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老张祖籍(第3页)

 他的话令得众人愣住,丁大同道: 

 “好像是听说上阳郡十分特殊,冯大人当时也提醒我要小心呢。” 

 此时路况艰难,沿途偏僻山地多,山贼、匪徒也不少,许多人少有出门——就连丁大同这样的驭鬼者也对上阳郡的情况不大清楚。 

 就在这时,张传世开口道: 

 “上阳郡的房子是划坊而治,共分十坊,每坊之外建高墙围住,坊间设一坊主或是里正管事。”他的话成功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他身上去。 

 “除了其中有两坊是交易的坊市外,其他都是居住地,镇魔司应该位于坊市最中心,那里住着郡城中最多的达官贵人。”说完,又再补充了两句: 

 “白天的时候坊间各处应该都会开门,供百姓出入,到了夜晚会闭门。” 

 “对对对。”钱忠英连忙点头:“张爷对上阳郡的情况是清楚的。” 

 张传世的话令众人有些意外,范必死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老张,没想到你竟然知道上阳郡的事——” 

 张传世翻了个白眼: 

 “我知道的事多着呢。” 

 说完,他又定了定神,接着道: 

 “大人,其实我祖籍隶州武清郡,只是早年家里出了事,后搬迁至帝京。” 

 他的话令得众人有些吃惊,范无救瞪大了双眼: 

 “老张,你竟然是帝京人?” 

 “我是帝京人有什么稀奇的?”可能说到这个话题涉及了曾经的过往,张传世明显有些心情烦躁,没功夫陪范无救斗嘴,摆了摆手如挥苍蝇一般: 

 “去去去,我跟大人说话,你少来插嘴。” 

 “嘿嘿。”范无救笑了两声。 

 张传世皱着眉本能还想说他两句,但刚一张口,便自己忍不住先笑了。 

 经他这样一打茬,他心里的烦闷便散了许多,整个人也变得镇定了些: 

 “我是在帝京出生,在我9岁时,我爹才带着我搬离帝京。” 

 “老张,你几岁了?”范必死问。 

 张传世不想理他,孟婆也问道: 

 “小张,你几岁了?” 

 一样的问话,张传世犹豫了一下,仍答道: 

 “67了。” 

 孟婆道:“也就是说,你搬离帝京时,是58年前,大汉朝194年?” 

 张传世点了点头:“是。” 

 范无救震惊:“老张,看不出来你这么大年纪了,难怪头发掉得只剩头顶一圈了呢——” 

 张传世心情恶劣,却差点儿被他逗笑,恶狠狠的瞪他: 

 “关你屁事。” 

 说完,又不安的看向赵福生。 

 赵福生的直觉敏锐,思维反应很快,且记忆力惊人,他总觉得自己的底透出太多,极易被她看出一些他本来试图要隐藏的秘密。 

 “大人——”他喊了一声。 

 赵福生若有所思: 

 “这个时间有点巧合啊。” 

 她这叹息漫不经心,可落进其他人耳里,却令得众人神色一顿。 

 张传世心惊肉跳,手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他双手紧抱,缩进了袖口里,试图摆出与平时一样无赖的神情。 

 “巧、巧合吗?” 

 张传世干笑了一声。 

 “大人,不是48年前呢。”孟婆提醒了一声。 

 赵福生笑了笑,点头: 

 “我知道的。” 

 她说完,却见刘义真盯着她看,显然刘义真也反应过来了。 

 “你这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刘义真惊叹:“这么多事,涉及到年份、事件,又多又杂的,也难为你记得这样清。” 

 他这话一说出口,显然表明他已经知道赵福生提及的‘时间巧合’是什么意思。 

 范无救性情较急躁,闻言催促: 

 “义真,你别卖关子,有话只管说就是。” 

 张传世叹了一声: 

 “我跟义真果然是冤孽。” 

 刘义真就道: 

 “58年前是帝京无头鬼案爆发的时间,我爷当年就是因为这件事,丢官回故里。” 

 他这样一说,众人便明白了赵福生说起这话的缘由。 

 “实在巧合——”范必死犹豫:“巧合?” 

 张传世露出认命的神情: 

 “不是巧合,我们是在无头鬼案发生时,离开的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