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二章 偷听的代价(第2页)

“那怎么证明其存在过?”n

袁紫珊又一怔,“怎么证明?”n

玉青子道:“是啊,既然说山盟存在过,那如何证明其存在过?”n

袁紫珊有些怔住了。n

凤九霄笑道:“道长厉害!你是唯一一个问住紫珊的人!”n

玉青子笑道:“袁姑娘不要想了!我想说的是,山盟当年既没有组织架构,也没有组织人员名单,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组织!所以成立的时候不像成立,解散的时候也不像解散。”n

常子衿笑道:“佛家说:成立即是解散,解散即是成立。开个玩笑。”n

玉青子道:“不过你这个玩笑却恰恰说中了其中的关键!山盟能成立,还不是因为你凤九霄凤少侠!说白了,你站在这里登高一呼,天下英雄自然云集,与山盟何干?”n

凤九霄制止道:“道长过誉了!有些事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当年成立山盟,是为了对抗魔教!可谓顺天应时!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成立山盟水到渠成,应者云集!但如今魔尊已死,魔教已除,天下已经没有势力遮天的元凶巨恶了,大家已经不需要拧成一股绳就可以对付那些黑恶势力了!所以我现在振臂一呼,师出无名,很难出现应者云集!道长,咱们下一个地方吧。”n

玉青子道:“这几位帝君不看了?”n

凤九霄道:“都看过了,不用再看了!”n

玉青子只得作罢,笑道:“那咱们走!”n

一行人浩浩荡荡开始继续前进。n

路上偶遇不少香客。n

这些香客看到凤九霄这群人身后竟然跟着三十个士兵,都露出了紧张的神色,自然而然地向路边退让,生怕惹祸上身!n

看着这些人恐惧的眼神,凤九霄只能报之微笑。n

不一会,便来到了天师洞。n

天师洞说是洞,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洞,而是一座道观,一个建筑群。n

众人拾阶而上。n

台阶上有不少青苔,让凤九霄想起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n

抬头望去,一个巨大铜制香炉坐落门外,炉上四个大字:古常道观!n

玉青子道:“这古常道观就是天师洞了。里边有三重殿宇。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黄帝。黄帝祠供奉着黄帝。”n

辣椒道:“玉青道长,我有几个问题。”n

玉青道长道:“你问!”n

辣椒道:“为什么天师洞不是洞啊?”n

玉青子笑道:“外边一直有三种说法。第一个说法呢,就是说张道陵张天师曾于这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的一个岩洞修行、传经布道,这个岩洞也就是真正的‘天师洞’。后世弟子为了纪念张道陵张天师,便将他修行的这个地方以及周边的建筑统称为‘天师洞’。n

那么第二个说法呢,就是说这里建筑群规模较大,比如古常道观占地面积大,房屋建筑面积也较大,整个建筑群依山势分布在白云溪与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殿堂与外廊曲折环绕,把殿宇楼阁连成一片,与周围的峭壁陡岩、群山等自然环境相互融合,从远处看,整个道观就像是隐藏在山中的一个巨大洞穴,所以把这一片建筑群称为天师洞。n

这第三个说法呢,就是说洞窟与道观建筑一体。天师洞的洞窟与古常道观的建筑紧密相连,洞窟成为了整个道观建筑的一部分,人们在参观道观时,往往会将洞窟和道观建筑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也将整个古常道观称为天师洞。”n

辣椒皱着眉头,歪着脑袋,想了想,“那到底是哪种呢?道长自己和住在这里不会也不知道吧?”n

玉青子笑道:“其实这三种说法都差不多。其实真正的天师洞洞窟就在后边,洞很小,很简陋,后世为了纪念张天师,便在洞外修建建筑,随着青城山道教的兴起,建筑越扩越大,越建越多,形成了这一整片建筑群!”n

辣椒突然瞪着大眼睛来了一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n袁紫珊轻敲了辣椒一下脑袋,佯怒道:“怎么说话呢?”n

玉青子哈哈一笑,“童言无忌!童言无忌!”n

辣椒嘴巴一努,“你才是小孩子呢!”n

哈哈哈哈……不仅玉青子笑了,杜如晦和所有狼兵都哈哈大笑!n

玉青子身后的两个年轻道长也捂嘴偷笑。n

袁紫珊见玉青子没有不悦,便放下了心。既然没人对辣椒不满,她自然不会呵斥辣椒。n

玉青子笑道:“其实辣椒姑娘说的有道理。”n

凤九霄笑道:“是吗?”n

玉青子笑道:“昔年张天师孤身一人在此结庐炼丹传道,创立了正一道,可以想象当年天师孤身一人在山上修行的场景。青城山虽然景色清幽、灵气氤氲,但毕竟人迹罕至,别说这天师洞了,就连全真观、祖师阁也不会有啊!他能以一人之力,让正一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扬光大,何其厉害?”n

“是啊,仰之弥高!”n

“自从张天师在青城羽化成仙之后,青城山遂成道教发祥地之一!各类宫观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不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