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史夫人送礼


  等到洪阳秋和柯宇都介绍完,坐在宋昊和卢承允同一排的另一人才缓缓道出自己的身份。

  “在下池华灿,今年十五,在此先见过几位仁兄。”

  池华灿家并不住在云城,而是距离云城有二里地的池家村里。他家世代贫农,他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三,前头有两个哥哥,后面又还有一个幼弟,不受家里人的重视。七年前他祖父因病去世,在族亲的主持下,分了家。作为排行第三的儿子,他父亲只分到了半两银子和两亩土地。

  他父亲此生做的最大的决定,便是在池华灿满了十岁那年,拿出攒了两年的四两银子,给他买了书本,送他去了私塾进学。池华灿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潜心向学,渐渐在私塾里展露出了一些天赋。

  只是家中银两实在是不足,哪怕有池华灿自己私下里抄书作为贴补,他也只是勉强交够了束脩。腊月里,他父亲因为腿疾发作,家中攒下来预备给他今年的束脩便被用来给父亲治病。

  像他们这种已经在私塾进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在年前放假时,便会缴了次年的束脩。当时家中实在是没有银两,私塾里又不允许他推迟些交束脩,他就没能继续在原先的私塾里继续读书。

  池华灿在过年后便来了云城找些小工做。想着若能在三月前,攒到二两银子,还能继续进城里的其他私塾。只是二两银子哪里有那么好赚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云城里也只赚到了五百文。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拿着五百文去私塾,向原来的先生求情,希望他能允许自己先交五百文,剩下的慢慢再补上去,先生并未同意。他只能灰心丧气的回了家。

  他父亲的腿疾也才好没几天,原本以为儿子放下了读书的事,在云城专心的做工,见到儿子回来时闷闷不乐,就知晓儿子还是想继续读书。

  仔细问过了,也知道儿子因为束脩不够,在城里碰了壁。

  咬了咬牙,亲自带他去了自己的大哥家,借了二两银子,就打算带着儿子进城,送他去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