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将士归来(第2页)
更何况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
除非原先的将领去世,否则临时让人领兵,实在是罕见。
但不知为何,牧擎宇没有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派来的信使。
他不能让信使隐瞒程家人重新领兵之事,但却选择了不把他们的领兵时间暴露出来。
皇帝心中并没有多怀疑,况且这个理由也并不是多么离谱。
在他心里,牧擎宇不敢派人对自己撒谎。
况且他也知道,自己三儿子手下并没有多少兵力,得用的将领也没有几个,在外敌入侵时,康王能想到的靠谱的将领,确实也只有那么几个,这些人中间,有领兵出征,对抗自己几倍数量敌人的,也确实只有程家人。
况且,虽然皇帝自己并不愿意承认,他也不得不认可一件事,那就是程家人的军事天赋,确实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早些年,他也确实靠着程家人,打退了不少低了。
皇帝心中确实觉得,程家人都好用的很。
况且他们是康王的外家人,康王想要让他们领兵,也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
但是,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毕竟是自己曾经流放过的人。
康王此举,实在是挑战了他这个父皇的威严。
皇帝又道:“传朕命令,此次大胜南夷,朝廷派去的将士们通通大赏。
骠骑将军牧擎宇,封平南伯,赏黄金千两。
至于滇州康王属下的将士们,不赏不罚。
另派人去滇州传旨,就道康王忤逆,藐视皇权,复用流放之人担任将领,念在此次得胜有功,大罪可免,罚康王两年俸禄,至于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功过相抵,不多做惩罚。”
“是!”
信使退下。
皇帝又派人叫来左右两位丞相,商量派遣使官去祁州,与南夷商讨签订合约一事。
两位丞相离开后,又各自派了人,去通知贤王和端王。
作为想要获得从龙之功的人,又已经做到了丞相,他们自然不会信什么临危受命的话。
他们都认为,康王是有了夺储位的心思,才会让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带兵去祁州,好换得军功,光明正大的继续在滇州为他领兵。
除非原先的将领去世,否则临时让人领兵,实在是罕见。
但不知为何,牧擎宇没有把自己的猜测告诉派来的信使。
他不能让信使隐瞒程家人重新领兵之事,但却选择了不把他们的领兵时间暴露出来。
皇帝心中并没有多怀疑,况且这个理由也并不是多么离谱。
在他心里,牧擎宇不敢派人对自己撒谎。
况且他也知道,自己三儿子手下并没有多少兵力,得用的将领也没有几个,在外敌入侵时,康王能想到的靠谱的将领,确实也只有那么几个,这些人中间,有领兵出征,对抗自己几倍数量敌人的,也确实只有程家人。
况且,虽然皇帝自己并不愿意承认,他也不得不认可一件事,那就是程家人的军事天赋,确实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早些年,他也确实靠着程家人,打退了不少低了。
皇帝心中确实觉得,程家人都好用的很。
况且他们是康王的外家人,康王想要让他们领兵,也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
但是,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毕竟是自己曾经流放过的人。
康王此举,实在是挑战了他这个父皇的威严。
皇帝又道:“传朕命令,此次大胜南夷,朝廷派去的将士们通通大赏。
骠骑将军牧擎宇,封平南伯,赏黄金千两。
至于滇州康王属下的将士们,不赏不罚。
另派人去滇州传旨,就道康王忤逆,藐视皇权,复用流放之人担任将领,念在此次得胜有功,大罪可免,罚康王两年俸禄,至于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功过相抵,不多做惩罚。”
“是!”
信使退下。
皇帝又派人叫来左右两位丞相,商量派遣使官去祁州,与南夷商讨签订合约一事。
两位丞相离开后,又各自派了人,去通知贤王和端王。
作为想要获得从龙之功的人,又已经做到了丞相,他们自然不会信什么临危受命的话。
他们都认为,康王是有了夺储位的心思,才会让程嘉溪和程嘉穆二人带兵去祁州,好换得军功,光明正大的继续在滇州为他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