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周彻太快了(第2页)




    朱龙声音僵硬:“殿下一日之内,大破叛军,连复九城,此并州之福。”



    周彻大笑,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太尉还是将这些好话留着,说与父皇听吧!”



    就此离账。



    “太尉……”



    等到周彻走了,诸将才觉胸口压着的巨石被卸下,纷纷出声。



    朱龙满脸疲倦之色,只是挥了挥手。



    诸将不敢停留,步伐匆匆。



    董然留步,面带难色:“太尉,他这是挟功逼您揽责啊!”



    朱龙叹气:“董公有什么要说的吗?”



    “太尉当真愿意屈服吗?”



    “不屈服,又能如何呢?”



    “他只能逼迫您,但决断诸事的权力,还在陛下手中。”董然道:“陛下为顾大局,北战初开,只要您不开口,他绝不会轻易换帅。”



    “因此,是进是退,是就此揽下一切黯然退场,还是后续寻机弥补,全由您一念而定。”



    顿了顿,他又道:“凭您的威望,哪怕退下来,也可以暂居九卿之职。”



    譬如,自己也跟着背点锅降职,然后这个前将军不就空了出来?



    朱龙眼神闪烁,望向一旁:“取我笔墨来,拖了半日,是该上书了。”



    周彻帐中,张伯玉持笔,周彻口述:



    “国难当头,诸将避战在后,酿酒作乐,还假借激励军中士气开脱,实在可恨。”



    “为收三军之心,请父皇特准儿臣,待时机成熟时,驱此数将上阵,命其与叛军大军决死!”



    张伯玉愕然顿笔:“殿下,真这么写,陛下能答应我们吗?”



    “你写就是了。”



    ——太原,晋阳。



    原并州第一城,如今所谓晋王的都城之所在。



    自朝廷大军火速出发,兵发并州以来,韩问渠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作为此前朝廷的封疆大吏,他很清楚大夏内蕴的武力有多么恐怖。



    按照最开始的估算,朝廷大军至少还要准备一个月才会出发。



    这一个月时间,可以让韩问渠扩充人马、加构防事,吃下重要关隘……更重要的是,给他身后的西原足够的入局时间!



    然而,天子的速度太快了。



    大军迅速抵达天井关,完成了对自己的封锁。



    继而对张梓展开争夺——



    “张梓一旦失去,整个并州大局,都将转为守势!”



    能出任边郡封疆,韩问渠不可能是完全不知兵的文吏。



    张梓一失,天子的利刃,便压到他脖子上了。



    距离他造反,才过去了几天!?



    故而,他不断传书给自己的儿子韩雄,让他不计代价,务必吃下张梓!



    此外,他还向秘密来到晋阳城的呼延贺兰求助:“王子,我军中极缺骨干,朝廷此番来军皆是精锐,若是正面交战,恐难得胜!”



    “若得大原之军为骨干添入,这可无忧矣!”



    “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呢?”呼延贺兰满脸无奈:“只是我朝太子和郡主都在周彻手里,投鼠忌器,下场不得。”



    “张梓若被拿回,我儿若军败……并州大势危矣!”



    “晋王勿忧。”呼延贺兰也只能安慰:“我已遣使数批,催促他们尽快完成人质交换。”



    “此外,张梓的地形我已研究过,即便公子于前线战之不利,也可以抽身后退。”



    “彼时借这六万之众,协防羊头山,拖到我朝大军抵达……”



    “——报!”



    “急报!”



    急促的喊声,使替呼延镇定分析的声音猛然止住。



    他望着来人,心头微动,隐有不妙之感。



    韩问渠豁然起身:“什么事这么急?!”



    “启奏大王,赤延陀将军于羊头山传来急报——”



    “除夕夜,周彻大开城门,纵兵出城,破我军于城下。”



    “六万大军,一夕尽毁!公子不愿逃离,身赴阵死。”



    “大将军吕公被擒杀、骠骑将军薛定被王颉所杀,张梓北面九城,俱被朝廷人马夺回。”



    “朝廷先锋丁斐所部,已推军至羊头山下涅县城中!”



    刚站起来的韩问渠,身体猛地一震,随即往后倒去。



    “晋王!”



    呼延贺兰伸手将其搀住。



    “我儿……”



    韩问渠悲痛闭目,眼泪流下。



    除两子一女外,他其余亲人,俱被朝廷问斩。



    如今又折一个……还是极具武略,为自己臂膀助力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