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暗访(第3页)
恰逢秋收时节,风吹拂在麦浪上,此起彼伏的金黄之色,令周围的人见之心喜。
狄仁杰看了一眼“武皇”和“李令月”,见这二人面带微笑,只端着架子,并不肯轻易开口,便出声赞扬了太守一句,夸他将此地治理得很好。
麦田长势自然极好,可这些田,究竟是公家的田,还是私人的田呢?
“圣人和殿下对本地的商业和盐业十分感兴趣。此地临近运河,想必这商业应该发展得不错吧?你们有井盐,将这些井盐运去别的地方售卖,再从别的地方采买些东西运回来,日子应当颇为富足。”
“那是,那是……”这名太守在听到狄仁杰的话后,脑门儿上开始冒汗了。
也不知,他派去的人,准备得怎么样了。待会儿他带着女皇和朝中的人过去,可千万别让他们看见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啊!
正当太守绞尽脑汁地应付“武皇”、“李令月”和文武百官时,真正的武皇和李令月已经被方才那两名斥责过盐民的官差拦下盘问了。
武皇和李令月在下船时,打扮成了寻常富户。在她们看是两名女眷出行,担心路上有劫匪,这才派些“家丁”来保护她们的安全。
可在这两名官差看来,她们的出现,就有些诡异了。
本地稍有权势的人家,都不愿意往这里钻。这两名商户打扮的女子,又为何会带着家丁,出现在这里?
除非——她们是外地人,来这里经商的,那么她们的确有可能不知道本地的情况。
这么想着,两名官差走上前去,对武皇和李令月进行了一通盘问。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到我们这里做什么?”
武皇身居高位多年,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这般放肆了。
李令月见武皇面色不虞,借着袖子的掩盖,悄悄握住了武皇的手,示意她莫要轻举妄动。
而后笑着上前道:“回两位官爷的话,我们是京城附近的商户,听说京中的布匹和茶叶在这一带很受欢迎,我们便专程过来碰碰运气。”
那两名官差闻言,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而且,听这年轻小娘子的话,她们还是头一回来这里的新手。
这样的人,应该好欺负得很。
两名官差瞅着李令月和武皇,露出了见到肥羊的欣喜之色:“我们本地有一些规矩,不知你们这些外地人可听说过?”
“回官爷,我们初来乍到,并不知晓。”李令月面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两名官差的目光放在了她们身后拿来做伪装的“货物”上:“你们既是从京城来的,应该带了不少好东西来吧?也不知这些货物的品质是否合格,我们该好生检测检测……”
听到这里,李令月总算是明白了。合着她们这是被敲诈勒索了?
这可真是新鲜!
不过,想起两名官差方才对那些穷苦的盐民是什么态度后,李令月又觉得这不算什么新奇的事了。这二人的秉性就是欺软怕硬,拜高踩低。
明霏在为李令月办事时,常与那些三教九流的人打招呼,再加上她本就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娘子,对于底层的这些规则自然更加熟稔。只见她笑着上前,给两名官差递上了银馃子,那两名官差捏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这才满意地放过了她们。
走之前,他们还“好心”提醒道:“这里是我们治安最差的地方,住的都是些低贱之人。你们最好尽快离开这里。”
这枚银馃子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意外之喜,他们上下抛着这枚银馃子,准备拿去喝酒。
而他们身后的武皇眼中的怒意已经几乎要实质化了。
“那二人真是岂有此理!”武皇怒道。
“阿娘,不气不气,气坏身体无人替。”李令月赶忙安抚道:“无论到了哪儿,这种小人都不会少的。咱们只当是出来体验生活来了。方才,我已记下了他们的特征。阿娘若是实在气不过,等咱们公布身份之后,再派人去好生收拾他们一顿好了!”
她们当然可以轻松收拾了那两名官差,但李令月还记着她们现在的“人设”呢,作为普通的商户人家,她们在面对官差时,不应表现得太过硬气。
如若她们在这里收拾了这两名官差,难免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骚动,这种骚动对她们的微服私访计划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阿娘,这些细枝末节的事之后再论。对于咱们来说,当务之急是找个合适的地方歇脚,然后去调查一下本地的盐业是不是出了问题。”李令月压低声音道。
武皇显然也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闻言,她点了点头。当晚,她们宿在了一家符合她们商人身份的客栈中。
翌日,她们起了个大早,将身边的人派了出去调查当地的情况。
昨日见到的那些盐民,始终让她们有些在意。
这时,盐民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上工”了,他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朝着自己所负责的盐井走去。
武皇与李令月派出的人扮作盐民的模样,混入了那些盐民之中,也跟着那些盐民一起往盐井的方向走去。
“你是新来的吧?看着有些脸生。”一名老盐民道。
“那是,从前家中做些小生意,日子还过得去,我自然不必着这话,一面观察着盐民们的脸色。
盐民们听了这话,纷纷露出了理解的表情:“有那些豪强在上面压着,我们的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咯。”
作者有话要说