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这就是大炎速度,李世民的震惊!


                 可以说是蒲县每一天的变化,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今年开春,蒲县百姓丰收,直接脱贫,完全可以把自家的粮仓给堆满了。

  还有蒲县今年春,

  上面有新的县令下来,据说这县令不过只有二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带着满腔热血,一入住蒲县便是励精图治。

  水泥路,下水道,灌溉系统,鼓励贸易,小学开办,中学筹划….

  各种政策都推行了起来。

  特别是紧紧抓住了,蒲县和大唐联系紧密这一点,试图把蒲县打造成一个商业中转站。

  这才短短几个月?

  成绩斐然。

  蒲县的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蓬勃往上。

  李世民看着这些记载,真的是心里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

  这样的活力,这样的冲劲,说实话,别说同县了,就是长安都比不上!

  这不,

  他站在城墙上,就是想要松口气。

  “陛下,不用担忧了。”

  “那些记载,写在卷宗上,可能显得无比扎眼,但….一切还要等到进入蒲县再说。”

  “到时候,究竟如何,咱们也能彻底的看清楚了。”

  长孙皇后轻声道。

  “是啊,陛下!”

  “不用惆怅。”

  房玄龄也附和道。

  但,

  他们现在真的是只能说些安慰的话了,其他的,他们也不知道说什么。

  李世民点点头。

  一夜无话。

  一大早,李世民便带着他们冲向了蒲县。

  …….….….….….

  蒲县。

  当李世民他们抵达的时候,太阳也不过刚刚是转到了东南,距离中午,还有段时间。

  李世民没有坐在车厢里,他就坐在赶车的地方,和李君羡并肩。

  后面的裴寂,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也都是伸着脑袋,直接把车帘给卷起来,不断打量四周。

  长孙皇后的马车,则是在后面。

  迎着初夏的风,望着大片大片的田野,在看着过往路上的百姓。

  他忽然发现,

  大唐和大炎的百姓分别,几乎真的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大炎百姓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意。

  走起路来,身体挺得笔直。

  而且做起事情,从容不迫,也丝毫没有任何的猥琐之态,落落大方。

  小孩子更是生龙活虎。

  蹦蹦跳跳,白白胖胖。

  而反观大唐百姓呢?

  说实话,能来到蒲县的大唐百姓,也算是比较富裕的了,一般的大唐百姓别说出大唐了,就算是出趟城一年能有几次?

  可即便如此,这些大唐百姓也都是不比大炎百姓。

  他们做生意,和大炎百姓谈论生意,总是讨好的,猥琐的笑着。

  精神头,万万比不上大炎百姓。

  身上都带着些许的怯意。

  刚才,

  李世民还想要证实下自己的猜测,让李君羡停下了马车,亲自问了几个人。

  果然!

  大差不差!

  “陛下,咱们大唐百姓都是纯良之辈,或许是第一次出大唐,对大炎并不了解,所以颇为拘谨。”

  房玄龄沉声道。

  “是啊陛下,大炎百姓在自己国内,自然是各方面都显示出主人的姿态。”

  “这不怪咱们大唐,全是因为地理因素罢了。”

  裴寂附和。m.

  李世民冷哼一声。

  “那你们想一想,就算是长安的百姓,可能比不上蒲县的百姓?这….已经说明了些许问题了。”

  “大炎,或许比咱们了解的还要发展迅猛!”

  李世民摇摇头。

  马车进城了。

  一下子,更是热闹起来。

  大道两侧,各种店铺都开了起来,什么书店,什么盐店,还有各种杂货店,甚至还有什么牙膏牙刷店….

  各式各样。

  甚至不少店铺的名字,他们都无法理解。

  路边,也有不少百姓摆着小摊。

  来来往往,无比繁盛。

  而且,

  人头攒动,说真的,若不是李世民知道上一年才受过灾,他真的是不敢相信,这里竟然受过灾!!

  李世民目光悠悠。

  “看,上一年咱们经过蒲县的时候,百姓才有多少?”

  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抿了下有些干裂的嘴唇,挠挠头。

  “陛下….俺老程记得,大路两侧清清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