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第 192 章 大秦......
第192章 第 192 章
李令月与十来名制服刺客有功的黔首一起去觐见始皇帝。
诸位勇士之中,唯有她带着两个孩子,格外显眼。
其他人都对李令月感到十分好奇,不过,他们碰头时已是在始皇帝的车架附近,他们彼此之间不能随意交谈。否则,李令月定会被围住接受一番询问。
由于刚刚发生过行刺之事,现在始皇帝身边处于戒严状态。李令月等人每往前走一段路,就需要经过一番盘查。
不知是不是受周围氛围的影响,原本对于这次见面十分期待的李晏和李清,这会儿开始紧张了起来。
周围的一切,都太真实了。
明明李晏和李清知道,这只是他们做的一个梦,但此时,他们真的有了一种要跟秦始皇面对面的感觉。
他们不是在大秦长大的,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十分陌生,待会儿他们要是出了差错该怎么办?
听说,秦法颇为严苛,秦始皇该不会因为他们失礼,把他们拉下去惩罚他们吧?
还有,要是对方发现他们不是真正的秦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李令月感觉到自己的袖子被攥紧,一低头,就看到两小只如临大敌的神色,她不由冲着两个孩子露出了安抚的笑容,示意他们不要紧张。
他们要见的,可是他们的爹,亲的。他还能吃了他们不成?
不过,两个孩子一向天不怕地不怕,在大明宫中跟两个小霸王似的,这样忐忑不安的样子倒是难得一见。
李令月悄悄利用系统将他们这幅难得的窘态记录了下来,准备日后拿出来给他们看。
在李令月正式前去觐见始皇帝之前,负责为他们引路的小吏给他们开了个礼仪速成班。
“按照大秦惯例,黔首在见到陛下后,该向陛下行大礼。你们待会儿见了陛下,就这么来。”
说着,小吏为他们示范了一下大礼的动作该怎么做,让他们跟着学。
与李令月站在一起的这些人多是些在乡下地头劳作的壮男壮女,哪里学过什么礼仪?
小吏这动作看着不难,跟着学的他们却觉得手脚不听自己的使唤。明明是同样的动作,由他们做来,别扭极了。
小吏见他们一副东倒西歪的样子,无声地叹了口气:“我再做一次,你们记得跟着学。”
从小学习宫廷礼仪长大的李晏和李清上手倒是快,只看了一遍,就能大致把动作给做出来。待他们看了两遍,这礼也就行得像模像样了。
不过,两小只一想到他们要向一名陌生的帝王行这样的大礼,他们就觉得哪里怪怪的。阿婆都没有让他们行过这样的大礼呢!
还有啊,他们的阿娘平时都是被人行礼的那个,即使是在他们的阿婆面前,她也不需要行大礼。
连他们都受不了向别的皇帝行大礼这件事,他们的阿娘真的能够做到吗?
李晏和李清不由将目光放在了李令月的身上。
李令月连膝盖都没有弯,只用他们几个能够听到的音量对他们说:“不必跟着学,你们只需要把动作记下来就好。”
这个礼呢,她是肯定不会行的。某人要是敢有意见,她就立刻带着两个孩子走人。
让两个孩子把这礼仪学会,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说不定日后,他们什么时候就用上了。他们对大秦的礼仪,也该有个基本的了解。
“好的,我们听阿娘的。”李晏和李清虽然不大理解李令月为什么让他们这么做,但出于对李令月的信任,他们还是照做了。
在一群跟着小吏做动作的人中,一动不动的李令月母子三人鹤立鸡群。
起初李清还担心周围的人会不会对他们有意见。后来,她才发现,这些人完全忽略了他们。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也是梦境的影响吗?
李清的眼睛中写满了困惑。她总觉得,这个梦境好奇怪呀,有时候真实,有时候虚幻。
周围的人又跟着小吏做了几遍动作,小吏才对他们说:“你们的礼仪是现学的,即使不大标准,陛下应该也不会怪罪你们。待会儿到了陛下跟前,有几条注意事项,你们需牢记在心……”
始皇帝几乎从未直接召见黔首,他麾下的官员们对于这种事自然也缺乏经验。
这名小吏担心黔首们到了始皇帝跟前会失礼,恨不得将注意事项一股脑地灌输给这些黔首们。可他又担心自己花的时间太长,会让始皇帝等得不耐烦。因此,他只能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将几条要紧的注意事项告诉眼前的这些黔首们。
也正是在这时,李晏和李清才有了他们要见的人当真是“秦始皇”的实在感。
想要见秦始皇一面,可真不容易啊!
周围的黔首们又跟着小吏练习了一遍行礼的动作,始皇帝身边就有人来催了。
“既然陛下急着见你们,你们就快去觐见吧!”那名小吏道:“你们也当真幸运,竟这般得陛下看重。这要是搁在以往,唯有陛下看重的几位将军,才有这样的待遇……”
一番话,说得这些人又惊喜又惶恐。他们只是辅助秦兵们捉了几名刺客,居然就能跟那些为大秦开疆扩土的虎将相提并论了吗?
李令月等人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始皇帝的车驾前。
当始皇帝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他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太高了!
身着玄色帝王服的始皇帝,像一座巍峨高山一般,矗立在他们跟前。
他那强大的气场,让他们下意识地跪倒在他面前,对他顶礼膜拜。
刚刚从小吏那里学来的礼仪,此时早已被他们抛在了脑后,他们只能凭着本能,用乱七八糟的动作,向始皇帝行着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