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人才培养(第2页)

 张恒作为玉都学校的第一任校长也有数年之久,也已经习惯了郝亮推行的教育方式,并深深的被郝亮所做的一切折服。

 看着一批批能文能武,能种地能养猪的学生,张恒内心是无比满足的。

 在郝亮的熏陶下,他的世界观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对读书的目的,看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曾经的自己,总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入朝为官,光耀门楣,为国效力。”

 “可叹自己十载寒窗,依然是个穷书生,还得靠老师的接济。”

 “再看看自己的那些同窗,无不和自己当初一样。”

 “搞攀附,拉关系,请客送礼,整日流连于人情世故之中,早已沉沦在仕途的车辙之中。”

 “哎~”

 张恒叹息自己的从前,也叹息自己那些抛弃信念的同窗。

 “好在,好在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此刻的张恒,已经教出了数百名学生,虽然没有一个通过科举考入仕途,但是每一个学生拿出来都是人才,都可以为国家所用。

 而现如今被郝亮推荐,跟着李云去尼森过的数十名学员就可能是第一批,从政为官的学生。

 而他们的入仕,无需考试。

 也正因为此,朝堂中,有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所谓的饱读诗书的才子佳人,一些官宦世家的青年才俊,在得知尼森连下数座城池以后,也是通过各种关系,想求得一官半职。

 但是,都被皇帝拒绝了。

 原因无二,白玉堂不同意。

 作为自己征战获得的土地,自己就要有话语权,这是郝亮告诉他的。

 但是郝亮也同时告诫于他,不能对抗皇帝的意思。

 而现如今,白玉堂的所作所为,完全超出了皇帝预料,他从来没有想过当年那个没有主见,能力一般的儿子会成为当今的战神,几乎就是逢战必胜。

 作为皇帝,他没理由去制止白玉堂的所作所为,毕竟此时的白玉堂建立的功业,已经超过了自己乃至先辈,所以他只能支持白玉堂,支持白玉堂的每一个决定。

 况且,白玉堂并没有做出什么忤逆皇帝的决定或者举动,而是每一场战况,都及时、如实的向他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