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太尉,你老了(第2页)




    “秦度饮败,负伤难起,我意让褚飞暂领此职,殿下以为如何?”朱龙绕开了这个话题。



    “我不同意。”周彻想都不想就回绝了:“负伤便要停职,将来哪个将领敢冒险?”



    “我讲的是当前之势。”



    “我讲的是日后之路!”



    “叛军势如此,只能顾眼前。”



    “叛军势如何?我怎未曾见!”



    周彻豁然转身,盯着朱龙:“太尉,叛军势如何?”



    “火焚六郡,残民百万,威胁三河,势已滔天。”朱龙回道:“我见得多了,深知败军只在骄兵之时,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周彻笑了:“太尉,你老了。”



    朱龙愣在当场。



    周彻已转身离去。



    董然蹙眉:“太尉,褚飞之事?”



    “容后再商量。”朱龙摆了摆手。



    周彻总督六营,这件事绕不开他。



    等到离开此处,董然又道:“方才六皇子所言,似有归责于您的意思。”



    朱龙笑了,道:“只这一条路走,如何证明我是错的呢?”



    “陛下不问过程,只要结果……只要我最终能平定并州之乱,便有功无过,谁也究不了我的错。”



    “何况,我有错吗?”



    “自然无错!”董然失笑:“他太年轻了,且在河东刚立奇功,自是急切之时。”



    “他的急切不是立奇功,而在于并州的主动。”朱龙轻轻摇头:“一步缓,则步步缓,他深知此理,却又无可奈何,故今日猝然爆发。”



    “原来如此。”



    随后,朱龙下令,命步卒率先入驻关内,骑兵驻于关南。



    使团营内,梁乙甫询问身旁人:“他们备骑兵了吗?”



    “没有,他们将骑兵放在军后,不打算动用。”随从回道。



    骑兵步兵动静差距很大,是瞒不过同行军的人的。



    梁乙甫微微点头,走向萧焉枝帐中——萧焉枝依旧被扣在周彻帐里,唯有她的婢女在此。



    “我清楚。”



    婢女点头,将信绑在海东青脚上:“夜黑之时,再行放出!”



    周彻主帐内,皇甫韵道:“一定要当心,除了盖先生外……这十人你也带去。”



    她将手一引,帐外走进十个雄壮大汉,尽是身材高大,面容凶悍粗犷之辈。



    一眼便可看出,他们和汉人长相有所差异。



    周彻目光微动:“湟中义从?”



    湟中义从,是凉州精锐,主要由西凉一带的羌族和其他各族勇士组成。



    他们听命于大夏,随军征讨。



    “应该叫他们为斗安义从。”皇甫韵道:“湟中义从中,会择选勇士,力冠百人者,授斗安义从。”



    周彻没有跟她客气,连带着十名斗安义从在内,共领百骑。



    这百骑之中,除盖越、许破奴外,还有马修、叶镇山这样的老五送到河东的武人。



    周彻择其中精锐可用者,得强悍武夫二十余人。



    河东百万众中,力撼一方的勇士四十余人。



    其余的,则是最开始追随周彻的甲士中,挑出了最善战的二十几人。



    他在里面披上铁炼衣那件坚不可摧的细甲,外面又裹上一层铠。



    将九歌挂好,提起一口大槊,翻身上了一匹皇甫家从西凉送来的宝马。



    引众百人,入埋羊涧,向北直行!



    ——张梓城



    紫镇东斩刘梁后,硬是用疑兵之计演了韩雄一个晚上。



    直到天快亮时,韩雄等人才察觉到不对。



    “恐刘梁失手。”



    就连对张梓城内了如指掌的张英都这般说:“张梓离太原颇有距离,卷入并州大案的人不多,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必愿意造反。”



    “如果秦升尚有余力,陆轩团结城内之人,或已将刘梁镇压。”



    韩雄脸沉了下去:“极有可能!”



    他安排人小心靠近城墙,打算先通一顿话。



    “放!”



    谁知,紫镇东早已候着,见人过来,立即下令。



    军士起身,箭矢怼着脸射下来,将一片叛军掼倒。



    韩雄大怒,下令攻城。



    他将进攻部队三分,分别由吕轻山、薛定和张英率领。



    每人负责四个时辰,十二个时辰轮番攻击,不给城中片刻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