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第430章 两家恩怨(第2页)

 听到这里,孟婆愣了一愣: 

 “你二嫂为人不错?” 

 先前常五嫂提起自己的二儿子时,赞不绝口;但提及小儿媳时,就满脸忿恚——仿佛杨家父女十恶不赦。 

 常三嫂欲言又止。 

 她只是性格沉闷,却并不是傻子。 

 常五嫂之前提起杨家人的种种她也听在耳中,此时明白孟婆问话的意思。 

 她不出声了,常四嫂接嘴道: 

 “我这二嫂人不错的,我们这亲家是杏林苑大掌柜,我这嫂子也是娇养长大的,可脾气却很好,也没看不起我们乡下人,逢年过节回庄时也很勤奋。” 

 常四嫂道: 

 “她常说不在身边侍候婆母很是不安,对我们的孩子也很照顾呢,去年过年归家时,说是她爹帮着在东家面前提了,隔两年把我跟三嫂家的两个儿子都带到县里去,拜个师傅学艺。” 

 此时许多行当都是父传子,子传媳,极少外招传人。 

 杨开泰为了女婿,愿意提携女婿家中的子侄,这确实是对常家很是待见了。 

 这一番说词与常五嫂之前提及的情况截然相反,令得陈多子等人愣了一愣。 

 赵福生问道: 

 “既是这样,两家又怎么会反目成仇呢?” 

 “还不是怪娘——” 

 常四嫂冷冷的道: 

 “二嫂是个体面人,亲家公也很明理。” 

 “嘘。”常三嫂见她这样一说,顿时急了,拉住她的手: 

 “小声些。” 

 “怕什么——”常四嫂嘴硬的道: 

 “反正娘这会儿又不在这里。” 

 话虽是这样说,她心中仍是畏惧,声音逐渐便小了些下去。 

 常三嫂这才接话道: 

 “本来两家都好端端的,问题就出在二叔之死。” 

 常二是常五嫂引以为豪的儿子,在常五嫂看来将来前途无量,偏偏他外出吃酒落水而死。 

 “二嫂早些年生了三个女儿,小的三岁了,这两年肚皮一直没有动静,我娘心中有些急,今年端午他们送粽子回来,娘当着二嫂的面提了要为二哥纳妾一事。” 

 常四嫂道: 

 “当时二嫂的脸色就很不好看,打人不打脸呢——” 

 陈多子就好奇道: 

 “那不是要吵起来了?” 

 她话音一落,顿时引来陈母瞪视,只是当着众人的面,陈母不好提醒女儿谨言慎行。 

 常三嫂没将这对母女的动作看在眼里,她陷入了自己的情绪中,闻言摇了摇头:“没有,我这二嫂是个好性人,她当时只和娘解释,说家里亲家公发话了,如果这两年她肚子仍没动静,到时由亲家公作主,为二叔聘才貌双全的妾室。” 

 常五嫂虽说咄咄逼人,但她二儿媳委屈求全,回应的话很快令一场本该爆发的家庭矛盾平息。 

 “听你们一说,常二嫂脾气不错,那么常二死后为什么她没有来奔丧,且双方闹成了这个样子?” 

 “二叔一死,娘的天也塌了,哭得起不了身。”常三嫂垂泪: 

 “但人死了,生活仍要继续。” 

 提及到常二身后事,杨开泰心中有愧。 

 他认为常二当年从五仙观出来,一直跟在他身边,两人相伴多年,不是亲生父子却胜似亲生,他待这个女婿好过了女儿。 

 如今常二一死,常五嫂白发人送黑发人,杨开泰伤心之余也觉得对不起常家,承诺要给常二风风光光办一场丧事。 

 “娘伤心了一天,缓过劲来后就担忧杨家的家产分配。” 

 常三嫂道:“就是这个事情,双方才真正闹翻了脸的。” 

 涉及到了家产官司,抱着卢盼儿的陈母也来了兴致,竖了耳朵听。 

 照理说这是常家私事,外人不好多打听。 

 但常二厉鬼复苏,且这桩鬼案可能涉及甚广,情况又不一样了。 

 赵福生直接问道: 

 “杨开泰人还没死,他家的家产和你们常家有什么关系?” 

 常四嫂立即道: 

 “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涉及到利益分配,她马上有些警惕:“二哥在世时跟着亲家公做了二十几年,学徒没什么工钱,大部分的钱都积攒在亲家公的手里” 

 杨家到底有多少钱,常家人也说不清楚,但据常五嫂预估,恐怕是个不小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