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两个选择

 第四百三十二章 

 常四嫂话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惊恐掺杂着愤怒的神情。 

 常家的官司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一旦开启,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尤其是前期随着常五嫂已经贱卖了田地,将大部分的钱投入进官司中,这件事更不可能停止。 

 如果半途而废,卖出去的良田不可能再回来,送出去的两个女儿也不可能回家中,常家人是赔了孩子又折兵;要是官司侥幸赢了,那么卖田卖地赔偿的人就变成杨开泰,常家人的损失才有清算之处。 

 这个道理常四嫂也明白。 

 可是这一场官司才开始,常三嫂的两个女儿已经卖了,县里吴家是老赖,如果不肯付剩余的银子,又非得再要一个女儿,到时又该如何是好呢? 

 常三嫂已经没有女儿了,倒是常四嫂还有一个才刚满13的小闺女。 

 她每每想到这里,便焦虑得吃不下、睡不着,时常阴沉着脸,成日提心吊胆的。 

 “吴家人这么豪横?”赵福生说道。 

 “他们是县里的大户,在县中颇有关系——”常三嫂垂泪: 

 “如果是二哥还在世就好了——” 

 常二如果活着,他是杨开泰女婿,又在杏林苑干了多年,杏林苑的东家与吴家素有往来,说不定从中还能周旋一二。 

 她哭哭啼啼说完这话,赵福生淡淡的道: 

 “如果他还活着,也没这场官司。” 

 那倒也是! 

 常家两个女人同时沉默了下去。 

 “一天天的,明明有好日子不过,何必折腾。”赵福生摇头:“从你们话中说来,杨开泰也并非无情无义的人——” 

 更何况常二死因五仙观的人不清楚,赵福生却再明白不过,这件事牵涉了鬼案,常五嫂的恶意猜测纯粹是两家以前积怨甚深,因儿子之死一下全部爆发了出来而已。 

 “亲家公是为人不错,可是、可是人命关天呢——”常三嫂小声的道: 

 “这人好端端的就死了,总要有个说法不是?” 

 “所谓的说法就是利益分配。”赵福生笑了一声。 

 常四嫂听闻这话有些不服: 

 “那也不是这样说的。” 

 “既不是这样说的,那我说常二之死与杨开泰无关。”赵福生道。 

 常三嫂便有些不快了: 

 “闺女,你只是外乡人,又不是知情人,你说了怎么算数呢?” 

 “咱们大小姐很聪明的。”孟婆笑眯眯的道: 

 “她说的话就是对的。” 

 两妯娌面露不以为然之色,没有吭声。 

 赵福生似笑非笑,偏头盯着常三嫂、常四嫂看,她的目光清冷,仿佛要看进两人内心,直看得二人心中发虚,不由自主的将头扭了过去。 

 “我说的话不算数,那么就算你们这桩官司打成了,要是上阳郡最终判杨开泰无罪,你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样的丧气话可不兴胡说!”常三嫂有些惊恐,随即语重心长: 

 “妹子,这些话你当我们面说一说也就算了,千万别当我娘面提起,不吉利。” 

 赵福生笑了笑: 

 “非是我讲话不讨喜,而是人命官司讲究人证、物证。” 

 按照常家人的说法,常二是在收工之后与府衙差役一道相约喝酒,归来途中酒醉落水淹死,尸体是第二日才被人发现的。 

 “是——”常三嫂见赵福生说话井井有条,莫名心中有些发慌,点头应了一声: 

 “定是、定是杨开泰——” 

 “话不是你们这么说的。常二是淹死在哪个地方?附近有没有住人?” 

 其实谈话进行到现在,赵福生已经有九成把所杨开泰是无辜的。 

 但常二死后厉鬼复苏,且他死亡的症状与东屏村、何家村最初的鬼祸之源相似。 

 常二厉鬼复苏在黄蟆镇之后,这桩鬼祸之源不在他身上。 

 赵福生推断:常二之死,应该是与他被厉鬼法则标记,死于鬼祸,死后厉鬼复苏。 

 因此要想真正追溯祸害了文兴县的这桩可怕祸,首先得查询常二生平,从蛛丝马迹中找到他与厉鬼法则的交集。 

 “是、是在上阳郡中——”常三嫂结结巴巴道。 

 赵福生再问: 

 “郡中哪里?一个郡这么大,总有具体地点的。”她语气平缓,神情也并不凶戾,却莫名给了常家两个女人极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