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人办丧

 第四百二十五章  赵福生等人所处的位置较高,在一个小山丘上。 

 众人眺眼望去,可以看到前方是一处地势平坦的平原。 

 在平原的正中,有一座小小的村镇。 

 暗夜下,那村镇灯火通,隔着很远的距离,房舍、人影俱被缩小,看不清内里情景,但隐约可以看到光影中有不少人来回穿梭,仿佛颇为忙碌的样子。 

 先前众人听到的鞭炮、丝竹声就是从村镇中传来的。 

 “这是不是鬼?” 

 姜英一路行来遇多了鬼祸,此时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 

 昨日赶了一天路,不见一个活人,哪知今日倒是奇怪,远远听到了响动,赶来时又见到了村镇,他难免怀疑自己是不是再度踏入了鬼域。 

 他的话令卢家人有些畏惧。 

 陈母又想抱怨,但当着镇魔司的人的面,却没有她出声的余地,可是脸色却很难看。 

 赵福生沉吟了半晌,说道: 

 “不像是鬼,我没有感应到厉鬼气息。” 

 她的判断向来准确,众人听闻这话,俱都大松了口气。 

 “有人就好,我真是坐了一天,浑身酸疼。”陈母庆幸的道。 

 她说完,小心翼翼的看了卢育和一眼,卢育和与这位岳母相处几年,知道她此时想要进镇歇息,只是不敢出声。 

 镇魔司面前,卢育和也不敢说话。 

 好在赵福生主动道: 

 “我们赶了一天路,干脆进镇休息一会儿,顺便问问路。” 

 陈母闻言,脸上露出笑意。 

 其他人也点了点头。 

 赵福生想起先前听到的爆竹、乐声,说道: 

 “人家在办喜事,咱们不宜乘车前行。” 

 鬼马毕竟无头,撞见生人难免会把人吓到。 

 她说完,将马匹收入地狱中,仅剩了一辆车架子搁置原地。 

 就在这时,蒯满周拉了赵福生的手,轻轻的晃了两下。 

 “怎么了?”赵福生问了一声。 

 小丫头小声的道: 

 “不是喜事。” 

 “不是喜事?”赵福生愣了一下。 

 小孩说完这话,又恢复面无表情的样子,没有再出声。 

 赵福生定了定神,打算先进村再说。 

 众人收了马匹,打算步行前往。 

 从山丘上往下方村镇看时,那房舍好像并不十分遥远,可实际的距离却远比众人肉眼丈量要更远些。 

 约走了两刻多钟后,一行人终于看清了那隐在雾气中的镇上房舍。 

 镇子的头顶搭了席棚,摆了十来桌流水席。 

 赵福生看清席棚的情景后,也明白蒯满周先前所说的‘不是喜事’的缘故。 

 只见那席棚四周挂满了白帆,上书大大‘奠’字。 

 一具漆黑的棺木摆在临时搭建的灵堂正中,周围坐了好些乐伶。 

 乐伶穿的是黑衣,偏偏臂上又拴了条红布。 

 几个披麻戴孝的人跪在棺材前,灵堂的四周摆了桌子,桌椅上坐了熬夜守灵的人,正交头接耳。 

 竟然是在办丧事! 

 偏偏在那镇头处又挂了两个白色的灯笼,灯笼上也写了‘奠’字,而灯笼的下尾部则各系了两条艳红的绳子。 

 “这是什么风俗?” 

 范必死一见这古怪的情景,愣了一愣。 

 孟婆道: 

 “看那乐人的装扮,又像是在办喜事,莫非是撞到了阴婚?” 

 她年纪大,这一生又四处飘零,称得上是见多识广,对各地风俗民情也有些了解。 

 孟婆这样一说,好些人立时就点了点头。 

 倒是陈母欲言又止。 

 “不是阴婚?” 

 赵福生的眼角余光注意到了陈母的动静,不由问了她一声。 

 陈母位卑言轻,这一路走来怨言虽多,但对赵福生这位驭鬼的镇魔司大人却很是畏惧。 

 听她一说话,陈母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 

 “妇人无知,也没什么见识,怕贸然开口说错了话,见笑于各位大人。” 

 赵福生笑道: 

 “你只管说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反正我们已经快进村镇,到时你说得对不对,一问便知。” 

 陈母还是十分不安,陈多子连忙宽慰母亲: 

 “娘,你说就是,大人性格好,就是说错了也不会怪你。” 

 陈母就连连摆手: 

 “哪有女人说话余地。” 

 她一句话顿时令赵福生皱起了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