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47

夫妻团圆,带来的结果除了劳动力增加之外,还有学校、托儿所必须先期完工。而在这之后,还有孕妇越来越多的情况,怀上了当然就得生。

桐桐盯着山羊的肚子:这可是山羊奶呀!

这么多孩子呢……自家也会添孙子!孩子谁带?

桐桐在会议上,提出一个想法:“除了托儿所之外,我们还需要育儿所!产假之后,谁来保育呢?这是我们的工友都在关心的问题,而作为工会,我们也应该切实的解决工友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所以,我建议我们农场办育儿所,保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们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婴幼儿除了米汤喂养之外,我们还有山羊奶作为补充。”

产育假三个月,孩子差不多就快过百天了。

这么大的孩子送去育儿所,单位集体保育,在而今这是比较靠谱的办法。

谁家不添孩子?谁家舍得把那么大点的孩子扔在家里,叫大点的孩子看着,或是几个一组,轮流看孩子,弄的忙忙碌碌的。

就不如把孩子放去保育,中午有几辆马车多跑几趟,还能给孩子喂奶。单位贴补点小米汤,贴补点羊奶,抵了这一年给该职工的福利就行了。若是孩子多,那就额外交一部分钱或是粮食,这个随后再协商。

就这么糊弄糊弄,孩子就过了两岁了。能自己吃自己喝了之后,往托儿所一送。托儿所收两岁到六岁的孩子,之后还在单位内的学校读小学,读中学。

这个提议工人听了,就真的很受欢迎了,谁不拥护?

要么说大姐还是大姐呢,真的是咱们愁什么,大姐就给咱解决什么。

四爷:“……”想解决大家的问题是真,想着她之后得有那么多孙子孙女管不过来也是真。

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得先解决大家的问题。等大家都得到了便利,咱自己也就顺便得了便利了。自家这种的,回头就得拿钱拿粮把孩子送进去,但这也是解决了大问题了。

钱和粮小两口子都负担得起,要劳烦的也就是他们下班才能来接,而自己和桐桐离得近,下班先把孩子接回家,等着他们忙完自己的了,再来把孩子接走。

是的!桐桐就是这么想的。我守着这么些奶羊呢,咱自己的农场就能产奶,可回头咱自己农场的孩子干看喝不着。那不行,指标是指标,指标也得是咱们留够自己的,保证了咱自己的工人福利之后要考量的。

毕竟,便是产奶,羊奶的供应也只供应县城。我不能为了彰显我能叫羊奶产多少奶,就苦着自己人。

会议上,褚东平点着这位大姐:“指标得完成,咱不能……”为了咱自己,不完成指标呀!

“没不完成呀!但这盐碱地,又都是在实验阶段,总是有偏差的。”荣誉很重要,但也没有咱自己的肚子重要,更没有咱自家的孩子重要。

她就一句话:留够咱自己用的,其次才是我尽量完成指标。

大家都不说话,憋笑。

褚东平说:“这样搞,明年过年我得站在台上做检讨。”

“我替您去!”我不嫌弃丢人。

褚东平:“……”我的老大姐,我的大妹子,“这叫山头主义!这叫不顾大局!这叫只看小集体利益。”

“您批评的对,我的觉悟确实有待提高。回头我做自我批评,我检讨!”我天天年年检讨都行,反正得预留羊奶,叫娃们有奶喝,说破大天去都是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