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仁君
韩王、魏王与赵王赶忙派出使者去与秦国交涉,想看看秦国究竟怎样才会退兵。
若秦国要让他们再行割地之事,韩国是没有多余的地可以割让给秦国了,魏国和赵国还能顶上一阵子。
此时,魏王增与赵王偃只想先度过眼前的难关,也顾不得往后的事了。
然而,当他们打开舆图,开始讨论着该割让哪些城池给秦国,才能让秦国满意时,他们却从随着秦军一道出行的姚贾和顿弱处听说,秦王当真只是一片好心,派人来协助他们消灭蝗虫。
“若王上当真是要攻打赵国/魏国,又何须我等出面?”
面对赵王和魏王派来的使者,姚贾与顿弱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赵王与魏王派来的使者面上一派感激涕零之色,心中却在犯嘀咕。
秦王当真会有这般好心,愿意无偿帮助他们吗?虎狼之秦,何时变得这般仁善了?
他们正这么想着,就听姚贾与顿弱分别对他们道:“王上怜悯三晋之地遭了灾,欲与几位国君联手,共同消除蝗灾,救济黔首,以免来年无人耕种。”
“王上本是一片好心,没求什么回报。赵王与魏王倒是实在人,知道我秦国此次为了三晋之地付出良多。既然赵王与魏王不欲让我秦国蒙受损失,赵王与魏王献上的城池,我秦国便收下了。”
姚贾与顿弱得了秦王的命令,要利用此次的赈灾之举,在三晋之地为秦国博个好名声。
不过,在他们看来,名声要博,唾手可得的好处,也没有主动往外推的道理。
这回可不是他们秦国趁人之危,迫使赵王与魏王割地求和,而是赵王与魏王因秦王的义举而倍加感动,主动拿出城池来酬谢秦王。
他们秦人实在是太善良了!
赵国使者:“……”
魏国使者:“……”
这城池,他们原本竟是可以不献的吗?
罢了,原本赵王与魏王还担心秦国使者对他们献上的城池不满,与他们讨价还价呢。两国使者在出使之前,甚至还提前与赵王和魏王商议好了,如若秦军对他们献上的城池不满,他们可以接受的底线在哪里。
现在,他们不用再给秦国奉上更多的城池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只是,赵国使者和魏国使者一想到他们原本可以一座城池都不献,他们心中就有种难言的憋屈感。
赵地与魏地相邻,姚贾与顿弱之间,自有一套联系方式。
没多久,他们便得知,赵王献了三座大城与六座小城给秦王,魏王献了五座大城与三座小城给秦王。
剿灭蝗灾并不是姚贾和顿弱的主责,秦王派了专人来协助魏王与赵王进行灭蝗行动。
在接下赵王和魏王打开粮仓拿出储备粮来,准备赈济那些遭了灾的黔首。
赵国与魏国遭了蝗灾,待到秋收时节,虽不至于颗粒无收,但可以预料的是,
今年粮食产量必将大幅下降。在粮食注定紧缺的情况下,秦国方面要求赵王与魏王开仓赈济黔首,真是跟拿刀子割他们的肉一样。()?()
若不是姚贾与顿弱软硬兼施,又是向赵王与魏王保证,秦国会联合其余几国一齐向赵国与魏国兜售平价粮,又是暗中向赵王与魏王施压,赵王和魏王还真不一定会同意这么做。()?()
按照他们惯常的做法,田间遭了灾,他们若是心情好,便给那些黔首们减些赋税,若是心情不好,往年怎么收税的,今年照旧收。至于会有多少黔首因此而活不下去,又与他们何干?只要他们的生活品质不受影响,便够了。
▁本作者晏央提醒您最全的《秦唐之好》尽在[],域名[(.)]▁?▁?╬?╬▁
()?()
赵王与魏王原以为秦王该是与他们一样的想法才对,他们实在不明白,这秦王为何突然间转了性儿,关心起底层贱民来。且他还不是只关心秦国贱民,连其余国家的贱民,也一并关心。()?()
他们身边的宠臣对他们说:“甭管秦王是关心我国黔首还是什么,只要秦王别想着攻打我国,便是一件好事,王上何必在这等小事上拂逆秦王的心意?秦王想做什么,咱们配合他就是。将秦王哄高兴了,咱们也可多些安生日子。”
赵王偃对郭开道:“你说得很是。只要我紧跟秦王的步伐,料那秦王也不会对我如何。这秦王如今是越不得是一件好事。”
同一时间,身处大梁的魏王增在听了宠臣的话后,仍旧颇为忧虑。只要顺着秦王,便可高枕无忧了吗?他不这么认为。
在秦王派秦军攻占了魏国二十座城池之后,魏王增便对秦王政产生了深深的戒备心。他不认为一个充满征伐心的残暴之君,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什么重大改变。
只是,身边的臣子们都觉得魏王增想多了,齐赵二国的国君也觉得魏王增想多了,魏王增便也只能当自己是想多了。孤立无援的他,便是怀疑秦王别有所图,他又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