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真假鬼案

 第五百一十章 

 张传世伸手抹了两下脑门,最后又以掌心重重的拍了自己头顶两下,发出‘砰砰’的沉闷击打声,最后道: 

 “我爹四方奔走,最终弄清楚了缘由。” 

 案件源起于前一年,有一户姓郭的人家,一家十一口遭人杀害。 

 死者郭正保与其妻黄氏,二人生育三儿两女,其中两个儿子成年,俱都先后娶妻,两个女儿之中,一人定了亲,待嫁闺中、一人正在相看。 

 案件爆发时间经仵作检验发生于丑时三刻(约凌晨1点45分)。 

 郭家众人死状极惨,黄氏及两个女儿、儿媳在死前俱被奸污,此案一发生,便引起极大民慌,因此官府立案调查。 

 经官府走访调查,郭家的近邻举报,说是事发当天夜里的子时末(约凌晨1点左右),在郭正保的附近看到有个壮汉经过。 

 最终集仵作、邻居以及打更人的口供,认定了犯事的人就是臧雄山,于是将他抓捕归案。 

 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臧雄山被抓捕后,口喊冤枉。 

 因为事发之地的郭正保居住于县北,臧雄山拜的师傅恰好在当地开了个竹制品铺,他平日住在铺中,距离郭家仅有半刻钟左右的路程,属于平日打得着交道的邻居。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因为隔着天高水远,我们当时远在帝京,也不大清楚。” 

 就算是离得近,但事隔多年,当年的张传世还年幼,许多事情也不知道。 

 总而言之,事后张传世听父亲说,这桩案子是冤枉的。 

 因为最有力的一点证据:事发当夜,臧雄山并不在县中。 

 他的养父早前几天已经病重在床,村里人给他捎了口信儿,于是在案发前的十来天,他向自己的东家告假,赶回了养父所在的二郎村中侍奉。 

 郭家人死亡的当天,也恰是他养父咽气之日——事后据臧雄山口供,他养父死亡的时间应该是在子时末。 

 二郎村距离灌江县城要赶三四十里的山路。 

 山路崎岖难走,更别提夜半三更时分,路途危险,寻常人又不是插了翅膀飞,怎么可能会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内就赶至灌江县北呢 

 而臧雄山养父一死,他即刻去奉请了村中有名望的族老帮他主持丧礼,想让养父风风光光的走。 

 一村人一晚上都没睡,正张罗着办丧事,到了第三天凌晨,公差便来了,将臧雄山一锁,说他犯了大案,把人抓进了牢中。 

 …… 

 张传世提及这桩陈年旧案时,赵福生也在认真的倾听。 

 案子发生的时间久远,又非他亲眼目睹,他能说得清楚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听完之后,赵福生依旧心生疑惑。 

 “这个事情有古怪。” 

 她说道: 

 “其一、案发当天属于夜深,有人在灌江口县北发现臧雄山,是否天黑看错人了其二、事发时臧雄山远在二郎村,据你所说,他养父一死,全村人都在帮着张罗丧事,照理说这就是不在场证明了。” 

 就算官府有意要抓人顶锅,可涉及到村庄、宗族的案子,那就要慎重了。 

 搞不好激起民愤,此时民风并不开化,一言不合事态便升级了。 

 蒯良村最初的案子就是典型的例子。 

 庄老七与苟老四当时的打闹引出蒯村沉笼案,听到蒯良村时,万安县的庞知县表情一下慎重了许多,就知道涉及宗族的案子不是轻易了结的。 

 不过赵福生也非天真之人,认为一些案子只凭证据便能定性。 

 大汉朝鬼祸横行的情况下,有些诡异离奇的线索极有可能将两桩原本毫不相关的事情并至一处。 

 她看着张传世: 

 “你的话中提到了一个重点,灌江县北的邻居、更夫提及看到臧雄山的时间是在子时末,而臧雄山的养父也是在子时末(约凌晨一点)咽气,这两个时间点有共同之处,是诡异还是巧合” 

 张传世将头低了一下,举手竖了个大拇指: 

 “大人英明。” 

 他拍了句马屁,最后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