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唐之好晏央
213 第 213 章 会师......(第2页)
这些东西中,有食物,有种子,有药品,有钱银,还有……高句丽的官印。
大唐太女居然要让他们做当地的官!
李令月道:“孤答应过会给予功臣应有的奖赏,孤绝不会食言。这是你们应得的,你们好好拿着吧。你们振臂一呼,就有那么多的百姓响应你们,如今你们在这座城池的人心中已经有了极高的威望,也有了成为地方官的底气。你们又是从庶民中走来的,对于庶民的需求,你们应该最为了解。所以,孤认为,让你们来管理这座城池中的百姓,是最合适的。你们愿不愿意替孤分忧?”
这些人听完李令月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措:“这……我们管理其他人?这能行吗?”此前,他们中职位最高的人,也不过是个管十个人干活的小队长。
“我看你们能行。不会你们可以去学,还是学不会,你们可以申请调岗。孤只有一点要求,你们要记住你们来找孤的时候,说的那番话。你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那些信任你们的人。”
李令月看着眼前这些眼神清澈,申请淳朴的高句丽百姓,由衷地希望他们在为官之后,不要忘记了初心。
朝廷中有多少官员一开始是利欲熏心的?又有多少是被权利和金钱腐蚀的?
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人,李令月见得太多了,她由衷希望,眼前的这几个人,日后不要变成那样的存在。
直到这几名功臣离开官邸,他们才终于消化了这个事实。
与他们交谈的人居然是大唐太女,这一点的确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不过,如果是她,兴许,他们就不用担心在为她卖命之后,会惨遭毁约了吧?
他们回想起,他们先前在与大唐太女交谈时,对方那诚挚的神色,一颗心渐渐安定下来。
但旋即,他们看到手中的官印,手又开始颤抖起来。
这这这、他们真的成官老爷了?要是他们干不好,可咋整啊!
李令月决定将这座白得的城池作为一个基地,通过这个基地,让周围更多的城池向她投降。
接下来几日,她大刀阔斧地在这座边城内进行改革。原先被高句丽贵族占去的大片农田,都被她拿来租给百姓们种植作物。
为了嘉奖百姓们在唐军入驻城池中的功劳,她派人向百姓们发放了一批物资。同时,她又向百姓们宣布,此后三年内,大唐朝廷将免征高句丽百姓的赋税。
这则消息传播出去之后,立刻引得周围的高句丽百姓们欢呼一片。
“那些人没有骗咱们!大唐的官,真是好官,跟咱们这里的官不一样!以后啊,咱们的日子有盼头了!”
“我家小宝今年才出生,我本来还愁要怎么把她养大呢。现在可好,咱们这儿新的官老爷直接免了咱们三年的赋税,我和我家里那口子一人省一口,总能想办法把小宝拉扯大!”
“快快快,这么好的消息,要赶紧告诉咱们的亲戚!等到唐军打到他们那里,他们可千万别抵抗!替狗官卖命,还不如直接跟着唐军过好日子呢!”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附近的许多城池便主动向李令月投了降。
并非所有的高句丽官员都是贵族,有一些守将还算有良心,他们见李令月治下的民众安居乐业,又想起高句丽王的奢侈残暴,一颗心自然免不了偏向了唐军一方。
更何况,唐军如此强大,就算硬抗,他们也不一定扛得住,还不如识时务一些,说不定他们还能得个善终。
大唐太女居然要让他们做当地的官!
李令月道:“孤答应过会给予功臣应有的奖赏,孤绝不会食言。这是你们应得的,你们好好拿着吧。你们振臂一呼,就有那么多的百姓响应你们,如今你们在这座城池的人心中已经有了极高的威望,也有了成为地方官的底气。你们又是从庶民中走来的,对于庶民的需求,你们应该最为了解。所以,孤认为,让你们来管理这座城池中的百姓,是最合适的。你们愿不愿意替孤分忧?”
这些人听完李令月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无措:“这……我们管理其他人?这能行吗?”此前,他们中职位最高的人,也不过是个管十个人干活的小队长。
“我看你们能行。不会你们可以去学,还是学不会,你们可以申请调岗。孤只有一点要求,你们要记住你们来找孤的时候,说的那番话。你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那些信任你们的人。”
李令月看着眼前这些眼神清澈,申请淳朴的高句丽百姓,由衷地希望他们在为官之后,不要忘记了初心。
朝廷中有多少官员一开始是利欲熏心的?又有多少是被权利和金钱腐蚀的?
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人,李令月见得太多了,她由衷希望,眼前的这几个人,日后不要变成那样的存在。
直到这几名功臣离开官邸,他们才终于消化了这个事实。
与他们交谈的人居然是大唐太女,这一点的确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不过,如果是她,兴许,他们就不用担心在为她卖命之后,会惨遭毁约了吧?
他们回想起,他们先前在与大唐太女交谈时,对方那诚挚的神色,一颗心渐渐安定下来。
但旋即,他们看到手中的官印,手又开始颤抖起来。
这这这、他们真的成官老爷了?要是他们干不好,可咋整啊!
李令月决定将这座白得的城池作为一个基地,通过这个基地,让周围更多的城池向她投降。
接下来几日,她大刀阔斧地在这座边城内进行改革。原先被高句丽贵族占去的大片农田,都被她拿来租给百姓们种植作物。
为了嘉奖百姓们在唐军入驻城池中的功劳,她派人向百姓们发放了一批物资。同时,她又向百姓们宣布,此后三年内,大唐朝廷将免征高句丽百姓的赋税。
这则消息传播出去之后,立刻引得周围的高句丽百姓们欢呼一片。
“那些人没有骗咱们!大唐的官,真是好官,跟咱们这里的官不一样!以后啊,咱们的日子有盼头了!”
“我家小宝今年才出生,我本来还愁要怎么把她养大呢。现在可好,咱们这儿新的官老爷直接免了咱们三年的赋税,我和我家里那口子一人省一口,总能想办法把小宝拉扯大!”
“快快快,这么好的消息,要赶紧告诉咱们的亲戚!等到唐军打到他们那里,他们可千万别抵抗!替狗官卖命,还不如直接跟着唐军过好日子呢!”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附近的许多城池便主动向李令月投了降。
并非所有的高句丽官员都是贵族,有一些守将还算有良心,他们见李令月治下的民众安居乐业,又想起高句丽王的奢侈残暴,一颗心自然免不了偏向了唐军一方。
更何况,唐军如此强大,就算硬抗,他们也不一定扛得住,还不如识时务一些,说不定他们还能得个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