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掌全府经济命脉助力发展(第3页)

 

“只要明年天下未大乱,未发生天灾。”

 

“青州府和淮阳府所掌控的粮食,肉食以及布料和铁器等,会不亚于整个西川行省之前的体量。”

 

“供养三五十万兵马,也绰绰有余。”

 

“如此之庞大的财富。”

 

“府衙若不掌控钱庄,那就太浪费了。”

 

许元胜沉声道。

 

能做到这一切,原因显而易见。

 

摈弃资源浪费,改做大农场,采用大集体的劳作方法,说白了,有一种军管的味道。

 

放到后世,肯定不好。

 

大大的损害了自主性和多样性。

 

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大胜。

 

民众最大的需求是吃饱饭,有奔头。

 

那现在府衙和军官的介入,若能让百姓吃饱饭,有衣穿,孩子有学堂上,那他们就无后顾之忧,会完全听命。

 

如此做最大的一个优势。

 

就是抢时间,在各方势力夹缝下飞快壮大,等对方反应过来时,不敢有所行动。

 

“好。”

 

“就按照吾弟的做法。”

 

“未曾介入的各县城,我立即派人介入,吾弟那边也调动兵马随行,要做就一步到位,干脆利索。”

 

“携这次淮阳府大胜之势。”

 

“摧枯拉朽,一劳永逸解决整个青州府的钱庄,归属府衙掌控。”

 

张方平打定主意之后,也是雷厉风行之辈。

 

“好。”许元胜点了点头。

 

接下来两日,许元胜安排兵马完全配合张方平,接管了府城北部诸县城的权利,并拿下所有钱庄。

 

至于府城南部,早就被许元胜渗透。

 

只需一个命令,就完成了钱庄的掌控。

 

开始查抄,捋顺钱庄账目,凡是违背大胜律出借银两者,尽皆押入大牢,闹出人命者,逼良为娼者,依大胜律论罪。

 

只是究起钱庄本身,并没有深抓。

 

也是为了安抚钱庄背后的势力,如此才能顺利完成切割。

 

府衙掌控府城以及十八县的钱庄,并拿回一部分高利,短短三日完成了对青州府所有钱庄的取缔,过渡和接管。

 

“凡一年内出借高利者。”

 

“返回高利。”

 

……

 

“凡是坏账,烂账,涉及普通民众,予以免除。”

 

“涉及有银不归还者,有当地守备军负责索要,并追讨三倍罚银。”

 

……

 

“有府衙派出差役掌控各钱庄,以后借银者,皆经过审查,若有助于府城发展的,可得低利出借。”

 

……

 

谁也没有想到快过年了。

 

府衙突然来了这么一遭。

 

除了钱庄背后的人损失之外,大部分人都得到了好处,不少民众和一些中小商户等,还拿回了一些返银。

 

一些县衙主官和一些差役的家族们,却如丧考妣。

 

因为一些小钱庄,都有他们的借银账目。

 

都花掉了,现在被三倍追讨。

 

可谓是痛不欲生。

 

可看到守备军兵士拿着借条,前来锁拿的时候,根基厚的倒是无事。

 

如一些差役等,只能变卖家产,赶紧补上,待归还后事后就会被依各种理由直接清退。

 

几日后。

 

十路官商们也纷纷带着家人和物资等大批的入了青州府。

 

也都听闻了钱庄的消息。

 

“许大人,还真是雷厉风行。”

 

“许大人这是帮广大中小商户和商贩,以及一些民众,减轻负担。”

 

“没有了借银高利的压力,一身轻松。”

 

“才能投入青州府的发展之中。”

 

“这里才是我们商户发家之地。”

 

一个个商户很敏锐的发现,许元胜掌控钱庄,又在大大的促进青州府的快速发展。

 

就这么一点点的改变下去。

 

很快疲弱的青州府,不仅不会因为大量募兵带来的人力不足和物资消耗,还会进一步的快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