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一章 半炷香,太奢侈了(第2页)

 而西南方则是大理国。 

 大理倒是可以考虑,听说首府柘东城一年四季如春,是个好地方! 

 不过大理也不近,中间的路途充满曲折,要经过好多的天堑鸿沟,穿过无数瘴气弥漫的原始森林,各种辎重军械恐怕连运都运不过去,时机也不成熟。 

 唯一成熟的便是北汉! 

 交通便利,大军可以直达晋北! 

 而且北汉一直倚仗契丹撑腰经常骚扰中原,攻打北汉简直是顺天应民! 

 “这几天好好准备一下,过几天咱们回中原!” 

 花蕊夫人道:“我没什么可准备的。” 

 赵光义下了床,走到她身后,双手按在她柔软的双肩上,笑道:“你的意思是,随时可以跟我走喽?” 

 花蕊夫人淡然一笑。 

 赵光义绝对不会提及孟昶,花蕊夫人也绝对不会提及孟昶! 

 这种尴尬的话题只会显得更尴尬! 

 ………… 

 大宋皇宫垂拱殿内。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魏千岁站在案几对面。 

 赵匡胤道:“听说光义他们马上就要进城了?” 

 魏千岁道:“不错!飞鸽传书刚到,根据时间推算,昨天傍晚他们应该已经进城了!” 

 “兵不血刃拿下成都,大功一件!” 

 “……” 

 “怎么不说话了?” 

 “皇上,这功劳的确很大,但是归谁呢?” 

 赵匡胤一怔! 

 他命数万大军分两路攻蜀,其中王全斌、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正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北路步骑数万,自凤州沿嘉陵江南下; 

 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曹彬为都监,率东路步骑数万自归州溯江而上。 

 两路大军于成都会合,同时进城! 

 他知道,若只是这几个人,魏千岁绝对不会有此一问! 

 魏千岁指的是赵光义在此战中的作用! 

 赵匡胤道:“光义是代朕出征,自然不能与臣子争功!这伐蜀之功当属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曹彬、刘光义五人共享!” 

 魏千岁道:“如果这五人对平分功劳不满怎么办?”做为皇帝的心腹,就要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让皇帝有所准备! 

 赵匡胤沉吟道:“你觉得他们会争这首功?” 

 “恕老奴斗胆,这几个武将向来争强好胜,互不服气,此次伐蜀乃不世之功,谁得首功之名便可名垂千古,他们岂能不争?” 

 “不错!灭蜀之功足以载入史册,换谁都不会随意放弃!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依老奴之见,这功劳可以分出一二三等,这也能起到激励作用。赏必当功,罚必称情!两路大军所遇反抗大差不差,如何区分功劳大小,可以罗列两军战况!比如杀敌数量、自身伤亡数量、摧毁敌军物资数量、缴获物资数量、自身损毁物资情况,一一对比,杀敌既多,自己伤亡又少,此为良将!” 

 赵匡胤点头道:“那就先等他们的战报统计完再议!” 

 他突然看向魏千岁,“你说光义会不会碰那个花蕊夫人?” 

 魏千岁心头一懔! 

 他最怕皇帝问这种要命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回答! 

 不管怎么回答,都会给自己套上绞索! 

 “呵呵,这大殿之内只有咱们两个,你还那么小心翼翼?我想听你心里话!” 

 “皇上,老奴真的不知道啊!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怎么敢胡乱揣测呢?” 

 “呵呵,算了!”赵匡胤知道,自从自己披上龙袍的那一刻,曾经的兄弟、朋友、同僚统统变成了臣子,身份的巨大转变曾经让他很长时间不适应! 

 曾经叫自己大哥的弟兄们都不敢和自己开玩笑了,见到自己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会跪在自己面前高呼万岁! 

 曾经助自己青云直上的魏公公,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可如今见到自己不也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一个字吗? 

 独霸高处,寂寞谁人知! 

 或许,整个天下只有凤九霄仍然敢平等对待自己! 

 “对了,凤副使有没有飞鸽传书?” 

 魏千岁道:“暂时没有!不过他的行踪一直有皇城司密探随时汇报。” 

 赵匡胤皱眉道:“你派人监视他?” 

 魏千岁道:“哪敢!这是和他约好的!这样我可以随时找到他!他要是不同意,那些皇城司的探子恐怕一个也活不了!” 

 赵匡胤这才放心,“嗯,随时了解他的行踪确实有必要,万一有什么急事找不到他那就耽误大事了!”他站起来走到大殿门口,望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