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两府谈判,划下势力圈子(第3页)

 “杜有道你就别回淮阳府了,我已帮你回绝了。”许元胜直言道。

 “谢大人回护之情。”杜有道拱手感谢道,他若回去,不死也要脱层皮,肯定会被当典型的。

 “至于朱雷和郑光,你们二人是怎么想的,若是想回去,完全可以把责任推给杜有道身上。”许元胜看向两人。

 “大人,我们也不愿回去。”朱雷和郑光皆是表态道。

 回个毛线啊。

 他们回去说都怪杜有道,别人

也要信。

 哪怕信了,肯定也会义正言辞的说上一句,你们当时应该去死,证明你们对淮阳府的忠心。

 左右跑都跑了,回去肯定倒霉。

 再说他们是举县而入青州府,家眷都带来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高震你也别回去了,你隶属于军队,带头跑到了青州府,按照军法,回去必死。”

 “不过你手下的守备军兵士,你回头去问问,如果愿意走的,就放他们离开,他们执行你的命令,回去后也不会有多大的罪责。”

 许元胜说道。

 “是!”高震拱了拱手道。

 “行了,你们下去吧。”许元胜摆了摆手。

 稍后姜源武以及那两个被他裹挟而来的千总,也被招了过来。

 “淮阳府来要人了。”

 “你们三人可愿回去。”

 “另外我知道你们三人未带家眷,若不愿意回去,我可把你们的家眷一并要过来,这一点你们可放心。”

 许元胜直言道。

 “若大人不为难,我愿留在青州府。”姜源武主动表态,回去?一旦他回去,自己那位好友归元县县令该如何自处。

 还不如硬下心来。

 何况唯一挂念的家眷,也能要过来,那就真的没有牵挂了。

 “我等也愿入青州府。”那两个千总也很快表态。

 唯一的担心就是家眷,也能带过来,就没有任何担心了。

 至于回去?

 他们是千总啊,是有了品级,入了青州府,再回去也不会被重用,倒不如留在此地,总好过做那反复之辈。

 “好。”

 “你们手里的三千兵。”

 “愿意回去的,就放他们回去吧。”

 “不要勉强他们。”

 许元胜直言道,三个千总颇有武艺,特别姜源武是立了功的,至于他们带领的守备军兵士,嗯,都是一些城内招募的普普通通的守城兵。

 其战力和之前青州府各县的差不多。

 留他们,还不如要几个城外的村民。

 “是!”三人皆是领命。

 做完这一切,许元胜把结果告诉了张方平。

 很快谈判有了最终消息。

 入青州府的民众,淮阳府不予追就,并划掉那些人的户籍。

 淮阳府并把愿意入青州府的一部分人的家眷,送到两府边界处。

 对于青州府。

 青州府不得再继续收留淮阳府民众。

 退回守备军兵士等人数,共计两千五百人。

 给予淮阳府财物补偿,共计十五万两银子并承担福广县和紫阳县两年的夏银秋粮税赋。

 ……

 之后还是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要求,就不赘述了。

 说白了,就是要回一些兵,要一些银子等财物。

 人走都走了,还怎么追回来?还不如要点实际的。

 何况西川行省内大多数府城都知晓,淮阳府是主动挑事的,吃亏也是在所难免。

 许元胜知晓这个结果后,也只是笑了笑。

 也行吧。

 谈判的结果,最后也进行了通告。

 紫阳县和福广县的村民自然是高兴的,入了青州府,每人一两银子的安家费,还给予良田,加上青州府府城决策,他们也都获悉了。

 现在不会成为流民,从户籍上安心入了青州府,不会被朝廷通缉,未来生活会比淮阳府更有奔头。

 倒也踏实了。

 对于福广县过来的那些商户。

 多少有些心里坎坷。

 他们自然想的更多,但凡做生意肯定要让当地府衙满意,商量了一番主动帮青州府上交了那十五万两银子。

 至于夏银秋粮赋税。

 那也是明年的事。

 “明年什么情况,还不好说。”

 “若非十五万两银子追的紧,我都不想给啊。”

 许元胜心里明镜似的,现在的局势,一日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