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好大一门学问,施承懵了(第3页)

 

 跟随着施承一起来的人,这次都没有在胡说八道了。
 

 他们决定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
 

 “交州到底是哪里不同?大家都捐钱只是因为可以赚钱吗?不,不对,在赚钱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可以赚钱,那么他们凭什么相信幽王?”
 

 “老百姓都把钱粮捐了,他们又怎么赚钱?幽王的那么多钱财又从哪里来?招工的工人月钱如何?”
 

 施承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好多都搞不清楚。
 

 他认真观察。
 

 前来捐献钱粮的人不少,可是报名做工的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几乎看不到一个士绅或者是世家的人。
 

 他们问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当地约定俗成的规定。
 

 老百姓少捐钱粮,他们出力做工的时候可以吃,可以拿月钱,而士绅或者是世家不用出人,因为他们不需要也不想出力,只需要出钱粮,最后,大家都会心里平衡。
 

 捐出来的钱粮都是用以建设的,每一分每一厘的钱财去处都会标注出来,清晰明了。
 

 施承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这么多士绅和世家捐献的钱财一般人不敢贪,贪了就是惹了众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能够贪且有胆子贪的就只有郡守或者幽王。
 

 郡守要是贪了,他会被人活剐了,因此,算来算去能够贪的只有幽王。
 

 可人家幽王修建水利工程可是出了超级大头,真要贪,这点钱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反倒是让这里的环境处于了一个“绝对”公平的环境。
 

 钱财每一笔都用到了实处,办事的效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至于当地是怎么赚钱的,施承还是搞不懂。
 

 他不只是询问了做工的工人,还询问了供应砂石的、石头的、泥浆、木材、矿产等等之地的人员,施承惊奇的发现,大家都赚钱了。
 

 那么这个钱财到底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