斤,也是个巨大的数字,每年长隆全州的税粮也才两千万斤,如果这是真的,那我提前谢谢王爷了”,孙牧恭敬抱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