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张祖籍

 第四百八十五章  初时县里的人都说这些只是乡俚传闻——街头巷尾时常有人非议,说是乡下人见识不多,遇事容易大惊小怪,以讹传讹,说什么死人回家。 

 这种说法甚嚣尘上,开始人人都当笑谈,后面则不对劲儿了。 

 各地村镇闹鬼的事件一报再报,同时文兴县也开始下雨。 

 差役、杂工及县里各富户家中接连有人死亡。 

 消息传递滞后,许多人后知后觉,但唯独钱忠英留了个心眼——他想起早前胡时阻止自己搅入加税这桩事情中,再联想到近来闹鬼传闻,猜测是不是真的县里开始闹了鬼。 

 胡时作为驭鬼者,恐怕早察觉到不对劲儿,有心要保钱家一命。 

 一念及时,他更加恐慌了。 

 “事后我有意查览近来半年死亡名单——” 

 非正常死亡照例会上报官府销籍,一些人对此不以为意,上报得慢些;有些人较老实,便照规章办理。 

 钱忠英也算有几把刷子,这一查之下倒真让他查出些端倪。 

 这半年死了不少人,当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他找到官府内部的人,请其喝了一顿酒,拿到了当日随同县令费明光入郡的名单,一一对照下,竟发现死的人大半与这些人吻合,且都是溺水而亡。 

 当日一共去了七八十人,半年内陆续死了有四十人之多。 

 钱忠英想起当时查到资料的情景,打了个寒颤: 

 “…这还不包括未记录在册的人。” 

 后来他觉得不放心,将名单上死亡的人依次勾去,拿着名单再度走访,发现其中其实有十几人已死。 

 离奇的是,这些家里人也之后接二连三的死了。 

 这样一来确实是鬼案了。 

 他拿着自己查来的消息去寻胡时,那时的胡时已经不大对劲儿。 

 钱忠英说到这里,沉默了半晌。 

 凭心而论,他内心深处对于胡时是十分怨恨的,可是胡时变相的又救了他全家一命。 

 “我去见他时,他的眼神不对,不像活人,像是鬼——” 

 许久后,胡时才冷冷的告诉他,让他不要再调查此事。 

 胡时说:“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文兴县我是走不掉了,你带家人入上阳郡。” 

 他可能早在文兴县鬼祸前就做了准备,在郡中买了栋宅子,留了一些钱,替他活动了一番。 

 钱忠英也是精明人,当即照他吩咐,让家人收拾细软即刻出城。 

 “就是上个月的事儿——”他伤感道: 

 “我们走后的当天,听说县里办了丧事,县老爷跌入河中淹死了。” 

 他打了个寒颤。 

 鬼祸爆发越来越快,钱忠英入郡后,安顿下来很快靠着胡时留下的钱及提前布下的人脉在郡中府衙获得了典史的职缺。 

 他从文兴县出来,也一直在关心着文兴县的一切。 

 “十二月下旬还能听到一些消息,我打点了守城的士兵,据他们说有文兴县逃难来的人,后来就再也没听到了。” 

 文兴县估计是在一月就彻底沦陷。 

 赵福生听到这里,说道: 

 “文兴县的鬼祸源自于郡里,并非我们一开始猜测的县镇魔司驭鬼者厉鬼复苏导致。” 

 其实这一点早在她从文兴县出来,路经五仙观借住时,就已经猜到了,如今只是从钱忠英嘴里得到肯定。 

 孟婆也道: 

 “照钱典史这样的说法,胡时厉鬼复苏后,说不定还克制了一番文兴县的鬼祸。” 

 赵福生点了点头。 

 范必死也道: 

 “大人,我感觉文兴县的鬼祸,像是上阳郡有意为之。” 

 刘义真应道: 

 “朱光岭任上阳郡将领后就要加税,且特意征集了不少人入郡,如果鬼祸的源头是他,那么他是有意要拉整个上阳郡陪葬的。” 

 钱忠英目光闪了闪,没有说话。 

 赵福生看向他: 

 “你接着说下去。” 

 钱忠英道: 

 “大人,我进入上阳郡后,发现上阳郡也在下雨。” 

 他只说这一句话,众人便明白他话之意了。 

 从文兴县出来,钱忠英是谈雨色变。 

 本以为郡中情况会好些,哪知仍是有雨,他事后找人打听,说是钱上阳郡的雨已经连续下了一年多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