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一席话深深打动了郭守敬,换句话说,李宽说的,简直就说到郭守敬的心坎上去了。 

 如今的万国来朝,正是他所希望的景象,稍微累上一点,对他来说算什么? 

 并且郭守敬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情是,自己真的有点老了,比不上以前了。 

 这些大臣们,虽然表面上仍然对自己恭敬有加,说着丞相威武。 

 可是当了丞相之后,郭守敬极少运动,打个仗想要亲征,那群百官们,也是极力劝阻。 

 要知道,大炎是一个进取的国度,一个书生尚且想着投笔从戎,他作为大炎的丞相,又怎么好让别人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呢? 

 他也要向群臣,向文武百官,甚至向大炎,证明自己还不老,自己还能将大炎缔造的更加辉煌。 

 于是郭守敬,直起身子,抖擞精神道: 

 “陛下说的极是,典礼有关我大炎国威,确实马虎不得,况且老夫的身体,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明日典礼便照常举行。” 

 “丞相威武!“话都说到这份上,和珅也不好再劝阻什么了。 

 “不过,郭大人大病初愈,还要多多保重身体才是。” 

 “郭大人,你只需要在典礼出面,然后具体事情交给我们来做,而且孙先生也早就想出了调养的方子,定能够保郭大人平安,“在提出意见之前,李宽早就想好了法子, 

 “我也同陛下一样,希望郭大人,能够保重身体。” 

 “好,既然如此好,在明日,典礼便照常举行,和大人,还是由你全权负责,你身为咱们大炎能臣,就多辛苦一下。” 

 和珅正准备回答,郭守敬又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和陛下暂且说一下,和大人,你暂且退下吧。” 

 “好。”虽然有些疑惑,但和珅,在看了郭守敬和李宽一眼之后,也就默默退去了。 

 一时间房内只剩下了二人,李宽问道: 

 “郭校长,想问朕什么?” 

 “孙思邈已经告诉我了,他是经过陛下您强力举荐,才能够进宫来为我看病的。” 

 在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郭守敬还是觉得和李宽,平等对话,更加顺口。 

 “我猜,陛下您肯定费了不少周折吧,那群御医我知道,他们可不敢随便叫旁人给我看病。” 

 “确实如此,不过郭校长能够醒来,那还是大家的功劳。”李宽如实诉说。 

 郭守敬中皱了皱眉头。 

 “不过我很好奇,如此医术高明之人,朕以前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如此人材,怎么就没有成为咱们的太医呢?” 

 “郭校长,你的御医自然是经过精挑细选,层层考核出来的。但是想必郭校长,你也清楚,能来到咱们面前,那也必定是有门第,有背景的人物。” 

 “而孙先生幼年,并未拜访过什么名师,他高超的艺术除了天资聪慧之外,更多的也是民间的积累。所以孙先生哪怕本事不凡,但是我们,想要知道他,也是很难的。” 

 “原来如此,”郭守敬稍稍感慨了一下,“这也就是陛下,您为什么要在雁云城,建造格物院与军事学院的原因吧。” 

 “郭校长,你说的不错,而且据我所知,当年跟障隧秀打江山的出身,也不是很高,当初正是他们慧眼识珠,所以才发现了他们。” 

 “如今大炎,正是太平盛世,出身寒微之人想为大炎效力着实困难,但大炎的发展,还需郭校长,你不拘一格的招揽人才才行。” 

 “要不然如孙先生一般的人才,还是要继续流落民间,难以为大炎效力呀!” 

 郭守敬自然听得出李宽,话中的深意,于是他长叹了一口气: 

 “满朝文武,要是都能像陛下一般。说实话就好了,陛下放心,无论格物或者说是军事学院,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老夫一定尽全力满足。” 

 “不过,陛下可否帮我一个忙,让孙先生留在宫内为我看病。” 

 “这个还是要郭校长,亲自去说为好,”李宽笑了笑,“自古以来,大人物礼贤下士一向成为美谈。孙先生这般不可多的人才,郭校长也要拿出诚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