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玻璃制造

    石英石在西山,碱块在南面,郝亮蹬着三轮车跑了一天,收集了一大堆的玻璃原材料。
 


    傍晚时分,郝亮也顾不得累,迫不及待的将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放入熔炉。
 


    石英石的熔化比铁矿石熔化的温度低很多,所以,没多久,炉窑中通红的液体便缓缓出现。
 


    待到原材料完全熔化后,郝亮将液体倾倒在提前做好的两个模型当中,模型是用铁皮做的,是一个带把手的玻璃杯。
 


    将模型灌满之后,还剩下许多玻璃液体,郝亮拿起一个自制的大拇指粗细的钢管,切下一块拳头大小的玻璃液体将钢管插入玻璃液体中吹气,随着液体内部空气的吹入,逐渐形成一个空腔,郝亮一边旋转着用一个铁片调整形状,一边持续吹气。
 


    “成了!”
 


    郝亮喘着气,欣慰的笑了。
 


    “这玩意锻炼肺活量啊,比吹气球费劲多了”,郝亮只觉得腮帮子疼。
 


    随着玻璃液体的逐渐冷却,透明略带点绿色的瓶子出现在眼前,由于是第一次制作,缺少一些工具,导致做出来的瓶子表面不是很光滑,但总体来说,在这个世界绝对也算得上是一件稀罕物品。
 


    通过模具制作的杯子外方内圆,看着略有一些不协调,但总算是做成了,也没有破裂和破损。
 


    玻璃制作,宣告成功。
 


    接下来的几天里,郝亮陆续又做了一些玻璃制品,都是一些瓶瓶罐罐的,不同的是后面做的他还添加了一些花纹和造型,看着属实精美。
 


    “这种稀缺玩意在前世的古代,都是帝王家才能有的东西,而且比较稀少,这个如果出售的话,一个杯子卖十两银子应该不算贵吧,呵呵”,郝亮拿着杯子,幻想着自己大赚的场景。
 


    “到时候先拿两件去县衙,探探王大人和知府的口风,说不定当宝贝对待也不一定,那时候我不就发财了,妥妥的奢侈品啊。”
 


    郝亮沉浸在自我陶醉当中。
 


    再做一些窗户用的,给家里的窗户换上玻璃。
 


    临近月底的时候,郝亮准备好了马蹄铁,各种农具、播种机、两只玻璃杯、还有几块熔炼的铁锭,反复运送了三次以后才全部搬到县衙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