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漫漫104(第2页)
只是以前传播途径不广,大家不知道罢了。
“你安生心,咱家这么多人守着呢……”
桐桐:“……好!都守着。”只要你们安心,想守着就守着吧。
她怕韩英老想这个,就岔开话题:“说是腋下有个瘊子的男孩,丢的时候三岁……”
“回头我在群里喊一声,都打听打听。”
“嗳!”可算是把这一茬给打搅过去了。
家里人都猜是男孩还是女孩,四爷和桐桐谁都没说。
饶是觅觅心细,总是盯着四爷给孩子准备的东西,可也没察觉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男女区别来。
果果心说:没有看出男女区别,那就肯定是女孩。
要是男孩,就绝对不会出现类似于粉色之类的东西。自家姐夫准备的只是不单纯是粉色而已。
十一月下旬,二十三号,桐桐提前去了医院。
家里人换着守着,确保病房一定留人陪着。四爷从港城请了产后团队,随后就住家里了照顾。
家里人总以为得住个三四天院,这才能生吧。
结果就在当天晚上,十点一过,桐桐看向开始打盹的张舒:“妈?”张舒激灵了一下:“啊?要啥?”
“妈,羊水破了,叫大夫吧。”
这么快呀?
从羊水破了,到孩子生出来,她自己跟着抱孩子的护士走出来,中间不到两小时。反正孩子生在了夜里十二点之前。
四爷推着轮椅在外面,叫她坐上:“孩子很好。”
嗯!看了,是个非常健康的姑娘。乖乖巧巧的哭了那么一声之后,就安静了。
因着家里有团队,真就在医院呆了一天就又回家了。回家了,桐桐就真的休息了。她跟孩子几乎是隔开养的。
除了母乳之外,孩子有奶奶和姥姥换着看护,两个保姆陪着。
但是像是给孩子洗屁屁之类的,两人都不叫保姆插手。觉得保姆没轻没重的,韩英还说:“有些孩子胯骨那里一动就咯噔一响,那都是孩子筋骨软的时候带孩子的人没侍弄好。”
桐桐:“……”行吧!孩子在别人的手里像是玩具,在自家人手里拿就是个炸弹,再怎么小心翼翼的都不为过。
果果趴在孩子边上,不停地盯着孩子看,然后问说:“姐夫,她就叫当归吧。”
四爷刚洗了手出手,才说抱孩子呢,就听小舅子这么说了一句。
果果看着外甥女跟馒头似得脸,再说了一句:“我想给她取名叫当归。”
早就当归了,归了,大家的日子才好过的。
觅觅拿了消毒过的口水巾,‘嗯’了一声:“好听!”叫当归最好听了。
四爷:“……行!”既然姑姑和舅舅都说,应该叫当归,“那就当归吧。”
当归有‘药王’之称,十方九归,用当归无用不通不畅的。
桐桐听说的时候也没反驳,当归……真的是个好名字!也盼着当归的人归家之路能顺顺畅畅。
至于我们小当归了,“这一辈子,也十事九顺遂吧。”
托小当归的福,没半个月,那个腋下有瘊子的孩子,他的父母找到了。孩子丢了之后,夫妻俩过的磕磕绊绊的。孩子的爸爸在工程队,常年不在家,铺设天然气管道,这都是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