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冒充身份(第3页)

 她一问话,那被张传世搀扶着走的谢先生目光一闪,‘哎哟’声停了停。 

 “是,从镇魔司新任的大人来了之后才开始下的。” 

 老头儿点了点头。 

 “这样的事你竟然知道?”赵福生有些意外,老头儿得意道: 

 “你不看看这清正坊内住的都是什么人!” 

 “一般没有门路的,进不了这里,守门的活儿也是要抢的。”他笑着道。 

 “听说下雨与朱光岭驭使的鬼有关。”赵福生一说完这话,老头儿笑意一僵,脸色立时变了: 

 “你怎么敢直呼朱大人名讳。” 

 他又怕又惧,当即定住了脚步: 

 “你们这样没规矩,早知道不敢你们进城了。” 

 老头儿的话令得赵福生有些吃惊。 

 朱光岭以上阳郡38县的人命为祭祀,喂养自己驭使的鬼,如此丧心病狂,且从上阳郡终年下雨,可见他处于厉鬼复苏边沿——这样一个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芥且状态不稳的驭鬼者应该不得民心才对,可赵福生提起他名字,只是没有尊称他为大人,竟然就受到了老头儿不快的瞪视。 

 “你敢对我们——” 

 范无救哪能听老头儿这话,正要发怒,赵福生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能屈能伸,笑着道歉: 

 “对不住了,我们初来乍到,不太懂上阳郡的规矩,你跟我们说一说,算作我们欠你的人情。” 

 伸手不打笑脸人。 

 尤其是赵福生之前表明过身份——疑似与楚王后人一脉有关联,老头儿脸色青白交错,半晌接受了她的赔礼,又提步往前,同时提醒诸人: 

 “上阳郡不比其他地方,我劝你们谨言慎行。” 

 赵福生道:“多谢你的提醒。” 

 她一说完,又道: 

 “只是我不明白,不瞒你说,我们从徐州来时,途经了文兴县,县里发生了一些鬼祸,恰好也是与雨有关。” 

 赵福生说话时看着老头儿,老头儿露出了然之色: 

 “原来如此。”他似是明白了赵福生等人谈雨色变的原因,却对文兴县受鬼祸一事并不意外的样子。 

 赵福生又道: 

 “下雨之后,地面会出现这样的脚印,人踩了脚印可能会死——” 

 她已经说了不少,可老头儿却并不畏惧,在她说话时甚至主动踩入了一个脚印形成的水洼中。 

 水花四溅,将他脚上踩的鞋子浸湿。 

 “在其他地方脚印踩不得,可是在清正坊却恰恰相反。” 

 老头儿笑道,有些骄傲的对赵福生道: 

 “这里恰好是要踩这些脚印,才是保命的法门。” 

 他这话一说完,众人俱都愣住。 

 老头看了看天色,催促众人: 

 “咱们别只顾说话,大家走快些。” 

 众人心中充满了疑惑,但大家一路行来,确实早踩过无数脚印,此时也没必要避闪。 

 虽说赵福生有意要查上阳郡的情况,可这会儿大家初来乍到,随行队伍中还带了卢家人,因此都打算先到客栈安顿下来,后面再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情景。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跟在老头儿身后淋雨穿街走巷,约步行了两刻钟功夫,便见一栋三层小楼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里的建筑风格与早前宝知县本来的定安楼相似——只是与原本的定安楼比,此地的楼少了几分历史沉淀后的古朴,多了几分雕刻的精致。 

 到了这个时辰点,大楼早就已经闭门谢客。 

 楼外挂满了灯笼,照亮四周,但楼内却漆黑静寂,仿佛一座空无人的房子。 

 老头儿一见此景,心中有些不安,脸上露出懊悔之色。 

 但人来都来了,他仍是硬着头皮上前,敲了两下大门。 

 ‘砰砰’的敲门声传开,四周传来回音,楼内无人应声。 

 老头儿的脸色微白,额头现汗,隔了半晌,他又举手敲了两下。 

 ‘咚咚。’ 

 这两声敲击声的回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楼内仍然无人应声。 

 “我……”老头儿打起了退堂鼓,目光闪烁,不敢看赵福生眼睛: 

 “现下太晚了,我也没本事敲开门,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你们自行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