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24(第2页)

她只动口,不动手,叫小如自己来。

关小海要帮忙,桐桐也不拦,只叫他负责火就行了。

里面两个儿媳妇做针线,外屋的炕上,三个小的在念书复习。闺女和女婿做饭收拾,桐桐就动个嘴。

四爷带着老大和老二,借了大队上的骡车,去县城了。

那些铺子的资方,人家的日子正经不错。早前就攒下家底了,要宅院有宅院,要铺子有铺子,攒下的钱财那可都是真金白银。说实话,就是人家十年啥也不干,吃不穷穿不穷。

合资之后,还照样担任店铺的经理,拿着工资,按月分红。

猛的给店里添人,你得叫人家看得见利呀。小县城的布匹生意本来就没那么好做,现在这境况,更多的都是自己织布,自己染,黑灰都染不匀称。

四爷就给出主意,可以跟公方代表商量,收购站可以代收农户出的小尺幅布,而后布铺自己染,以前的布铺都带自己染的。染完之后,小尺幅布给孩子裁衣是合适的,颜色也可以鲜艳一些。

这是可以走礼的!社会稳定,人口生育高峰期,小尺幅布大小固定,颜色多样,这是有利可图的。

如此以来,你就需要染布的师傅。

金镇原先给这位老板清理过库房积压,两人有些交情。进来以后,就说有事相求。借钱是没有问题的,但话说到这里,却跟借钱不相干,只说了这么一个主意。

就听金镇又说:“只要做的好了,这就不仅仅是个布铺了。为啥不能是个厂呢?是个专供婴幼儿的厂呢?”

这还真就是个好主意!

“老兄,今儿不走,留下吃顿饭。”然后喊了他儿子,“你去请一下刘经理。”刘经理是公派经理,一样的,把营业额拉上去,这也是他的职责。甚至与他能否晋升有关!

坐在桌上一谈这个事,刘经理就说能行,“大有可为!不要怕在咱们铺子销售不出去,若是可以,咱们反向给供销社供货。原材料不够,也可以从各地调配,收购站都动起来,原料是不缺的。这就是咱们合营之后,制度的优越性。”

资方去后面上厕所的时候,他老婆拦住他:“这是个好主意!小尺幅布不光是能做孩子的衣裳……女人里面穿的……小褂子、小裤头,这布做了好看……”

“嘘!小心人家说咱是小资产……”

就是好看嘛!人家说给孩子买的,你知道人家回去做了什么穿?穿里面也没人知道。肯定特别好卖,“你问老金,是不是他闺女想来上班,这要弄起来就缺人,咱也要给店里放点跟咱走的近的人!老金家的姑娘行,这个面子得给。”

给给给!没说不给。老金要是能来,我更欢迎!

四爷这几天就是忙着跟人家彻底敲定这些个事情。带着两个儿子,是告诉他们,这有些事应该怎么办。求人办事,得看能不能张开这个嘴。在情分不到的时候,你得考量,你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然后金禄回过味来了,“我去问问,冬学班还要不要扫盲老师。”

扫盲的老师从各个学校抽调,是没有工资和补贴,自愿服务大众的。

冬学班就是那种冬天没啥活,各个街道都有,只要有空,谁都能来上课的那种。这种班除了过年那几天之外,其他时间还能上半个月的课,一天学十个字,半个月也能写一百五十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