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砲阵(第2页)




    周彻僵硬的半蹲在那,看着前方盖上白布的横尸:“所以,你们从山崖上跳下来,就是为了向我求援?”



    “是。”



    “并州王氏遗罪王颉,托我给您带句话。”



    “说吧。”



    王川再次抬起头时,已是涕泪纵横:“他说,求求您,救一救并州的百姓。”



    “没用了……”



    前方,一名军医叹息一声,又用白布盖住了一名王氏子弟的面庞。



    “我会的。”



    周彻肃然起身,摘下了头顶的兜鍪。



    周围将士,纷纷取盔肃立,将头颅垂下。



    “传我令,收众人之尸,就地厚葬于羊头山下。”



    “殿下。”有文吏果然,轻声道:“王氏众人,皆有叛逆之罪,俱为逃犯之身。”



    周彻没有责怪他,而是道:“未见逃犯,只见义士。”



    “何事?”



    朱龙来了,带着一群将佐。



    周彻未多言语,而是将一封染血的信放到他手中:“你自己看吧。”



    朱龙扫了一眼。



    只觉当中文字,个个刺目,整个人一震,僵立在那。



    “太尉?”



    “朱公?”



    董然出声唤他。



    朱龙无神的抬起手,将信递给他。



    董然看后,当即失声:“韩问渠怎敢?他怎敢如此啊!”



    朱龙望着前方横尸,亦摘下冠来,将头低下。



    风吹起苍苍发色。



    可见其下,冷汗垂流。



    “殿下!”



    许破奴快步跟上周彻。



    这厮扶着刀,面色狰狞:“让我挑一些敢死士卒,再去试试吧!”



    周彻看着他:“告诉张伯玉、紫镇东,不必再攒了,将东西都拉上来吧。”



    “是!”



    不久,紫镇东最先抵达。



    他带着十辆大车,车上盖着茅草,小心的挑了一片树林遮挡处,将车停下。



    撤开茅草,车上堆砌着整齐的大陶罐。



    陶罐口极小,已被封死。



    “陶罐还有,但是当中填的料不多。”紫镇东告知周彻。



    周彻点头,又去查看张伯玉的砲车。



    足足一千一百架新式砲车,被拉到了同一片阵地。



    “传令,山上所有佯攻部队撤下,进掘工事停止。”



    “太阳下山后,开始发砲,以石当先。”



    “投石五轮后,换上火砲!”



    张伯玉抱拳:“是!”



    命令即刻下达。



    最前方驻扎的正兵、举着比木板还宽厚木墙的辅兵、借助山势挖沟的民夫,通通退下。



    “朱公!”



    董然匆匆来到朱龙帐中。



    见他依旧坐在那发呆,便问:“朱公还在想先前的事?”



    “怎能不想?”朱龙叹息,盯着铺开在桌上的那封信:“并州此劫,死伤无数,待大战之后,注定是有人要担责的。”



    天子很宽容么?



    他只是爱惜自己的名声罢了。



    王宸身死、王氏覆灭,世人谁会说天子做的不好?



    没有,人人都说他仁义至极,他不曾出面作恶,但他依旧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并州战后,并州人的仇恨,又该由谁来背负呢?



    在唯名是举的大夏,这样大的舆责,谁又能担得起呢?



    “先不提了,是他有动作了?”朱龙问。



    “是。”董然呈上文书:“他将前沿之军悉数撤下,打算用砲车了。”



    “欲求胜于砲车么?”



    “我认为,他还是太天真了。”董然摇头,道:“新砲固然威力不小,但这不是本力。”



    什么是本力?



    军队本身的强势!



    砲车存在的岁月已经很长了,但这玩意在战场上从来都是个添头,没有人会认为此物能主导胜利。



    姑且算你千砲齐发,命中率有多少?



    攻坚时,又有多少被工事阻拦?



    野战时,此物效果更低……敌军一旦移动,那就没法了;敌军一旦抵近,那就只能弃砲而走了。



    “朱公。”



    董然靠近一步,压低了声音:“若是六皇子此砲建功不得,太原之难,当由您解。”



    朱龙望向舆图:“你是说,动用二皇子部?”



    “是。”董然指着雁门一线:“二皇子部抵达后,命霍洗忧继续把守,让二皇子将兵直下,扶救太原局势!”



    朱龙望着舆图出神……



    羊头山上,见周彻将人撤下,赤延菹见之大喜,笑道:“阿哥你多虑了,山下的人非但没生气,反而像破了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