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产业集群(第3页)

 在郝亮的帮助下,宋清在京城成立了制衣厂,依托京城丰富的布料资源和充足的劳力,再加上郝亮天马行空的设计以及宋清的保守的改进,各种各样男女老少的服饰陆续登场,而这些衣物的销售,也首先交给了商业奇才王富贵。

 在王富贵的一番包装和宣传后,衣服的销售价格几乎翻了一番,让原本就不便宜的衣服就更贵了。

 但王富贵毕竟是商界大佬,有想法,有远见,再贵的衣服总是能忽悠的卖出去,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而这种新款衣服的推出,很快便霸占了市场,王富贵也再次赚的盆满钵满的。

 要是没有郝亮和他的几个兄弟,王富贵的财富在大凉已经首屈一指了。

 因为郝亮有交代,衣服的制作和出售还要兼顾普通老百姓,所以一些相对价格低廉、做工和材质都很普通的布料做的衣服则重点推向平民百姓。

 不出意外,同样大卖,甚至一度供不应求。

 一些投机倒把的商人,甚至瞄准了这种普通的衣服,大批量采购和囤积,第一时间销往距离京城较为偏远的地域,甚至海外。

 而这其中也不乏曾经到访过玉都的,为郝亮提供过各种原材料的客商。

 郝亮并没有去阻止这种行为,因为按照上一世的经验,这种行为反倒会加速对这些新事物的推广,对早期的市场是非常有益的,因此郝亮只是帮助宋清扩大了产能,并结合前世的经验,持续的提供一些稀奇古怪的衣服样式。

 与此同时,郝亮原来的皮革厂也制作出来了首批对外销售的皮鞋。皮鞋是翻毛的,郝亮已经开始暗中装备白玉堂的驻军,但是军队数量实在太大,虽然工厂已经扩建了好几倍,但是仍然不能在短时间里制作出满足几十万军队需求的 鞋子。

 所以京城的皮革厂也已经开建,为了更好的达到效果,郝亮在持续供给部队的同时,将一批鞋子推向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