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父子相谈(第2页)

 此时的他脑海飞速旋转,考虑如何应答。

 片刻后,白玉堂缓缓的道:“父皇身体尚还康健,儿臣觉得父皇可以活到一百岁。”

 也确实,皇帝白树生目前也只有五十五岁,在郝亮的前世来说,离退休还有五年呢,况且是一国君主,活个七老八十还是有希望的。

 皇帝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白玉堂,转过头去看着眼前大片的果园道:“就怕是你们兄弟几个等不及哟。”

 “儿臣绝不会做那些事情,请父皇放心”,白玉堂连忙道。

 皇帝没说话,只是缓缓的点点头。

 “大凉要是都像玉都这样就好了,这样朕即便是去见列祖列宗,也没什么顾虑了”,皇帝又道。

 “玉都、安庆以及巴州的发展,多亏了郝兄,没有他就没有西部的安稳与富足”,白玉堂很认真的道。

 “是啊,要是有多一些安西王这样的人才就好了啊”,皇帝感叹。

 “其实郝兄曾经跟我说过这个事情,他在玉都和巴州都设立了学校,通过他制定的教育方式,目前也有一批学生马上就可以进入社会了”,白玉堂之前还不知道如何想皇帝说这个事情,现在皇帝问上来了,他没有理由不推荐一下他们玉都学堂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学生。

 “哦?按照安西王的方式,是怎么教的?”

 皇帝来了兴趣,侧着头问。

 “郝兄将大凉之前选拔人才所考的东西,只当做一个基础性的铺垫,若有愿意研究诗词歌赋的,可以继续按原来的方式进行深入学习,但是即便学的再好也只是认可他在文学、文化方面有建树,而不一定适合当官,这是其一。”

 白玉堂认真的解释道。

 “都已经非常有建树了,为何还不建议他当官,按照我大凉律法,这样的人都可以考取功名,博个一官半职”,皇帝有些不解的问。

 “郝兄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当官者,旨在为百姓服务,为国家服务,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白玉堂想起了郝亮的一句话,解释道。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